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李长声 >> 风来坊闲话
字体∶
为足下犯愁

李长声 (发表日期:2006-05-09 15:14:39 阅读人次:672 回复数:3)

  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咏的是杂事,但杂到脚气,就实在有趣了。

  
清末,他作为中国第一批驻日使节在日本度过4年馀,曾见到一位日医,善用水蛭治脚气,他说此方为中国所无,那日医就谆谆央求,日后作《杂事诗》续编务必把他补进去,为之传名。黄遵宪真就“补笺脚气集中诗”。或许他是广东人,想到“香港脚”,特意为家乡父老介绍一个海外偏方也说不定。不过,看来那方子并无效用,不然,何至于今,日本人仍然为脚气所苦。

  
日本人喜洁,这是全世界都不吝恭维的,甚而讥之为洁癖。乘车戴上手套抓把手,如果不是怕自己把病传染给乘客,那就真有点洁癖,但一般来说,他们的喜洁还是在正常范围里。至于泡澡,已超出洗浴的层次,是一种享受,和我们泡脚差不多。早年住宿舍,晚上得便,总要从锅炉房打来两暖瓶热水,一瓶倒进搪瓷盆,试探好一会儿逐渐把双脚浸到水里,然后不断把另一瓶热水续进去,这就不属于洗脚,而是当年的最高享受了。正因为是享受,经济一发展,洗脚店满街,用草药泡,并施以按摩,繁盛超过日本泡温泉。上世纪80年代后半,整装东渡,兴奋之馀不禁为足下犯愁,因为听说日本习惯是脱鞋进屋,像电影上演的,警察敲门,高仓健演的杜丘赶紧从门口把皮鞋拎过来躲藏,而且赤脚奔逃,可以从人家门前偷鞋穿,那么,他们的“靴下”、“足袋”应当闻不到气味喽,可当时中国兴穿尼龙袜,臭气扑鼻。事关国格,这可如何是好呢?走进日本,经济繁荣到绝顶,适有新袜子上市,叫“通勤快足”,破天荒电视做广告,卖点是“抗菌消臭”,我由是释然,无复疑虑——日本人的脚也是臭的。

  
惊奇的是抗菌,抗什么菌?原来是巢居脚上的白癣菌,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脚气。瘴雾溽湿之地,容易得这种病,但是打赤脚,扎草鞋,生活得自自然然,问题不至于严重。香港穿上了英式皮鞋,闷不透风,脚气就大长特长了,叫它香港脚,明摆是西方生活方式病。日本把脚气叫“水虫”,1930年代刊行的辞书《大言海》解释,这是跟水打交道的病,可见那时候普遍穿木屐、草履,患染有限。经济高速度发展的1960年代,生活方式西洋化,人人都穿上西装革履尼龙袜,臭气熏蒸,脚气丛生,竟蔓延为国病。“日本脚”当初多是上班族,女人们抱怨父亲或丈夫脏,但近年来调查表明,穿长筒皮靴之类冬天也捂出两脚臭汗,女人中间像军队一样流行脚气,为美而病。婀娜多姿,2、30岁的妙龄女郎半数长脚气,大杀城市风景。避孕药、便秘药、脚气药是她们的三大必备药,当然药厂也体贴女性羞耻心,脚气药装潢得可以摆在化妆台上鱼目混珠。

  
在美丽的日本,这个有点脏的问题之严重,致使报章发狠说,谁能发明根治日本脚的药物,赏他诺贝尔奖都不多。这就有点怪。世界到处有脚气,唯日本不治,怪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上。日本人每每以保持传统生活方式为傲,回家脱鞋,外出到处要脱鞋,而屋内地板、公用拖鞋、浴室毛巾等正好是白癣菌的媒介,焉能不互相传染。可是,朝鲜半岛人也总是脱鞋活动,怎么没产生半岛问题呢?这就怪到了榻榻米。朝鲜半岛不使用榻榻米,白癣菌无处藏身。日本有好些事物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让他们沾沾自喜,唯其“日本脚”羞与人说。不过,话又说回来,世界上或许还有更甚的脚气大国,只是人们还不把它当回事。

  
梅花开过了,再过两个月东京便入梅,白癣菌知时节地活跃起来,电车上便贴满脚气药广告,一年一度。给日本人下定义,不妨这么说:世界上最爱泡澡的、有脚气的类群。乐颠颠旅游日本,宿旅馆,泡温泉,小心沾两脚白癣菌。

  




 回复[1]:  陈梅林 (2006-05-09 16:45:09)  
 
  看李大师的文章,再枯燥的主题也能写得趣味横生。

 回复[2]:  万景路 (2006-05-09 21:54:50)  
 
  长老回来啦,我也刚到家,争取中旬以后履行我们的温泉行如何?

 回复[3]: 这文章是我代贴的 陈某 (2006-05-09 22:24:39)  
 
  长老要13日才回来。好长的假期啊!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风来坊闲话
    蝉噪如雨乡土情(日本武侠小说札记之五) 
    艺妓陪酒不陪衾 
    章子怡到底啥东西 
    下流的幸福生活 
    给作家打分 
    神道之为道 
    日本白血病文学 
    出玄关记 
    人在暧昧的日本 
    万元大钞的福泽谕吉 
    李鸿章的杂碎 
    春帆楼恩仇记 
    欲识弯弓射大雕 
    比小说更离奇的司马史观(日本历史小说札记之三) 
    悼念水上勉先生 
    单说接吻 不说天皇 
    少女救文学 
    鸿胪馆怀古 
    从臭豆腐到腌鲫鱼 
    荫翳与阴暗 
    日本料理看着吃 
    为足下犯愁 
    鲁“直”与钱“化” 
    谁救了京都 
    日本简体字趣闻 
    日本文学奖异闻 
    一手菊花一手刀 
    万世一系的尴尬 
    日本人的宗教心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