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读书 投稿格式注意事项 | 字体∶ |  我要发新帖子! 
 另一个南京大屠杀 南海浪 (2009-05-04 00:40 阅读人次:4770) 
   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军自湖南北出,攻克汉阳。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建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咸丰四年(1854年),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吃败战,曾国藩几跳水自尽,在上书时,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武昌,太平军势力退出湖南。咸丰八年(1858年5月),攻占九江,气势很盛;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南京)。

  
太平军抵抗湘军,让湘军吃足苦头,南京城破时,曾国藩说:「今粤匪之变,蹂躏竟及十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凶酋悍党,如李开方守冯官屯、林启容守九江、叶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此次金陵城坡,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剧寇」。曾国藩入南京后,搞三光政策,「……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其实十余万人大多是老百姓,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军一面,则溃败后之虏掠,或战胜后之焚杀,尤耳不忍闻,目不忍睹,其惨毒实较『贼』又有过之无不及,余不欲言,余亦不敢言也。」(李圭:《思痛记》),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有详细记载南京城破:「……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曾国荃杀人如麻,纵兵焚城,「雪帅」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曾国荃于南京抢得大量财物,曾国藩对朝廷奏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见之事」。曾国藩处死李秀成,是为杀人灭口。 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格,是其勇猛善战的重要原因,亦使湘军威震天下。由此,战乱各省纷纷赴湖南募勇招兵,蔚然成风,故有“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


本网站为统一格式,过滤自然段首末空格,自动换行。
为满足个别用户特殊需要,提供UBB代码供用户使用。

[c]小标题居中[/c]
例:[c]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c]   发表结果:|      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      |
[r]日期右对齐[/r]
例:[r]写于2000年5月1日[/r]       发表结果:|                写于2000年5月1日|
[b]重点显示[/b]
例:[b]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b]     发表结果: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
[color=颜色名]彩色显示[/color] *颜色名参考HTML标准
例:[color=PINK]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color]     发表结果: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
[t]诗词格式[/t]
例:(略,每行起首自动插入10个空格)
[img]图像链接URL[/img]
例:[img]http://www.aaaa.com/a.gif[/img]   发表结果:(略)


Page: 2 | 1 |

  回复[1]: 南海浪,今天的收获 会長 (2009-05-04 00:56)  
  坐车来回4小时。到秦野,位置不错,价钱适中。有的一做。

  


  

  回复[2]: 曾国藩修身养性之诀 南海浪 (2009-05-04 01:12)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国藩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昧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回复[3]: 飞涨 看格局不错 南海浪 (2009-05-04 09:23)  
  看格局,好象回到20多年前的广州啦. 怀旧.

  回复[4]:  张三 (2009-05-04 01:21)  
  所谓“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不过湘军破天京一役中三日而已。当时江南涂炭,前后死难有数千万之众呢。

  回复[5]:  会長 (2009-05-04 09:36)  
  就讲尼条金龙鱼同埋只鱼缸就值几枸水啦。系香港尼条鱼老细当财神爷甘拜架。颜色稍微白少少。如果更红滴,天价啦

  

  回复[6]: 谢张三补充, 南京屡遭涂炭 南海浪 (2009-05-06 16:06)  
   南京虎踞龙蟠,地理位置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每逢天下大乱,必遭城毁人屠。548年,梁武帝时,候景叛乱,攻打建康,28万户居民死亡十之八九。

  


  
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军火烧建康(今南京), 3 日屠杀17万居民,仅剩1/10。

  
建国后一段时期,批判曾国藩为镇压农民运动的刽子手,关于其在南京疯狂屠杀一事也详尽介绍,引得革命小将和阶级兄弟牙根恨得直痒痒。但是而今,历史天翻地覆,在全民族把对这座城市屠杀的着眼点集中在1937年的日军身上.

  


  
1949年4月 PLA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不知双方死了多少人?无辜.

