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世事乱弹
字体∶
国民的行仪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7-10-08 18:49:42 阅读人次:1503 回复数:1)

  

  
中国外交部公开劝诫中国公民注意海外形像,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参与他人争吵;不要争抢、插队、随地吐痰等。政府出此无奈之举,实源于外部世界的忍无可忍。事实上,中国公民海外形像不佳,国内形像更差。改善海外形像必须从提升国民行仪做起,对此毫无悬疑。

  
最近的一次国际性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人位居全球最受欢迎海外游客之首,中国人则名列倒数第三。同为东亚国民,同出礼仪之邦,中日国民在个人行仪和文明素质上表现出如此差异,让人感到非常不堪。不过,我最近偶尔读到日本文化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留下的一些随笔杂感,记录下东京奥运会前后的日本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一些行状,仿佛找到了一面历史的镜子。

  
如今已近退休年龄的日本“团块世代”,是最受世界欢迎的海外旅行团队的主体,但在40多年前,他们20岁时表现如何呢?据记载,1964年东京举办奥运会前后,日本年轻一代在发型和服装上的变化非常醒目,但个人的行仪却叫人难以恭维。比如有的年轻人为了整发形、化浓妆,长时间占用公共便所或洗手间的镜子,旁若无人;也有人在长途列车上把脚跨到前排座位上,还肆无忌惮地在车厢内喧哗舞蹈,影响他人。在生活中,当时的年轻人习惯于两手插在裤袋里同人说话,为了装酷而不顾礼貌;也有人在饭桌上把餐刀随意放在嘴里,形像丑陋;更有甚者,年轻人的日常会话充满了自以为是的切口俚语,不良习气四溢。

  
各种令人不堪的行状尚不限於青年一代,作为社会中坚的父母们也受到指责。比如火车上的车厢厕所虽然写明“停车期间、禁止使用”,但普通乘车人熟视无睹,依然前赴后继,鱼贯而入;公共汽车在城市里行驶不到两小时,车厢里已是垃圾满地,老妇人弯着腰打扫是经常的风景。有识者慨叹,如此光景在日本以外的国家里从来没有见过。

  
日本的老一辈文化人对此非常痛心。有人评论说:无论是在近代的武士社会和町人社会,还是以民主主义的欧美诸国为样本的现代社会,为了形成快适的公共生活,我国青年人从小就在家庭和学校里受到严格的人生修养教育,被要求学习礼仪作法和公众道德 。如果这些基本的教养被忽视,那么日本学童即使在数理知识上超过了美国孩童,接受的也不过是片面教育。遗憾的是,如今的教师和父母一代的教养,不过停留在停车期间自然进出车厢厕所的程度,如何期望他们去培育人格健全、懂品味、讲礼仪的下一代呢?

  
从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八十年代的香港、台湾,九十年代的韩国,一直到今天的中国,东亚地区的经济起飞接二连三,东亚地区的国民素质也经历了世界眼光的挑剔评判。从历史来看,日本人从买断世界的暴发户进化成最受欢迎的优等公民,花了30多年。事事追求赶超的中国人,也许花不了这么多时间,但关键在於首先认识到自身的修养缺陷,唤发知耻之心;其次必须有谦逊好学的勇气,有事事从自己做起的责任心。

  
当年,一位日本学生听教授讲解东西方文化差异,谈到在法语或德语中只有“食汤”而没有“喝汤”的讲法,欧美人喝汤时不会发出日本人那样的声音。该学生起初认为这是东西文化差异,没有好坏之分。后来,他去欧洲留学,在学生食堂里与日本人同僚一起喝汤,不仅津津有味,更加啧啧有声,引起身旁的白人同学愤然移席。他为此受到刺激,开始反省在文化差异掩盖之下的个人修养和公共道德的高下与是非。

  
为此,这位日本学生留学欧洲四年,在自己从事翻译和导游工作中,每每身体力行地向日本游客说明欧美的餐桌礼仪和饮食文明。他虽然是一名普通的留学生,但接受过他忠告的人包括出访欧美的内阁大臣、国会议员、企业首脑、大学校长等。曾有一位日本前首相当面感谢道:“原来如此,谢谢你的劝告。” 其中,也有某位“精英中的精英”大言不惭地表示:“我们只要吃得高兴,吃出美味,有什么不可以呢?”不过,“喝汤无声”在今天已成为全日本人的基本生活行仪,而中国人正在接受这种启蒙。

  
我觉得,以上事例意味着,海外形像最佳的世界优等公民并不是与身俱来、天生成就的,也有一个潜心向学、逐步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背后,需要有先知者的启蒙,有识者的传播,最重要的还是每位公民的自觉自律。 最近,“品格”一词在日本大流行──国家的品格、政治家的品格、男人的品格、女人的品格,都在受到诘问。借用“品格”来说事,国民的行仪,应该是国民品格最基本的内容。

  
2007。9。6




 回复[1]: 国民有一个“时间差”。 淘金小子 (2007-10-11 19:00:14)  
 
  >海外形像最佳的世界优等公民并不是与身俱来、天生成就的

  
我很赞成这样的观点。

  
对于“文明礼貌”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会不满意,更加别说发达国家的外国人了。 就整体素质而言,不得不承认当前日本国民还有其他很多发达国家的国民的素质确实要高过于中国国民,中国国民整体素质确实还需要下很大功夫去提高。

  
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文明不文明”是和国家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的发展相关的;从“不文明”变成“文明”还要克服“习惯和文化的惯性”,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上个大学就能解决的,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要提高国民素质,让我们的国民变得高贵起来,确实很不容易。

  
从现在所谓“文明”的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他们过去“肮脏”的时候并不比中国人逊色。举个例子:很多朋友可能对日本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一个评价很高,很羡慕,好像日本人天生“品种”上比中国人素质高,真的是这样吗? 也请你们去翻翻日本的一些老照片,50年代60年代左右的,“窝棚”,“垃圾”,“臭水沟”等原来上海一些破烂老城区的景象也随处可见。

  
我相信中国的文明程度会随着国民的经济改善的能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有一个“时间差”。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世事乱弹
    血拼世界的历史镜像 
    中日逆转的临界点到了 
    绿坝是个笑话  
    三个30年 
    资本的狂骚 
    战争开始了? 
    欧洲杯惊艳 
    渴望深呼吸 
    无独有偶 
    让精神赶得上步伐 
    国民的行仪 
    我看大国崛起  
    看清世界的真相 
    停车场与加油站 
    谁在拿国学说事 
    今夕是何年 
    一二·九一代的归宿 
    幸福的尺度 
    男人重衣装 
    象鲁迅那样诚实 
    逝者如斯 
    正本清源 
    中国流行“抢座位”游戏 
    数字真相 
    极端体验 
    甲申三百六十年祭 
    为中国高等教育举哀 
    苍茫晚景 
    竞选州长 
    文人反目也成仇 
    世界看上去很糟 
    人类又到伤心时 
    布波一族 所为何求 
    我看《东周刊》落马 
    中国的弓弦遗失在哪里 
    死亡的方式 
    世界杯随想 
    伤感的世界杯之旅--回顾02世界杯 
    足球是圆的--回顾98世界杯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