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李长声
>> 风来坊闲话
字体∶
大
中
小
荫翳与阴暗
李长声 (发表日期:2006-05-11 15:14:32 阅读人次:707 回复数:0)
有朋自远方来,导游如仪,自然少不了上酒馆聚饮或小酌。连日去了几家,评曰:怎么都黑乎乎的。就是说,朋友感觉到一种日本美──荫翳,但并不欣赏。
荫翳之美似乎是文学家谷崎润一郎张扬开来的,当然,远不如新渡户稻造,他张扬武士道,尊容被印在面值五千元的钞票上;听说今年将发行新币,用明治时代女作家通口一叶(她的姓,日语是写作木+通,中文没有这个字,只好搞一下汉字本家的霸道)顶替他,其实上世纪80年代二人的肖像曾同为候补,但总理大臣大平正芳选定新渡户。武士的心情总是很荫翳,所以他们出现在电影电视上,都难得一笑。谷崎润一郎在随笔《荫翳礼赞》中写道:
“把汤碗摆在面前,碗唧的发响,隐约沁入耳底,听着那犹如远处虫鸣的声音,默想将要吃的食物味道,这时我总觉得自己被诱入三昧之境。茶人由热水沸腾的声音联想到古松风声,进入无我境界,大概也就是与此相似的心境吧。人们说日本菜不是吃的,是看的,对于这种说法,我要说,岂止是看的,简直是冥想的。而且,那是在幽暗中闪烁的烛光与漆器合奏的无声音乐的作用。漱石先生曾在《行旅》中赞美过羊羹的颜色,如其所言,那颜色不就有冥想性吗?玉一般半透明的表面仿佛把阳光吸进内里,蕴含着梦幻似的微光,那色调深沉而复杂,在西洋点心上绝对看不到。与之相比,奶油等多么浮浅、单调。不过,羊羹也是要放进涂漆的点心容器,使之沉入昏暗之中,勉强能看出表面的颜色,色调才格外带有冥想性。人们把那冰凉滑润的东西含在嘴里时,感觉好象是室内的黑暗变成甜甜的一块儿在舌尖融化,其实并不那么好吃的羊羹也觉得味道增添了异样的深度。说来任何国家都想方设法使菜肴色调与餐具、墙壁的颜色互相协调,而日本菜在明亮的地方用白不呲咧的器具吃,的确要食欲减半。例如我们每天早上吃的赤酱汤,想想那颜色,就知道是在以往昏暗的屋子里形成的东西。我曾被请去参加一个茶会,端上来酱汤,平常随便吃的那种稠乎乎的红褐色的汤沉淀在黑漆的碗里,在摇动不定的烛光下看上去确实变得有深度,是很好吃的颜色。还有酱油等,京都一带做鱼生、咸菜、凉菜使用浓酱油‘生抽’,那粘稠光泽的汁多么富有荫翳,与幽暗协调。白酱、豆腐、鱼糕、山药泥、白鱼生之类表面发白的东西,把周围弄亮堂就显不出颜色。就拿米饭来说,放进光灿灿的黑漆小木桶里,摆在暗处,看着美,刺激食欲。一下子掀开盖子,从下面冒热气,那煮好的雪白米饭盛在黑色容器里一粒一粒像珍珠一样闪光,大概日本人见了谁都会感到米饭的可贵。如此想来,可知我们的菜肴常以荫翳为基调,与幽暗有不解之缘。”
初春去箱根温泉乡,住一家叫吟游的旅馆。名字有点(西)洋气,但进门脱鞋,走廊也铺着榻榻米,踏上去整个脚掌都有了着落,顿时感受到日本特有的舒适。几盏立在墙边的灯光被纸罩遮暗,荫翳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洗过温泉,松松垮垮地穿著浴衣用餐,更觉悠闲。谷崎所说的木碗,有盖,据说古代本没有,后世附加的。碗里盛了汤,热气从盖边挤出来,唧唧作响。木碗里外涂黑漆,满碗荫翳,初次尝试的人不免望而生畏,更不敢冥想。
投宿田舍,日式木结构房屋简直谈不上采光,像钻进乌龟壳底下。打开纸屏则四面来风,夏天很觉得阴凉,但入冬恐怕就只是阴冷。这种传统建筑住久了,从中觉出一种美,只怕也有点惰性在里面。隔着投钱箱看神社,深处黑黝黝,不知到底供着些什么,荫翳以至阴森,不由地生出敬畏。生活在荫翳下,心里也不免荫翳起来,形成传统,现代化也化不去社会文化的荫翳,弄得欧美人总说看不见日本人的脸。早上,上班族一波又一波涌出车站,穿著荫翳,随时准备去守夜似的。晚上,酒馆装修得一家比一家荫翳,如入洞窟,美女也蒙上蛇或狐的妖气。
日前游京都,子岚兄在“膳处汉”设宴,这家开张才一年的餐馆标榜北京菜,但室内装修不取中国传统的亮堂乃至堂皇,而是从外荫翳到里。白碗竹筷,幽幽的,显眼而不刺眼。在荫翳的生活环境中日本产生了尚白的审美观念,如今京都大阪吃生鱼依旧以肉白为贵。房内昏暗,浓施粉黛能突出面目所在,但走到光天化日之下,一脸的惨白可就像活见鬼。
中国自古有窑洞,却不曾在荫翳之中发现美。如今酒吧咖啡厅也大搞荫翳,听说当初很引起警察注意,因为男女在阴暗的角落里还能干什么好事。有时觉得中国人心理更阴暗,不消说,阴暗也源于生活。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风来坊闲话
蝉噪如雨乡土情(日本武侠小说札记之五)
艺妓陪酒不陪衾
章子怡到底啥东西
下流的幸福生活
给作家打分
神道之为道
日本白血病文学
出玄关记
人在暧昧的日本
万元大钞的福泽谕吉
李鸿章的杂碎
春帆楼恩仇记
欲识弯弓射大雕
比小说更离奇的司马史观(日本历史小说札记之三)
悼念水上勉先生
单说接吻 不说天皇
少女救文学
鸿胪馆怀古
从臭豆腐到腌鲫鱼
荫翳与阴暗
日本料理看着吃
为足下犯愁
鲁“直”与钱“化”
谁救了京都
日本简体字趣闻
日本文学奖异闻
一手菊花一手刀
万世一系的尴尬
日本人的宗教心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