  


  
>所谓“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不过湘军破天京一役中三日而已。

  


  

  回复[7]:  会長 (2009-05-05 00:39)  
  太平天国失去安庆防御南京之屏障,还能残踹固守南京多日,主要是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或互为牵制,或冒进争功。曾国藩投鼠忌器指挥不灵之过。这也是自古汉人领兵之大弊。

  
80多年后南京保卫战也同一翻版。蒋公对保卫南京首鼠两端,迟迟无法定夺。最后任命唐生智为卫戍南京司令长官也用人不当,为时已晚。如早听德国顾问建议,将南京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则当不至于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

  

  回复[8]: 不设防城市不等于不屠杀 111111 (2009-05-05 09:48)  
  “如早听德国顾问建议,将南京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则当不至于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

  
-------------------------容易误入歧途的说法

  回复[9]: 南京!南京!是一个千年以来,一直投降着的城市 新局长 (2009-05-05 11:07)  
   南京这座城市差不多逢战必败,虎踞龙蟠帮不上忙,正如长城挡不住北方少数民族的铁骑。熟悉历史的人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尽管有那么好的地形,都说金陵有王气,为什么南京一而再被攻陷,接二连三出亡国皇帝?

  
南京这座城市有着太多的亡国阴影,出了太多的后主,吴后主孙浩抬着棺材去向晋军门前报道,陈后主搂着爱妃跳井,李后主“挥泪对宫娥”,洪后主终至黄袍裹身,尸填沟壑。人有时候难免迷信,抗战胜利,一些国民党元老力主迁都北京,理由是南京位居东南,民风太萎靡,蒋后主在此地发号施令,不能威震天下,败兵如山倒,挥泪逃到了台湾。呵呵!

  

  回复[10]: 缺乏史料根据 111111 (2009-05-05 11:33)  
  “抗战胜利,一些国民党元老力主迁都北京,理由是南京位居东南,民风太萎靡,”

  
个人想象。

  
民国的南北定都争议是在初年

  

  回复[11]: 谢新局长,六个一: 从南京看中国 南海浪 (2009-05-06 14:16)  
  小生有南京出身的同学。二十多年前曾由同学案内到南京一游。南京人待人热情,小生至今难忘。

  
南京是一座以陵墓为胜迹的城市。自从两千四百多年前越王勾践在秦淮河边修筑越城起,这里战火连年,烽烟不绝。楚胜越,晋灭吴,隋亡陈,南唐、大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虎踞龙蟠的石头城诸侯争斗,帝业兴衰,六朝金粉,烟飞灰灭,只落得秦淮水寒、钟山荒丘!

  
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只有实行民主政制,才能避免以暴力(杀人)夺取政权的原始行为。

  

  回复[12]: 不用谢 111111 (2009-05-05 22:51)  
  不过不好意思。直率的说,您的这个论断是错误而且荒唐的。

  
“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只有实行民主政制,才能避免以暴力(杀人)夺取政权的原始行为。”

  

  回复[13]:  liang (2009-05-06 05:36)  
  现在告诉人们,中国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能避免以暴力杀人夺去政权的傻瓜行为,因为只要IQ高于50低于250的人都知道,钱虽然不是万能,却可以9999能。

  
当官位可以用钱买的时候,暴力夺权显然太麻烦,风险大,不具备成本效益。

  回复[14]: 楼上中毒太深 111111 (2009-05-06 08:58)  
  而且是中现政权的毒。简单讲,这是邓小平、朱镕基的毒,也是茅于轼、林毅夫的毒。

  
东洋镜的一大特点,是“右派”们(姑且笼统涵盖一切对中共政权不满、厌恶、痛恨的先生女士),实际上都从思维、见识、表述方式等各个方面体现着他们所鄙夷、反对的东西深入骨髓的影响。换句话说,批判或谩骂的不仅是xx,也是自己。

  
其实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网络上有一篇文章,是余英时先生和在北美的民运人士们的座谈纪录。双方都是反共的,大的立场一致。但余先生是言之有物、自成体系的,而民运人士们基本上是“病毒的变种”。

