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陈某 >> 陈谷子烂芝麻还有新米
字体∶
旧文:菜农速写

陈某 (发表日期:2007-01-29 18:14:46 阅读人次:1780 回复数:2)

  
◇孔明珠档案◇


  
很轻松地一口气读完长篇小说《我们的耳朵宛如贝壳》(上海人民出版社)。近年来很少看长篇,一来作者孔明珠是我的网友,二来小说具有相当的可读性,没想到当代中学生生活也能刻画得如此生动活泼。于是,想查户口看看她的档案资料。

  
孔明珠的成功之路颇为艰辛。曾读过她的一篇散文《生于四川北路》,里面折射著她自己成长的影子。她中学毕业后赴郊县农场整整七年,1979年5月才回到上海,进入文艺出版社当一个小编务,负责收发信件、整理档案、管理新书等等。孔明珠快人快语,她对我说,那时文艺出版社的工作比较清闲,编辑都是功夫很深的老师,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其时,她在文艺理论室,接触的作者也都是文坛高手。她利用业余时间闷头读书,考大学文凭。一年半考出中文系大专后,她当起了职业编辑,一干就是八年。

  
九十年代初,她辞职随丈夫东渡日本,又经历了一次洋插队。她说到日本的第三天就开始了打工生涯。好在这些平常或者艰辛的经历,都成为她日后创作的素材。她清楚地记得当时对居酒屋的老板娘开玩笑说,我会成为作家的。1992年从日本回国后,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文字投稿,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虽起步较晚,但厚积薄发,丰富的生活经历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他人不可企及的广度和深度。短短数年就出版了《东洋金银梦》《爱情备胎》《我们的耳朵宛如贝壳》等小说散文集。《东洋金银梦》还被翻译成日文出版。

  
她在上海文坛上初露头角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上海。因此,我对她的注目始于在网络上读到她一组题为“鹤竹居酒屋”系列散文,她把在日本打工生活中遭遇的人物一个个登场亮相,亲切感人。我后来又在网上检索到《谁是落魄者》《红唇灰齿》等小说,作为一个喜欢写字的,除了情节以外,我格外偏爱她的语言风格。机智幽默,又充斥著流行俗语,附有很强的时代属性。她的千字生活散文亦有特色,最近她又在为上海的“新闻晚报”撰写文学化菜谱系列。

  
我在网上拜读了她的“居酒屋系列”后,凑热闹贴了一张日本居酒屋的照片,意外地勾引起她的怀旧情结,她让我帮她找找看那家居酒屋。网络提供的信息表明,那家居酒屋依然存在。於是我将孔明珠传来的照片塞入信封投石问路,几天后,收到了老板娘激动的电话:当然还记得当年的孔桑。老板娘又挂电话到上海和她叙旧。小酒店过了十几年,生意依然兴隆。虽然我的“考古”任务已经完成,我想,他日去东京一定顺道拍几张店堂的近照,给孔明珠过过瘾。诚如陈村说的,“鹤竹居酒屋”之于孔明珠,就象老革命的延安窑洞啊。

  
后来我还知道:孔明珠乃名家之后,其父孔另境是文坛宿将,姑父则是鼎鼎大名的茅盾。因此,孔明珠在写作上的成功也可以说是继承父业了。最近她又悄悄地对我说,当了民进上海文学界的小头目。我则趁机套近乎,以后我回上海你可要发展我入党啊。谁知她毫不留情,不能收你这么反动的家伙。

  
有一点要补充的是,孔明珠现供职于《交际与口才》杂志,这杂志的内容从刊名上可以判断。其中辟有栏目“中国人看老外”,欢迎海外华人赐稿。

  
2005年6月16日 《中文导报》【三千院】


  


  
◇不安分的童天一◇


  
我在国内论坛介绍九哥时,有网友感慨:真是有趣的书读不光,有趣的人认不完啊。确实如此,近来我结识了一位活跃于国内论坛上的积极分子,他的网名叫“童天一”。我现在很难把童兄定位为作家,还是写手,甚至网虫,而他名片上的身份应该是品牌营销专家吧,这是他混饭吃的看家本领。

  
他的简历。生于50年代末;80年代理工科大学毕业;参与《南风窗》杂志创办,有8年编辑记者经历;90年代加盟中国首家导入CI战略的太阳神集团,任总经理助理;90年代中期开始,在北京广州等地从事企业形像策划;给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MBA学员授课等等。现为自由职业者,靠为企业出谋划策而养家糊口。

  
他的著作。长篇小说《返祖》(1994),品牌寓言《一只狗的品牌见解》(2003)。童天一出手不凡,小说《返祖》表现了惊人的想象力,运用象征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人的理性迷失状态和世界性返祖情结。《一只狗的品牌见解》,据《新书报》称,先后有1200万网民亲密接触过那只睿智而调皮的沙皮狗波比,为他独到的品牌见解激动不已。他后来又把《一只狗的品牌见解》改编为话剧剧本。

