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新闻 投稿格式注意事项 | 字体∶ |  我要发新帖子! 
 姜建强《山樱花与岛国魂——日本人情绪省思》 科长 (2009-02-12 13:23 阅读人次:1462) 
  


  


  
姜建强《山樱花与岛国魂——日本人情绪省思》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页数:265   16开平装   定价:¥28.00元

  
ISBN:9787208081390D.1439

  
前言:春日眺望,群鸟嬉游,心最乐

  
一、落樱的美学

  
二、看京都满眼泪

  
三、湿气文化的智慧

  
四、从阴翳之美到阴暗心理

  
五、追求金钱银币的国家

  
六、咖啡、咖啡、苦涩的咖啡

  
七、喝酒到微醉时最美

  
八、日本男人的销魂之地

  
九、青春女子的神秘世界

  
十、从和服里挣脱出来的放荡

  
十一、千年咏叹美丽园

  
十二、浮世与春梦的双重变奏

  
十三、直径4.55米的神秘之圆

  
十四、天狗吞月亮的疯狂

  
十五、切腹的心绪

  
十六、生者与死者的视线

  
十七、飘落在樱园里的花瓣

  
十八、用碎片串起来的记忆

  


  
前言

  
在日本留学、工作、生活,得到的固然很多,但失去的也真不少。在我看来,最大的失去恐怕就是很难再有那种澄明的心境,在时有蛙鸣的夜深入静之际,或在窗外雪花飞舞的良辰美景之时,坐在灯下,认真地读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真的,这种心境似乎已经久违了。东京那白天的骚动喧闹,那夜晚的灯红酒绿,那世风中的人心不古,物欲横流,那为生存而不得不出卖自己的智力和体力,都使人难以寂静下来读完一本哪怕是薄薄的小册子。

  
这就自然地想到人的趋乐问题。应该说,人性的淋漓尽致的发挥,入的本质显露的极点也就是人在玩乐尽性时。德国大诗人席勒说过,人就是游戏。你喜欢、热衷于什么样的游戏,你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感觉,情绪,欲望,放纵,满足,刺激,这些看似表层感性显现的东西,恰恰是人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验证。抽象,逻辑,推论,思维,这些看似深层理性的东西,恰恰又是对人的趋乐的一个反动。

  
这使我想起学术史上一个著名的话题。20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有个非常狂妄的想法。他宣称任何形式系统的命题都可由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依循逻辑的规则推演出来。可惜他的这一构想好景不长。1931年,奥地利有个数学家歌德尔,他证明了在任何一个形式系统中,总存在由公理化既不能证明为真也不能证明为伪的命题。这也就是说,总有一些真理是游离于逻辑之外的。哥德尔这一论证可了不得。它等于宣告:绝大多数的真理都是公理化的漏网之鱼。

  
与这一论证相应的,还有一个是英国哲学家罗素著名的“理发师的悖论”。这个悖论是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逻辑学的“拨乱反正”。这也就是说,逻辑学也有它的不尽常理的反逻辑之处。

  
现在看来,对希尔伯特狂想和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粉碎性打击正是人类的万幸。因为如果一切真理都能被公理化系统一网打尽,因为如果人类的一切行为都能被逻辑化所穷尽,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的乏味,人性将是多么的干瘪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在庆幸之际,不禁感怀哥德的先知: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所以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也好;所以莫把金樽空对月也好;所以法国哲学家萨特所主张的因为你活着,故你必须对自己的活着负责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好,归根到底都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一种关怀,都是对人的至高的感性存在物的高扬,都是对人的生活的一种首肯。

  
在这里,我想起了我读过的一本书。2005年11月,日本的一位数学家出版了薄薄的一本书。出版的时候编辑们还颇为紧张地等待市场的反应。想不到的是到2006年2月13日,只有3个月的时间,这本书就连续再版了14次。最终发行数达到了250万册。日本的新潮出版社出乎意料地出了一本畅销书,这本书的书名为《国家的品格》。作者是御茶水大学理学部数学教授藤原正彦。

  
这本书何以轰动?日本人想寻找什么?想述说什么?