  
对于楼上所述,如果有时间和兴趣,不妨看看已故的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回复[15]: 拙文关于民国及现政权定都的管见 111111 (2009-05-06 09:04)  
  浅论中国历史上的定都与迁都

  
第七节北京南京走马灯

  
帝制结束了,北京的首都故事仍未立即结束。在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人集团和孙中山为首的南方革命党集团之间,首都定于何地的争议再起。在1912年8月31日欢迎北京参议院的集会上,孙中山提出未来的首都选择以南京和“首义之城”武昌为佳。他反对定都北京的公开理由,主要在安全层面,强调北京及周边因辛丑条约故,外国军事力量过多,又临近日本、俄国这两个最大的潜在敌人。从其他方面看来,南京首先具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象征意义(临时政府曾专程拜祭明孝陵),这是南方革命集团中占相当比重的“排满派”的呼声;最关键的是,南京或武昌均在同盟会实力较强的南方数省范围之内,即便让位于袁世凯,也要他脱离北洋大本营,“客居”江南。

  
对此,北洋军人集团当然表现出决不让步的强硬态度,主张将首都仍定北京。从此能够看出,南北双方在首都问题上的争执,缺少以国家发展战略为考量立场的动机,更在乎的是如何控制政治对手和反控制。结果,变成政治派系较量的首都之争,仍由枪杆子强势的北方胜出,北京又成了中华民国的首都。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实质上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北京城头也是王旗变幻,皖系、直系、奉系等如同走马灯般你来我往。北京的城市建设非但无从说起,清朝时的旧基业也陷于荒废。唯一特殊的是,北京的文化教育事业进展神速,成为中国的文化学术中心城市。以北大、清华、燕京、北师大等高校为代表的高等教育重镇,给这座古都增添了浓重的知识氛围。当然,它的副产品则是激进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的活跃,让北京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名声大噪,成为“新文化运动”和日后无数次学潮、抗议的肇始“圣地”。

  
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接连获胜,南京再次成为国民政府首都。直到1937年底陷落于日军之手的将近十年内,南京作为国民政府首都迎来了一个“小阳春”。蒋介石之所以定都南京,除了延续孙中山遗志的象征意义之外,更因为他得到了以上海为核心的江浙地带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然而,蒋介石的统一名义大于实质,各地方实力派仍有自己的掌控范围,所以才有政治委员会广州、开封、武汉等分会的设置。尽管环境不佳,这一时期仍被法国学者白吉尔称之为“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十年”,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以来发展较快、成就较大的阶段。以南京为政治中心、上海为经济中心,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制定了计划,试图逐步完成进一步的统一,并增强国力准备抵御外侮。然而,1937年爆发的中日全面战争彻底摧毁了这一切。以民国史见长的美国学者柯伟林认为,日军对上海、南京这一地域的蹂躏,给蒋介石的政权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虽然蒋介石在八年后以战胜者的姿态重返南京,但他执政的基础,尤其是支撑他脆弱的财政体系的经济基础已受到了无法弥补的损害。顶着中国战区统帅的光环,蒋介石在南京却只有三年多暇不暖席的时光,以至于费正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看来相当明显,内战较联合政府使中共更快地获得了对中国的支配权。”

  
另一方面,在民国首都重返南京后,北京恢复了北平的名字。没有了漕运的重负,没有了都城的光环,北平或可安静地做它的文化古城。⑦但需要强调的是,直到蒋介石率部撤至台湾,他的政权始终未能把党政军权力彻底伸展到北平,北平处于地方实力派、日本侵略者和中共等多方势力绞缠交错的状态,中央的影响力始终有限。还有将近八年的时间,北平是日军治下的沦陷区。这些因素对北平的现代化建设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侯仁之在写于1955年的《北京都市发展中的水源问题》中提到,清代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入侵,本已破坏了城西的水源系统,清季“漕运的废堕……令地上水源日益枯竭”,因为“近郊水道再无专人修守”。他指出,一直到1949年中共建政之时,北京旧城已日益没落,“内外河道淤塞,闸坝废毁,堤岸坍塌,湖泊淤浅……”

