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李长声
>> 风来坊闲话
字体∶
大
中
小
少女救文学
李长声 (发表日期:2006-05-11 15:58:18 阅读人次:566 回复数:0)
六月梅雨天,不宜出门,就闷在家里坐读或卧读。到底是天气恼人,结果只乱读一气。倒也有一个范围,基本读的是近来的获奖作。这些书是听说它得了什么奖才特意买来的,似充当了文学奖与出版业经济相关性的个例,但买而未读,毕竟不过是跟风赶潮流罢了。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总算来了个清仓,不禁有了些惬意。
我觉得文学奖由作家评选不大合情理。正因为他们也写作,眼光可能比读者更狭隘,心情也复杂,居高临下地发现别人的那点长处,或有助于写,却无关乎读,甚而是腐鼠成滋味。文学奖最好让读者来评,顶多再加上文艺评论家。十年前,多次落选芥川奖的小说家岛田雅彦跟当道的文学奖作对,搞了个“ 瞠目”奖,可惜只一锤子买卖;得主奥泉光后来出了名,但原因是获得芥川奖(出版社文艺春秋主办)。
成熟的事情给人的印象是有序。日本文学奖可谓多矣,基本上各就其位,圈定一个层面,促动一个市场,但近来各奖项似乎守不住阵脚了,动辄捞过界。如褒奖文坛骨干的伊藤整文学奖(北海道小樽市主办)赏给了三十多岁的阿部和重,而本来是奖励新手的三岛奖(出版社新潮社主办)颁予比评选者资历更老的矢作俊彦。获奖作《啦啦啦科学之子》,书名取自电视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主题歌,我们也耳熟,而故事也涉及中国。主人公在学生运动中杀警察未遂,1968年潜逃到文化大革命席卷的中国,被下放到穷乡僻壤。三十年后靠蛇头偷渡回到东京,惊愕于眼前的一切,那手机简直比飞来飞去的阿童木还神奇。大概中国人的出国体验为作者提供了素材,而凝固在主人公头脑里的60年代与90年代现实的比照读来更有味。
过去出版界有一种说法,“日本的推理、美国的爱情”,这两类书拿到中国也比较有销路。今年5月歌野晶午的《樱树绿时思念你》与垣根凉介的《疯狂的灵魂》并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这两部长篇小说都连获二三奖,好象奖项之间界线模糊了,或者佳作阙如,只好一哄而上。就文学来说,对作品的评价太异口同声,未必是好事。《疯狂的灵魂》比较有意思,读了才知道日本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还在鼓励移民海外。主人公卫藤就去了,几乎在严酷的亚马逊河腹地一死了之。十年后重返热带密林,找到当年救助过自己的同伴的儿子启一,他已半是野人。又过十多年,悲惨的过去在心底复苏,他们回到日本找那些制定并推行愚民政策的人复仇,枪声大作。
不满于既成文学奖,一些书店店员自愿组织起来创设了“ 书店大奖”,要自己从店堂推出畅销书。4月中旬全国各地的店员投票,推荐自己最想卖给顾客的小说,首次评选出大奖《博士心爱的算式》,作者是小川洋子。作品被提名的作家还有横山秀夫、伊?幸太郎、森绘都、石田衣良、吉本芭娜娜、福井晴敏、京极夏彦、矢作俊彦。小川领奖答谢:“ 我已经写了很多书,但自己的书能不能送到读者心坎上,常感到不安与孤独。今天看见会场里手写的广告:‘ 尽力把你的作品送上社会 ’,好象大家在背后支持我,给我以鼓励。”小川的书名总有点怪,如以前有一本叫《妊娠日历》,要读过之后才恍然书名起得妙,这本书也一样。故事是关于数学博士的,他遇过交通事故,记忆只能保持八十分钟,所以每天见到保姆和她的十岁儿子都要问你是谁。博士讲心爱的数学,她们认真听,日常于是在非日常之中进展。三个人的交流如流水潺潺,确实很感人,虽然终于没看出欧拉公式的美。
得奖需要有一点侥幸心理。小女生岛本理生得了野间文艺新人奖(出版社讲谈社主办),但两度落选芥川奖,而那次野间文艺新人奖没有给绵矢理沙,她却获得芥川奖。岛本理生(1983年生)作为高中生候选芥川奖被媒体炒作了一年有余,不知主办者是藉风扯帆还是骑虎难下,总之奖给了两个美少女,就成为话题,轰动社会。村上龙的《无限近乎透明的蓝》畅销以后,作品获芥川奖也乏人问津,时隔三十年,总算又赢了一把,刊载获奖作的《文艺春秋》杂志再三加印,印数翻了一番。绵矢理沙(1984年2月1日出生于京都)比金原瞳(1983年8月8日出生于东京)小几个月,是芥川奖有史以来最年幼的得主,莫非与此有关,她的《真想踹他一脚的后背》尤为畅销,印行百余万。据说她用一个半月写成这篇小说。一个叫初美的高一女生是田径队的,没有朋友。同班男生蜷川也独来独往,是时装杂志女模特的崇拜者。初美说自己见过那个女模特,这两个多余的人便交往起来。无所谓友情,孤独依然,初美看见蜷川的后背真想踹他一脚。这种小说被称作高中生小说。日本人向来对高中很眷恋,四、五十岁的人如醉地唱“高三的学生”,如痴地看高中棒球赛。高中生活是常写常新的题材,二十年前高树信子获芥川奖的作品也属于此类。片山恭一给少女们写了《在世界中心喊声爱》,文字简单,有点像村上春树,但压根算不上纯文学作品,大畅其销也完全被文坛漠视。这些少女作家们反而在认真为大人写作,虽然是那些呆看早安少女合唱组又蹦又唱的大人。评选者黑井千次认为,新手之作,内容与标题结合得如此完美,罕见其例。但三浦哲郎踹了它一脚,理由是看不懂高中生语言,说黑话似的。某评论家说:芥川奖是奖励新手的,她们的真正价值要看此后的作品,看五年、十年之后。不管怎么说,少女拯救了文学,拯救了出版。
其实,以前也有像她们一般年纪轻轻的,例如鹭泽萌,一上大学就拿到文学界新人奖(出版社文艺春秋主办),作品是高三写出来的《河边的路》,文体明媚,下一部作品便候选芥川奖。但那时经济已一脚踏进了泡沫时代,文学及出版无须少女像漫画的夸张那样来拯救,芥川奖拒之于门外。两个月之前这位美女作家却好象没来由地自杀了,年仅三十五岁。她说过:“任何人都有发光的一瞬,好象有了那一瞬也就能度过其后的漫长时间似的。”或许她的那一瞬就是十八岁获奖。美是永恒了,痛却留给了读者,宛如满天柔纱似的梅雨。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风来坊闲话
蝉噪如雨乡土情(日本武侠小说札记之五)
艺妓陪酒不陪衾
章子怡到底啥东西
下流的幸福生活
给作家打分
神道之为道
日本白血病文学
出玄关记
人在暧昧的日本
万元大钞的福泽谕吉
李鸿章的杂碎
春帆楼恩仇记
欲识弯弓射大雕
比小说更离奇的司马史观(日本历史小说札记之三)
悼念水上勉先生
单说接吻 不说天皇
少女救文学
鸿胪馆怀古
从臭豆腐到腌鲫鱼
荫翳与阴暗
日本料理看着吃
为足下犯愁
鲁“直”与钱“化”
谁救了京都
日本简体字趣闻
日本文学奖异闻
一手菊花一手刀
万世一系的尴尬
日本人的宗教心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