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我看三李
字体∶
锦瑟思华年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6-04-16 18:21:15 阅读人次:1415 回复数:0)

  

  
李商隐是晚唐的重要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刘熙载《艺概》评曰:“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如何来理解“深情绵邈”,可以从李商隐漂亮深奥的诗文中得到印证。

  
李商隐享年不过45岁,却是唐代诗史上的一个重镇。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他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并称“三李”,又与李白合称“大小李”,诗文备受后人推崇。李义山现存诗600余首,主要风格是典丽精工、朦胧暗示,在文字和意境上用工极深。李义山早年也是有政治理想和入世热情的人,但他很不幸陷入横亘中晚四十余年的“牛李党争” ,成为政治牺牲品。

  
“牛李党争”,是中晚唐时期发生在牛僧孺和李德裕两大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前后长达40年,对晚唐政局冲击很大,也对不少象李义山一样的知识人的入仕之途带来了不确定的影响。用现在的话语来解释,李义山要出世入仕,要平步青云,首要的不是个人才能,而是站队归列,是政治正确。无奈而不幸的是,李义山在阴差阳错之中总是站错队,所以他不断遭人排挤,潦倒终身。

  
李义山出身官僚小家庭,曾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帐下任幕僚。令狐楚非常欣赏义山文笔,命儿子令狐淘与义山一起写骈文。唐代自韩愈“文起八代之衰”以后,古文渐兴,但来自南北朝的骈文传统依然强劲,本朝开国之初更有王勃写出《滕王阁序》等四六名文,贻响后世。受到这种风气影响,李义山的骈文写作也是青出於蓝,位居晚唐骈文写作第一把交椅,与陆贽并称两大家。令狐楚死后,李义山改换门庭,得到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赏识,并迎娶王茂元之女,抱得美人归。於是,队列问题出现了。

  
在世族传统残存,讲究士人气节和名节的唐代,李义山的选择受到质疑。令狐楚属於牛党,王茂元属於李党,李义山从令狐门下转投王氏本家,被认为是背恩忘义之举。《新、旧唐书》列有“李义山传”,都认为义山“无行”,是“放利偷合”。这件事影响了义山一生,使他在政治仕途上始终处於压抑的地位。牛党代表庶族阶层,重科举取士;李党代表世族阶层,重门弟观念,但在现实中,牛李两党的人物关系非常错综复杂。李义山本人未必持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或政策主张,他在“牛李党争”之中的身份转换,可能不是政治选择错误,仅是人际交往所致。所以,李义山不自觉卷入党争,与其说是政治牺牲品,不如说受到人际关系所累。义山后来对此产生厌倦和畏惧之心,也说明了他只是一个诗人,而不是一个政客。

  
李义山曾经怀有政治理想,他涉及时政与社会的政治诗有100余首,他写的《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都是名篇。《行次西郊一百韵》,从安史之乱以来纵的的历史发展与横的社会联系上揭示了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的严重危害及其延续的原因,得出结论:“又闻理与乱,系人不系天。” 这首诗可与杜甫的《咏怀五百字》和《北征》相提并论。义山的咏史诗也不乏托古斥今,具有义气和力度。当然,让李义山永垂诗史的,还是那些著名的无题诗。

  
以《锦瑟》为代表的无题诗,实质上是以比兴寄托为主要特点的抒情诗。对义山的无题诗,历来是人人叫好,但又人人看不懂。古人讲“诗无达诂”,但义山的无题诗构思之绵密、文采之斐然、用典之精深、寄托之婉曲,超越古今,独步一方。其名诗名句层出不穷,比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愁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等等,后人仰止,常咏常新。现在争议义山诗的焦点集中在,这些诗究竟是寄托了诗人的政治理想,还是记述爱情故事,抑或是表达宽泛的人生感慨?鬼才诗人李贺的诗也以难懂著称,但李贺之难在於字面上的惊世骇俗,李义山之难则在於内容和意境上的讳莫如深。

  
义山的无题诗可以分几类。一类有明显政治寄托,比如他在《论河东公和诗启》中说过:“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美人”。另一类是单纯描写艳情欢游之作,如“长眉画了绣帘开”、“寿阳公主嫁时妆”、“白道萦回入暮霞”等。最主要的一类当推内容艰涩、隐喻丰富的诗,往往只写一种失望和寄望之情,内藏深愁和隐痛,反映出心灵饱受的苍伤感,其最主要的代表作就是《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国文人历来对《锦瑟》表现出超常偏好。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一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独爱西醌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梁启超于1923年在清华大学发表重要演讲《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说李义山的“锦瑟”“碧城” “圣女祠”讲的是什么事,我不理会;拆开来一句句叫我解释,我连文意也解不出,但我觉得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是还承认美的价值,对於此种文字便不容轻轻抹杀。

  
《锦瑟》一诗作为李义山代表作,各家注释不断,解人四起。其一,清代朱彝尊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诗,被悼亡的女子年纪25岁,“庄生晓梦”和“望帝春心”都指女子;其二,近人张采田在笺注“锦瑟”时认为含有政治涵义,在自悼自伤中含有政治寄托,特别是“苍海”指李德裕晚年被贬海南岛,“蓝田”则指令狐楚声势显赫;其三,钱钟书以为该诗是李义山“代其诗集的序言”,中间四联用来描写自己诗歌创作的四种风格:“适、怨、清、和 ”。 宋人苏东坡最早指出锦瑟之音有四种风格,今人郭绍虞同此说,钱钟书更发挥至极,认为该诗总结了李义山一生的创作历程;其四,大多数人认同该诗是义山自悼诗;其五,苏雪林曾在《李义山恋爱事迹考》中指出李义山的全部诗作,除了几首朋友和诗外,全部都在讲一个恋爱故事,其中小部分是写给女道士的情诗,大部分是写给宫女卢氏姐妹的恋爱诗,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最后卢氏姐妹畏罪投井而死,李义山则郁闷而终。此说了备一格。

  
义山诗作,工于比兴寄托,用典深奥,意象朦胧。义山的无题诗,往往重在表达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心体验,从每个单句来看,意向性是可以确定的,但全诗连缀起来,在整体上则让人难以理解,因为义山用典不在於表述事实,而在於传达感受,这使其诗歌具有诗味隽永、诗意漂缈的朦胧美。用现代阅读理论来看,这是充满内在张力的文字,也是有多重可解释性的写作文本,流传千载,不足为奇。

  


  
2005。9。22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我看三李
    锦瑟思华年 
    鬼才诗人 
    诗人的理想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