  
因此,在光复之后,北平竟然又出现了粮荒。据就任北平行辕主任的李宗仁回忆,当时城内有居民两百万,四所国立大学师生上万人,日军俘虏数万人,既无足够粮食,又乏燃料,一度令李宗仁大感头痛,到处搜刮柴米油盐,勉强应付过了一场危机。以此状况,北京的人口生活消耗足已成为管理者的沉重负担。平津战役中,困守北平的傅作义虽然接受了中共的和平改编,但仍与蒋介石保持过一段秘密联络。在致蒋介石的长信中,他的一个观点就是中共很难应付1950年的春荒,一旦社会不稳人心浮动,便有里应外合的可趁之机。(参见邓野《傅作义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

  
中共的新型组织体制和动员能力是旧军人出身的傅作义不能明了的,所以新政权不仅度过了春荒,更开始了对首都翻天覆地的改造。关于中共为何建都北京,我们可以从一些公开资料中推测。首先,中共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多在华北,南方新定,局势并不稳固,而且临近台湾与美国的威胁,北京则背靠“老大哥”苏联,获得了可靠的安全后方,便于接受苏联的援助。联想到当年中共为打通所谓对苏联络线而付出的惨重代价,不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的高度敏感。与历史上大相径庭的是,新兴的东北无论作为工业区还是农业基地都能为北京提供物质支持,这进一步增加了北京的说服力。

  
如果说安全是中共定都北京的最合理理由,那么,其他因素虽不直接显现,但重要性不容忽视。毛泽东对北京的情感,就是至关重要的。进入北京前,他在会议上曾说:“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蒋介石定都南京与江浙财团之间确实有紧密的联系,但毛泽东这番话缺少事实根据。进入中国近代史以来,北京从来不是一座工业城市,而是以文化教育著称的消费型城市。中国的产业工人集中在上海、武汉、天津、青岛、广州和光复不久的东北等地,北京找不到工人阶级。事实上,北京能找到的是毛泽东的青年时代记忆。

  
根据合法出版物中记述毛泽东在1949年3月25日进京途中的讲话,能够看出这位当年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不为学界大人物重视的年轻人,如今以新政权领导者身份故地重来的自负、得意与满足。他引用的刘禹锡的“尽是刘郎去后栽”诗句和“翻天覆地呦”的慨叹,都体现出他三十年后君临天下的快慰(《党史文苑(纪实版)》2005年第6期,尚鸣)。

  
毛泽东在日后的种种言行表现,证明他内心深处充满了唯我独尊的帝王心态,以开国之君自诩的倨傲。或是碍于人民共和国的称号,他没有入住故宫,但在他掌权期间对北京城区的改造,完全贯彻了他作为“伟人”、“导师”和“领袖”的境界追求。正是因此,他拒不听取梁思成等专家的意见,不惜令北京“翻天覆地”。翻天覆地的是北京的物理面貌,在精神上,毛泽东时期的北京将从元大都起就付诸实践的“理想城”设计推向了顶峰。

  
侯仁之指出,元大都城的设计,“第一次把一个古代关于营造封建国都的理想设计,结合实际的地理特点,在最近似的程度上,创造性地体现出来。”这个理想设计,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逐渐趋向成熟”,它“企图通过艺术的手法来给封建帝王的统治中心以突出表现,直接地说,元大都城的建筑理念首先不是为了商贸、防御、文化等目的,而是要表达一种政治理念”,侯仁之说它“近乎西方城市规划史上所说的理想城”。这个理念在明清两代,通过紫禁城的建立和完善,将其推进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侯仁之因而认为,“北京旧城在封建时代一切都城的设计中,算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典型。”美国城市规划学者E.A.Gutkind也认为:“紫禁城大约是唯一的完全按照一种典型理想而建造的建筑工事。”

  
毛泽东与古代帝王的不同在于,他的权力并非天授,而是“人民赋予”,但他又是人民的领袖、舵手和导师。这种理念使天安门广场取代了传统的午门广场,使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取代了太庙、社稷坛,其本质非但未变,反而因切实的人民取代了抽象的“天”而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这一本质在他出现于天安门城楼的多次超大型庆典、集会中显露无遗。