  
他的网名。在国内“关天茶舍”等著名论坛上,童天一关注热门话题,时常南征北战舌战群儒。在“菜园论坛”还可以看到他和古清生为“读图时代”概念跨年度大战三百回合的记录。近日他又精力充沛地去“万松浦书院”攻擂,挑战作家张炜所谓的“人文精神”。对於在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时被纸媒剥夺的发言权他一直耿耿于怀,现在终於可借助网络的开放空间一吐为快了。

  
他的思路。童天一是属於异想天开一类的。我结识他非常偶然也算是物以类聚了。在“菜园论坛”上看到他在胡说八道,我就搭了上去。我现在已找不到他第一次给我的回复。记得我说“同好啊,我也喜欢胡思乱想”。他答复道“胡思乱想是人的天性,只是后天教育逐步扼杀了人的这种天性”。看来他从来不是一个好学生。我在他的名为“虚拟现实主义方案”的系列作品中不断产生共鸣,古今中外素材在他手下皆烹调成怪味佳肴。

  
他的热情。他最近心血来潮在“菜园论坛”搞个图文纪实100天,把他100天内经历的大事小事包括老婆儿子的家庭活动一一示众。网友聚会时,众菜农公认他的博客精神实在可嘉。为了声援他的图文活动尝试,我把自己的“上海流水帐”做成图文博客,深感这种公益劳动耗时费力,当然也体会到其中不可告人的乐趣。

  
他的网风。我注意到他喜欢争论或者狡辩,时常会给一些胡搅蛮缠的网友送上一顶不大不小的“网风不正”的帽子,也时常不客气地指责观战不语的看客缺乏“BBS精神”。经我数月观察,童兄本人在网络上无论是激战还是闲聊,能够保持相当的克制和宽容,虽然说话有点罗嗦。如果套用他自己的用语来说,当属“网风端正”,且具“BBS精神”。

  
他的真名叫钟健夫。你若想知道更多的信息或者有时间阅读《返祖》的话,可以去狗狗那里搜索。网名真名一起搜,看看这个不安分守己的家伙最近又在忙什么。

  
2005年5月1日 《中文导报》【三千院】


  


  
◇顾艳印象◇


  
是在“菜园论坛”第一次听说顾艳这个名字的。虽然我对国内的文坛一直保持着比较热情的关注,可是她列出的菜单还是让我有点意外:长篇小说7部,小说集2部,散文集7部,诗集2部;上海《新民晚报》和香港《文汇报》有她的随笔专栏。更为意外的是,她的热情与随和很快地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据我的经验,在网络上往往更能看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和趣味。写小说可以虚构,交朋友可以伪装,答记者可以备课,拍照片还可以摆姿势,可每天在网络上交流总会暴露出自己真实面目的。尽管看起来她还是网上新手,不会贴图片,甚至写回复还不会使用“引用”的功能,可这并不影响展示她的热诚,善良,虚心,还有一丝天真。

  
她原来是在研究所吃皇粮的,97年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两年后回国就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活。她说,靠稿费只能过最清贫的生活。但她又是非常低调的,不追逐时尚的炒作,坚持理想主义的写作,这点就足以让人钦佩。记得石康写过一篇扫荡中国文坛的檄文,其中对王安忆显得手下留情,石康说,“你要骂先要把她写的几十本书读完再说”,“她的作品,责任心十足,关键是此人十分勤奋,这是大陆女作家中少见的现象,若不是真正对文学一往情深,那是很难做到的”。我想,这样的评价套用到顾艳身上也是十分恰当的。

  
大概正因为她的低调,才使她从来没有落入我的视线之内。可是明智的评论家早已开始评点:“在许多新潮作家开始用身体写作的今天,同为女性作家的顾艳却反其道而行之,张起了精神写作的大旗。顾艳的创作在女性主义写作风气云涌的当代文坛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也许和她的经历有关,她曾有过这样的自白:“我一出生就在逆境里生长,漫长的逆境生活让我磨练得有一股韧性。所以我从开始写作到现在已有22年了,无论外在的压力和褒贬,还是内在的病痛,22年里我从未放弃过读书写作。我想我是真正很纯粹地喜欢读书写作的。”作为喜欢乱涂乱写的同龄人,我非常理解她的表达欲望。

  
初冬某日,她很有兴致地写了一首小诗,并告诉网上的朋友今天是她的生日。一时引来众人的祝贺,送鲜花的,送蛋糕的,广州的童兄居然还送来一桌酒席,真是别致的网络生日派对。虽说鲜花是画的,蛋糕是拷贝的,酒席是拍出来的,但是,通过无形网络传递的温馨和真情足以使她陶醉。顾艳说这是她难得快乐的生日,有朋友的祝福她不再感到孤独。那天她一口气写了四千字。

  
其实,我的顾艳印象还只是从网络上形成的,难免肤浅。我目前仅仅阅读过网络上零散的一些短篇。她的散文言辞简练,具有浓重的思辨特徵。在文学变得急功近利的今日,能读到这样的作品确实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漫游。同时,她以小说家的身份和眼光来观察和诠释中西文化冲突,她的文字又兼有丰富的文学色彩。据说她的长篇小说《杭州女人》《夜上海》曾被国内多家报刊转载,只是至今尚未机会拜读。她说,今年樱花时节会来东京的,届时她会送给我她的小说。我想,读了《杭州女人》以后一定会更加了解这个杭州女人的。