  
作者认为,支配了世界400年的欧美市场原理主义,在今天终于露出了破绽。近代理性合理主义所引发的全球化运动,正把世界引向灾难。多少年来,日本跟随美国起舞,丢弃了认知自己的灵魂:“情绪和形的文明”,因此国家品格也就大幅跌落。现在对日本而言应该做的是:情绪重于理论,国语重于英语,武士道精神重于民主主义。这样才能重塑“国家的品格”。

  
那么,什么才是日本的“情绪和形的文明”呢?藤原正彦认为,日本对自然的感受性世界第一;日本的庭园师美的造化是世界第一;日本有表现自己美意识的茶道、花道、书道;日本有血液里都流淌着的宗教式的无常感;日本有对万物的“物哀”感受;日本有表现自然和心灵相通的独特的文学体裁——俳句;日本有世人难以理解的浓厚的乡愁感;日本有集神道教、佛教、儒教、禅学于一体的武士道精神,如此等等。作者最后的结论是:只有日本能够拯救日益显现破绽的世界。

  
作者的结论使我震惊!

  
因为日本没有一流的哲学家,没有一流的政治家,没有一流的经济学家,没有一流的投资家,甚至没有一流的企业家(尽管日本有一流的企业,有一流的品牌)。日本能拯救世界吗?世界需要日本来拯救吗?用日本的“情绪”,用日本的“形”就能拯救世界吗?似乎有点惘然和牵强。但再细细一想,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是不是只有日本能够救世界?是不是这也是藤原正彦自身的一种“情绪”发酵?这里暂且不论。从转换问题的视角来看,进入到21世纪,因其生态变化、气候变暖等诸多非传统的因素,世界各国目前都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而日本以其简素为其特征的文明体质,以其枯寂为其特征的人文精神,在再生型的循环社会里更能轻巧顺当的转型,这恐怕是个不争的事实。从国家竞争的角度看,日本在这方面已经捷足先登。数据统计显示,现在日本1美元GDP耗能仅有美国的37%,而以美元为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日本只有美欧的一半左右。无论是节能,还是减排,无论是现状,还是趋势,日本都牢牢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这正如有中国学者所言:

  
很明显,在日本所具有的特点中,有不少与转型的需要相符。这样,日本不需要太多大规模的社会调整,也可以省下大量的机会成本,使其未来的发展有着较强的后劲。近来,许多朋友都注意到日本发展具有的这种方向性特征和低调、务实的作风。在中国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日本这个邻居。

  
这也就是说,以西方理性为其精神的市场原理主义以及以牺牲能源和环境的工业主义,已经使世界充满了各种危机,人的生存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需要整合新的精神使其再生,人类需要挖掘古已有之的文明使其鲜活。而日本文明在体质上就是一种张扬感性,复苏人心的一种农耕文明,和公理化,逻辑化,真理化的工业文明没有太大的关联。所以日本人凡事都讲“初心”。从圣德太子到本居宣长,讲的就是初心。何谓“初心”?就是没有被污染过的最初始的状态。也就是婴儿期的最本真的状态。所以从中世千利休的茶道精神到近世松尾芭蕉的俳句趣味,讲的就是“空寂”和“闲寂”。这种文明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就是尽可能的贫寒,尽可能的简约。这种文明视豪华为一种负担,视辉煌为一种不安,视富有为一种烦恼。作家夏目漱石早在1914年写的小说《心》,就已经亮出了现代社会的问题焦点:现代人疲于奔命的生活方式,与其说是最自我生活的构建经营,倒不如说是个人无意义感和致命的孤寂感的习惯性逃避。在《国家的品格》这本书的扉页上,藤原正彦引用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

  
简素才是智能的心脏,冗繁只不过是手和足的装饰品而已。

  
可惜的是,西方近400年的文明发展,违背了莎士比亚的简素哲学。倒是日本这个远东的岛国,回过头来聪明地捡起了被西方遗弃的莎翁哲学。

  
日本用几十年时间,虽然完成了西方工业化进程,但累得在喘息,胖得在消肿。或许花了代价,才体验到初始文明的弥足珍贵。藤原正彦作为一位数学家,照理说公理化、逻辑化是他智能的天赋,但他最终还是厌弃这种智能,也足以说明这个世界实在是处在一个理性未必就是合理,感性未必就是堕落的二重结构之中。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所谓“居相近,心相远”也好,所谓“遥远的近邻”也好,所谓“交往多而知心少”也好,所谓“友好容易理解难”也好,我们经常用语中的“这小日本——”就道出了人们对日本人的惊讶、愤恨、赞叹、羡慕、敬佩和无奈的复杂情感。多少年来,我们正是带着这么一种复杂的情感,和日本人打交道。我们自以为了解了日本人和日本文化,其实不然。特别是作为一个“情绪”和“形”的日本,我们更是很少关注和研究。笔者在日本十多年,深深感到我们要研究“政治”的日本、“经济”的日本,但还要研究“文化”的日本,更要研究“情绪”的日本。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日本,但更要重视现在的日本、未来的日本。