  

  回复[16]: 要脱胎换骨是很难的事 科长 (2009-05-06 09:06)  
  

  回复[17]: 少说。 自带板凳 (2009-05-06 14:17)  
  

  
我什么都不说。

  
说多了容易露馅。

  

  回复[18]:  小木樨花 (2009-05-06 10:59)  
  >>现在告诉人们,中国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能避免以暴力杀人夺去政权的傻瓜行为

  
——————

  
在“推翻三座大山”之前,就没有什么“计划经济”,不就是实行的“市场经济”么(只怕比现在的官僚市场经济还要正宗的市场经济),怎么没有能够阻挡“新民主主义革命”呢?

  回复[19]: 17楼 111111 (2009-05-06 11:17)  
  说得越多越露馅

  回复[20]: 不知道怎么说你好阿,阿局 二子 (2009-05-06 12:23)  
  》这不是废话么,思维方式当然是一样的。只要是人类,思维方式就有很多共通的东西。

  
在我看来,除了GCD的洗脑教育以外,你没接受过真正现代的教育。这是你特别可悲的地方。

  
就好像我们小时候,每个人都讨厌上政治课以外。这是对洗脑教育的本能反应,但是它不是一个理性的,建立在独立思考和系统性推理的基础上的东西。

  


  
不存在独立的什么价值观。思维方式决定一切。其实,你上面说的不叫价值观,不过是一个枝头上落的两只黑乌鸦。

  
>换了我们,推论的方法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思维方法是一样的。

  
>只是大前提不一样罢了。我们不会说“铁是一种好吃的食物”。

  
真荒谬。你当然不会说铁好吃,你用一样方式证明了其他的好吃。所有的推理都一样,但是因为结论不同,所以一个错误,一个正确。你这种思考方式和未开化前的所有人类都一样。可笑加愚昧。

  


  
111111说的一点没错。

  回复[21]: 局长的问题 科长 (2009-05-06 12:59)  
  人家三段论--“铁是一种好吃的食物。铁钉子是由铁制成的。所以,铁钉子是一种好吃的食物。”具有欺骗性可以蒙人

  
可是局长你只有两段论--“因为铁钉子是一种好吃的食物是gcd说的,所以是荒谬的。”

  回复[22]: 不是的。 自带板凳 (2009-05-06 13:51)  
  我也用三段论,不是两段论。

  
只是我的大前提跟他们不一样。

  

  回复[23]: LIANG生的权宜之计 南海浪 (2009-05-06 17:54)  
  谢LIANG生的靓翘。但独裁政治+自由经济能持续多久?好象连列宁也说临时。时间一长,会留后患。

  
台湾,韩国,星加坡等可以参考,短期内以独裁方法把经济拉上去。之后民主。

  
无论如何,你的一时之计比会弹不会唱的要好。

  


  
>现在告诉人们,中国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能避免以暴力杀人夺去政权的傻瓜行为,...

  
当官位可以用钱买的时候,暴力夺权显然太麻烦,风险大,不具备成本效益。

  
>>不过不好意思。直率的说,您的这个论断是错误而且荒唐的。

  
“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只有实行民主政制,才能避免以暴力(杀人)夺取政权的原始行为。”

  

  回复[24]: 连休中 南海浪 (2009-05-06 22:58)  
  

  
这两天去了人烟稀少,宁静的乡间。

  


  
小溪流水

  


  
风吹芒草

  


  
翠竹青青

  回复[25]:  liang (2009-05-06 17:15)  
  当一群暴民做主的时候,这样的民主政制如果投票的话,一定百分百是杀生震天的决议。各种起义,各类革命就是这样来的。

  
贫穷才是暴力的土壤,所谓衣食足方知荣辱。

  
独裁未必坏,日本人也说自民党独裁了几十年。

  
中东那些石油富国,哪一个不是独裁政府?

  
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印度,民主了又如何?不会政变?