  
2005年1月13日 《中文导报》【三千院】


  


  
◇古清生的写作路线◇


  
认识古清生是很偶然的。在最近常去的一个读书论坛上,发现他的食文化系列小品写得很有特色,他那篇《指麦为豆的烤麸》就令我口水直淌,想起家乡的四喜烤麸。中秋的夜晚,我看见他还在那里灌水,就凑上去问候了一声节日好。他居然回答说这几天喝酒喝晕了,不知今夕是中秋。

  
如此洒脱之士是何方高手?好在网络实在方便,键盘一敲插翅难逃:古清生,男。客家人。祖籍江西,出生湖北。82年大学毕业,曾任地质队员,现为职业作家。出版长篇小说《追杀索罗斯》、《2038》及散文《黄河弯黄河长》、《风中的身影--古清生自选集》、《左烧烤右煨汤》等十二部。中篇报告文学《疼痛:关于汽车的记忆和断想》一部……

  
也许是地质队员出身的缘故,古清生特别擅长于行走,而且走得与众不同。他是边走边思边吃边写的,当他在2000年走马黄河以后写下充满个性化的行走文学文本《黄河弯黄河长》的同时,他尝遍沿途各地美食,副产品美食系列也就水到渠成了。网上的朋友都很喜欢他的这些美食文章,有人甚至以为这些美食文章才是古清生作品中最有可能在50年后还有人阅读并且击节叫好的。那么,他的写作路线是怎样形成的呢?

  
古清生十年前离乡背电脑开始闯荡流浪,现在已经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立足京城。他说,“很多朋友都来北京流浪过,但又回去了。可是我坚持下来了,经验在於我比较务实,比如我绝对不会瞧不起一个报纸屁股的文章,写一千字,赚几十元,可以过一天,也比饿肚子强。”他还真诚地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网友:“选定自己的方向,比如一个主题,如我的美食系列,我写它十年了,平时一千字一千字地写,现在构成了一个系列。”他现在还在继续进行地域文化考察,他准备花十年时间走完中国和亚洲,届时构成他的东方写作的完全体系,他说他希望用这样的写作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我想,如果把古清生的写作历程比作开车的话,勤劳无疑是他长达十年持续前行的唯一能源,理想则是他保持航向不偏的方向盘。他曾说过“我以前是地质队员,可它不是终身职业。我从小的理想是当作家,并且靠写作吃饭,现在我实现了它,我的目标就是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当然,生存危机是使他能及时调整写作策略的导航器,而他的写作实力就是他的发动机。我有理由相信古氏列车能把读者带往绝妙的文字乐园。

  
我粗读他的一些作品后的感觉就是他和传统作家的差异,他两栖于网络和传统媒体。既能保持与公众话题的互动,又不失自己个性的追求。我特别欣赏他的一篇短文《徘徊的鱼》,居然能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描写得生动活泼而令人浮想联翩。他看了我的一些文章后也直爽地说,“要多写细节就更好了。把一个人写活,便是一些情节,即便未会面,也仍有情节的。”果然一语中的。不知道我现在这样写他,他是不是满意?情节描述向来是我的写作弱点。他诚恳地对我说“文章这事,写得艺术些,有生命力,属艺术范畴。尽可能中性写作,不涉意识形态,这不是说图发表,而是从作品本身的长远价值考虑。”这大概就是他的写作指南。关于作家的“圈养”问题他也有过相当精辟的诠释,他说他已经放弃进入体制内的任何冲动,也不参与体制内的任何评奖活动。

  
或许他的写作路线的形成也得益于他的经验或者教训的反馈。网络上的资料显示,古清生是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国可以说不》的撰稿人之一,可是现在他已经不屑于过去如此的辉煌业绩,我和他闲聊时也就回避这个话题了。但是,从他的现状和实践来看,写作,已经成为了他的终身职业;文字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他不懈追求的目标了。

  
2004年11月11日 《中文导报》【三千院】


  




 回复[1]: 解析作家 小橘灯 (2007-01-29 21:45:04)  
 
  素描

 回复[2]:  雪非雪 (2007-03-08 14:02:17)  
 
  新买的书中有《沉浮之间》——上海文坛旧事二编

  
作者 孔海珠

  


  
封面右下为孔令竟。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陈谷子烂芝麻还有新米
    赵鑫珊先生走了 
    晚年沙叶新的力作 
    我的故居今何在 
    沙叶新的后事 
    林老师 
    老张先生(草稿) 
    怀念老叶 
    晒晒大学毕业纪念册 
    猜一猜谁来吃晚餐 
    家有大师作客 
    拒绝遗忘 
    我的偶像沙叶新 
    关于《假如我是真的》 
    旧文:关于沙叶新 
    记忆中的八十年代文学 
    大舅 
    小舅 
    陆战棋的故事  
    海到天边云是岸 
    旧文:菜农速写 
    旧文:读木心之前 
    旧文:“退休”以后 
    旧文:“半额”生活 
    旧文:无名店铺 
    “传教士”西山 
    高手之谜 
    伤心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