  
咏叹世间的荣枯盛衰,哀愁人生的爱别离苦。日本人精神和情绪的底色,恐怕也在这里。诗人良宽有歌云:

  
春日眺望,

  
群鸟嬉游,

  
心最乐。

  
对良宽极有研究的歌人学者吉野秀雄说:这是一首音乐式的、宗教式的、感觉上宛如巴赫乐曲的歌。听这样的和歌而无动于衷的人,与良宽肯定是无缘的。

  
夜幕笼罩下,芭蕉提着灯,借着昏黄的光晕,穿过暗黑的庭园,与许六相望而别。深川的芭蕉掩映在沉沉的夜色中,芭蕉和许六的心田却是一片明亮。

  
这是中野孝次在《清贫的思想》一书中的一段描述。这恐怕也是芭蕉在心灵上所追求的“奥之细道”吧。

  
实际上,我们对良宽,对芭蕉的无动于衷,问题恐怕还不大。要紧的是如果对我们身边的这样一个国家和文明的存在,也抱无动于衷的态度的话,那肯定会产生问题的。

  
不读书,精神就会褪色;不思考,心智就会枯竭。虽然如本文开头所说,东京不是读书地。但是,不管怎么说,多少年来在国内养成的读书习惯,使我在东京的生活还是尽可能的延续了这种习惯。买了不少书,读了不少书。把读书的心得写下,把日本人的情绪写下,就成了这本书。本书所成的各篇文章,虽不属章节性的论述,也谈不上洞见,但也是从“情绪”的角度对日本人、日本文化以及日本历史中的种种现象作散漫而不乏新意的省思。这本书,不是日本国情的泛泛介绍,也不是旅日经历的皇皇总结。而是用一种把情绪的花瓣拾起来,把文明的碎片串起来的方法,感觉我们还没有感觉到的东西,发现我们还没有发现的东西,从而留给读者一个美感的阅读和快乐的省思。

  
最后,我录下一段夏目漱石在《草枕》中的一段话,作为前言的结束——

  
太讲究理智,容易与人产生摩擦;

  
太顺从情感,则会被情绪所左右;

  
太坚持己见,终将走入穷途末路。

  
总之,这世间并非万物宜人。


本网站为统一格式,过滤自然段首末空格,自动换行。
为满足个别用户特殊需要,提供UBB代码供用户使用。

[c]小标题居中[/c]
例:[c]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c]   发表结果:|      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      |
[r]日期右对齐[/r]
例:[r]写于2000年5月1日[/r]       发表结果:|                写于2000年5月1日|
[b]重点显示[/b]
例:[b]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b]     发表结果: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
[color=颜色名]彩色显示[/color] *颜色名参考HTML标准
例:[color=PINK]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color]     发表结果: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
[t]诗词格式[/t]
例:(略,每行起首自动插入10个空格)
[img]图像链接URL[/img]
例:[img]http://www.aaaa.com/a.gif[/img]   发表结果:(略)

  回复[1]: 我在《中文导报》发表第一篇文章的编辑 科长 (2009-02-12 13:29)  
   1997年

  回复[2]: 哈哈!为什么你现在还干科长? 新局长 (2009-02-12 13:45)  
  早该升了。

  回复[3]: 好不容易熬到局长离休 科长 (2009-02-12 14:17)  
  又来了一个新局长

  回复[4]: 他自封了个新局长 自带板凳 (2009-02-12 14:44)  
  原来的处长空出来了。

  
你可以考虑先混个新处长干干。

  
老当个小科长,也难为了你。

  回复[5]:  是的 (2009-02-16 15:28)  
  这书怎么购读?

 回 帖(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主贴必须)
内 容(10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09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