  
只能说民主政制圈里面的主,会对圈里面的民好一些,因为这个主是这些民推选的。但是,这个主对圈外的民来说,就未必那么好了。美国总统只关心美国人的死活。

  回复[26]:  小木樨花 (2009-05-06 18:34)  
  >>当一群暴民做主的时候,这样的民主政制如果投票的话,一定百分百是杀生震天的决议。各种起义,各类革命就是这样来的。

  
-----

  
你说的这种民主至少不属于现代的民主。现代民主是不能够以多数派的决定来剥夺少数人的最基本的人权的(生命、人身自由等)。

  回复[27]: 收废品收走纪委书记巨款存折 南海浪 (2009-05-06 19:56)  
  >所谓衣食足方知荣辱

  
河南郑州男子收废品收走纪委书记巨款存折

  
2009-05-06 国内报:河南郑州两个收破烂的农民以三毛钱的价格,收得一盒暗藏8张存折得茶叶,里面有共计200多万的存款。而这些存折的主人是时任郑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治业,后经过警方调查,王治业涉嫌受贿、放高利贷被捕。

  
一盒陈茶暗藏8张存折,存折的主人是一名纪委书记。当两个收破烂的农民以三毛钱的价格,收得这盒茶叶后,“破烂王”敲诈的连环戏就开始次第上演。4月中旬,这出连环戏告一段落:纪委书记被开除党籍,收缴其违纪所得387.2万元。

  
“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这曾是郑州市委原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治业最喜欢吟诵的两句诗作。巧合的是,当他被“双规”后,河南省纪委在内部通报的最后一页中,也引用了陆游的这两句诗。

  
同样巧合的还有时间。2002年9月27日,王治业在一次公开的大会上警告官员们:“凡是不该吃的都要‘吐’出来,凡是不该拿的都要退出来!”6年后的几乎同一天,2008年9月28日,王治业将387.2万元赃款“吐”了出来。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王治业案的缘起更具戏剧性——两年前的一个夏天,两个收废品的人鬼使神差地摸进了市委家属院……

  
张强和赵龙在和保安的争执中,才知道为何这个院子如此“戒备森严”——这里是郑州市市委领导家属院。争执中,一名中年妇女从家属院里走了出来,喝止了双方的争执。没等保安上前解释,这名妇女便招呼张强和赵龙随自己上楼收家中的废品...

  
不好意思的张强最后给了对方三个一毛钱的硬币,收购了这盒豪华包装的“铁观音”。茶叶盒藏巨款存折

  
下午回到新密后,两人迅速把满满一车货送到了废品收购站。在过磅的时候,张强还专门把那盒茶叶拿了下来,送给了废品收购站的老板李峰(化名)。

  
原来在茶叶盒的底部,几个鲜红的存折被整齐地平放在夹层中。三个人兴奋地拆开茶叶盒后,更是大吃一惊——8个存折、共计200多万的存款!而存折上的名字也让他们深感意外:王治业。联想到收废品的地点,三人很容易地想到这和时任郑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治业的名字完全一致。纪委书记遭遇“破烂王”敲诈。

  


  

  回复[28]:  liang (2009-05-06 20:07)  
  知荣辱不等于不想贪吧?

  
知荣辱是道德操守,在于自律。

  
贪是人性,受制于法治。

  回复[29]: 六个一 只不过是个逆态心理者 南海浪 (2009-05-07 22:30)  
  原来你会弹不会唱. 只不过是个逆态心理者.

  
>不过不好意思。直率的说,您的这个论断是错误而且荒唐的。

  
“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只有实行民主政制,才能避免以暴力(杀人)夺取政权的原始行为。”

  

  回复[30]: 内战外战 kalichen (2009-05-07 00:07)  
  每个国家的历史上,大概都有暴力和血腥。中国如此,美国如此。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的历史上,有大的内战吗?教科书上是如何写的?我想,和中美各国的差异不大。

  
外战,又是另一回事。每个国家对外战的描述,有很大的区别。

  

Page: 2 | 1 |


 回 帖(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主贴必须)
内 容(10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09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