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艺文类聚
字体∶
话题突围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6-12-09 09:27:04 阅读人次:1753 回复数:1)

  

  
一道小小的屏幕和一张无远弗届的网络,让生活在东瀛的我们迅速而轻易地与喧嚣嘈杂的彼岸建立起了即时的精神联系。近来,在中国大陆发生的所有文化骚动和精神事件,无论是波澜平生还是预谋已久,都在第一时间里获得了此岸的回响。我指的是那些在大陆被爆炒的个案性话题正同时牵引并主宰着我们的目光和写作。

  
那些未必与我们有关, 但确实有趣的圈内话题包括:

  
春风十里,踌躇满志,文场情场双双得意的余秋雨横遭狙击,正不由分说地被逼着向历史和道德忏悔;而那个站着说话不腰痛的后生小子余杰却藉此再上台阶,挤身“著名文学评论家”行列;

  
身前寂寞异常,死后暴得大名的王小波,被树成一块知识分子为人为文的理想界碑。有那么多爱读者为他能在平民话语中自如地挥舞解构的手术刀、吐纳反讽的利舌而拼命叫好,却偏偏忽略了王小波的真正根基从来都不是文史哲而是数理逻辑;

  
王朔以自我下蹲甚至是匍匐的姿态为前提,从容自在了无牵挂地扫射着所有重心高大的偶像。对此津津乐道者抑或义愤填膺者, 完全漠视了王朔在故意装疯卖傻的背后已经与传媒和市场达成了共谋的默契;

  
以卫慧为代表的新新人类美女作家已经登上了舞台,忘情的鼓掌和拼命的喝倒彩,均无碍于表演者自身的兴味盎然。真正让人倒胃口的是那些大学礼堂里尚未成熟的坐立不安的观众,文学青年的气息和形象从来都是时髦的,永不过时;

  
还有格瓦拉。这个过去时代的精神偶像正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里高唱着理想主义的圣歌,激动着一群吃饱穿暖后想寻找思想寄托的小康型灵魂。但这种激情在剧场以外的世界里被迅速消解,社会现实正不费吹灰之力地削弱着圣歌的分贝;

  
……

  
必须承认,这些话题的营造和兴起,在于始作俑者实在是煞费苦心。即使在日本偏狭的华人世界里,也不乏虔诚的追随者。在我们周围,追随者们迫不及待地做出各种关注的神态,不时插上几句冷言热语,以表明自己越界追踪国内文化前线的永不落伍的前卫姿态。在偏离大陆文化主战场的日本,习惯于品头论足自由插话的心躁技痒的这一群,不妨苛刻地称之为应声虫。这是一群从书本到书本,现在更是从网络到网络的人。他们热衷的话题大多来自网络,源于他者,而不是发生在身边的生活。在他们笔下,话题的原创性正在日渐缩小,这是一个危险的征兆。瞄准已经被树起的标靶,口无遮拦地臧否人物,是轻松愉快的,无需关注生活,更不需要挖掘自我。设若在日华人写作的话题完全受制于国内时尚,迎风起舞,追云逐浪,那么,话题原创性丧失殆尽之日,也就是我们应该自觉搁笔之时。

  
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必要提倡话题突围,如果我们仍把写作看作一项有意味的创造的话。在时尚话题风起云涌、重重覆压的今天,寻找话题突围的出口,应该是自我涌现的第一步,文字的创造性和思想的深入沉潜则是此后的事。当我们能够摆脱狭小的书斋和越来越紧的网络桎梏,放开思维的疆域,真心关注身边的世界、挖掘自我的内心,从一草一木、一笑一怒中去寻找珍贵的原生话题,即便细微弱小,其所包含的创意也是非凡的。

  
小圈子里的时尚话题无时无刻不在涌现,不在泛滥。只有学会从社会大合唱的众多无名声部中竦身一抖,另起新音,新的独唱者或是领唱者才会诞生。

  
2000。6。29

  




 回复[1]: 警句 水双 (2006-12-10 09:15:20)  
 
  ――――

  
当我们能够摆脱狭小的书斋和越来越紧的网络桎梏,放开思维的疆域,真心关注身边的世界、挖掘自我的内心,从一草一木、一笑一怒中去寻找珍贵的原生话题,即便细微弱小,其所包含的创意也是非凡的。

  
――――

  
虽然房东不用键盘写字(斑竹语录),但还是想赞一句。六年前说的话,至今仍有余韵。自勉,并望共勉。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艺文类聚
    东京中央秋拍会成交近25亿创纪录  
    台北故宫 
    光与回忆的变奏曲 
    看得见白马的风景 
    对子杂抄 
    小说可以这样读 
    黑泽明的文学趣味 
    走过浪漫的一代人 
    邓丽君的日本缘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浪漫路上日本病 
    滥竽充数时代的写作 
    谁的失败 
    《读书》点滴谈 
    老歌的力量 
    小说家的说话方式 
    我看王蒙的人生哲学 
    福斯特先生如是说 
    白先勇的爱与怜 
    逝者如斯:萨特和存在主义的今昔 
    出走又一次成全了余秋雨 
    中国漫画的伤逝 
    上海闲话 
    清算网络文学 
    日本文化笼罩下的周作人 
    今天 我又想起了先生 
    一代遗编名自重 
    东山魁夷与林风眠 
    让批评重归个性化本色 
    “飘一代”鼻祖三毛十年祭 
    借腹怀胎 
    从李泽厚到余秋雨 
    告别大师的日子 
    话题突围 
    以笔为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