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李长声 >> 风来坊闲话
字体∶
日本文学奖异闻

李长声 (发表日期:2006-04-11 16:28:51 阅读人次:702 回复数:0)

  听说东野圭吾获得直木奖,我不由地嘿嘿一笑,因为刚读过他的《黑笑小说》,是短篇小说集,其中自成系列的四篇把文学奖耍笑了一通。

  
此兄是大阪人,1958年生,大学毕业后一边搞技术工作一边写推理小说,1985年获得江户川乱步奖。在日本当作家无须什么协会来认可,但需要得个奖,不然,师出无名,就不好出道,所幸文学奖大大小小有五百多。东野披上了奖来的虎皮,辞职进京(东京),在文学的皇城根儿当专业作家。各种文学奖排列有序,构成金字塔,爬上塔尖的芥川奖或直木奖(文艺春秋社1935年设立)才得道成仙。后来又有了三岛奖、山本奖(新潮社1988年设立;三岛由纪夫从未被芥川奖提名,山本周五郎曾拒领直木奖,拉这二位故人的大旗,用心昭然),也算是塔尖,但历史短,影响还比不过芥川、直木两奖。东野五次落选直木奖,成了“最被直木奖讨厌的人”,那心情可想而知。他自道,每次落选就喝酒大骂评选委员们。不止骂,还接二连三写小说,公之于世。所以今年伊始,他的长篇小说《嫌疑犯X的献身》获得直木奖我觉得有趣。同时获得芥川奖的丝山秋子说:总算把卡在嗓子眼儿里的鱼刺弄出来了。她曾三次候选芥川奖,一次候选直木奖。奖难得,那就会老老实实写,也许能写出好作品。一旦获奖,约稿如潮,哪里有工夫琢磨,一挥而就,一蟹不如一蟹。日本作家活着就刊行全集,我们的编辑从不考虑都翻译过来,着实有眼光。

  
文学奖评委一色是作家,评语就太多感性。近年获奖者低龄化,却没人说出究竟文学在哪里。东野黑笑着,让他笔下的评委说:“诶,获奖作品其实有很多问题,我们评选委员也大受刺激。但评选会上毫无争议,一开始就一致通过,为优秀的才华闪亮登场而高兴。至于内容嘛,一点也不能提,大家用自己的眼睛欣赏那非同寻常的世界吧。”横山秀夫的推理小说《半落》破解一个捐献骨髓的人杀妻之谜,非同寻常,竟把很多人感动得登录日本骨髓库,乐于捐献,但多数直木奖评委予以否定,理由是主人公的行为编得太离谱。横山已三度候选,只要再坚持一两次,就可能到手。东野是例子,当然不是评委们不跟他一般见识,实际上背后有出版界政治力学起作用,不可能一家独赢。可惜,横山脸一黑,宣布与直木奖绝缘。说来最惨的是也会演戏的帅哥岛田雅彦,三年里白白准备了六次“获奖感言”(被提名就要准备好感言,以便获奖立马被采访),跟芥川奖反目成仇。村上春树、吉本香蕉(她的名字,一半照搬字面,一半照搬读音,是吉本芭娜娜,满好听的女性名,但她起这么个笔名是因为喜爱香蕉花,译作香蕉才符合本义;近来她把吉本二字也改用假名)在国际上都叫得响,日本却没给芥川奖,他们的“粉丝”提起此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角川书店野性时代编辑部去年开设了青春文学大奖,广告写道:广袤而费解的世界,对它感应、震撼的心,如果这是故事的开头/《野性时代》断言,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青春文学/使徒保罗、欧玛尔·海亚姆;尼采、紫式部、威廉·巴罗斯;人麻吕、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妮·弗朗克、漱石、弗洛伊德;维昂、塞林格;鲁迅、莎士比亚;卡波特、太宰、冯内古特,所有伟大的写手都是青春文学家/还有,你/题材不拘,年龄不限,规则自己订。只要向潜在的读者,全力囊括你的“现在”,释放世界哪里也不曾有的感动与热量。日前评出了得主,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生。作品是用手机写的,折合日文稿纸约十万字,“伊妹儿”给编辑部应征。题目叫《玩比欺可怕百倍》。确实,猫玩老鼠,对于老鼠来说比一口吃掉更糟糕,横山秀夫被直木奖放在火上烤,不就是这种感觉吗?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风来坊闲话
    蝉噪如雨乡土情(日本武侠小说札记之五) 
    艺妓陪酒不陪衾 
    章子怡到底啥东西 
    下流的幸福生活 
    给作家打分 
    神道之为道 
    日本白血病文学 
    出玄关记 
    人在暧昧的日本 
    万元大钞的福泽谕吉 
    李鸿章的杂碎 
    春帆楼恩仇记 
    欲识弯弓射大雕 
    比小说更离奇的司马史观(日本历史小说札记之三) 
    悼念水上勉先生 
    单说接吻 不说天皇 
    少女救文学 
    鸿胪馆怀古 
    从臭豆腐到腌鲫鱼 
    荫翳与阴暗 
    日本料理看着吃 
    为足下犯愁 
    鲁“直”与钱“化” 
    谁救了京都 
    日本简体字趣闻 
    日本文学奖异闻 
    一手菊花一手刀 
    万世一系的尴尬 
    日本人的宗教心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