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其它 投稿格式注意事项 | 字体∶ |  我要发新帖子! 
 《于无声处》时隔30年再上演 陈某 (2008-06-28 11:22 阅读人次:2554) 
  变与不变 话剧《于无声处》时隔30年再上演(图)

  
2008年06月27日10:23 来源:东方早报

  


  
话剧中心艺术剧院内,连排走台刚刚结束,导演苏乐慈把整个剧组召集在一起开了个短会,舞美设计正就舞台上要不要放毛主席像和编剧宗福先进行着激烈争论,气氛严肃。

  
再过一天,也就是今晚,复排后的《于无声处》就要和观众见面了,距离这个对于中国话剧乃至中国历史都意味深长的作品问世,正好30年。宗福先和苏乐慈,两位如今功成名就的艺术工作者,并排坐着看完了整场排练,一切看上去都和30年前有些相似,但一切都不同了。早报记者 潘妤

  


  
功劳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我们第一次演出这个戏是1978年9月的一天,在上海工人文化宫400人的小剧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导演一个大戏,首场演出的观众都是演职员的家属、工人文化宫以及总工会的领导和同事。开场以后,剧场里特别安静,几乎一点声音都没有,演完的一刹那,观众仍然没有反应。我们太紧张了,但是突然之间,所有的观众都站了起来,掌声像爆炸一样,把剧场淹没了。 演员都已经开始卸妆了,我冲到后台,把他们一个一个揪到台上谢幕。反响太热烈了。”坐在艺术剧院空旷的观众席中,苏乐慈很平静地回忆着那个不同寻常的夜晚。那个夜晚之后,包括她在内,太多人的命运,被改变了。

  
1978年的苏乐慈,正在工人文化宫表演训练班担任带班老师,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的工人学生宗福先拿来了自己最新创作的剧本《于无声处》,一个以1976年的“四五”天安门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家庭一天之内的故事,表达了对天安门事件的支持,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呼唤。苏乐慈说,当时,“四人帮”已经粉碎,但“天安门事件”尚未平反。但所有人坚信,历史一定会给这个事件一个答案。于是,大家很快就决定要把这个戏排出来。

  
排练只花了一个多月。6个演员都是工人,白天上班,晚上赶到工人文化宫排练。所有人几乎都住在吴淞、吴泾、闵行这些上海最边缘的地方。除了每天两毛七分钱的夜宵费,几乎没有一分报酬,但所有人都热情高涨,因为大家从心里喜欢。

  
首演之后,《于无声处》很快引起了轰动,一毛钱的门票需要连夜排队购买。很快,《文汇报》全文刊载了该剧剧本。在上海演出了40多场后,全国各地的人迅速自觉“翻版”了该剧,最多的时候,一共有2700多台《于无声处》的演出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地方上演。数千万人通过报纸、电视和剧场,阅读和观看了这个戏。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于无声处》被中央领导调演进京演出,让宗福先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演出结束后,那些支持或参与过“四五”天安门事件的年轻人从台口哗地一下冲上台,把主创人员团团围住,并且紧紧拥抱他们。至今,《于无声处》仍然是新中国话剧“演出团体最多、观众人次最多”的一部戏。

  
“《于无声处》让这么多人刻骨铭心,不是说这个戏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出现在了恰当的时机,遇到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当时在全国,这是第一次用文艺作品希望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事后我们也才知道,能引起这样的反响,也是有中央领导在幕后策划。”面对历史和命运给予自己的一切,宗福先显得异常坦诚,他说,功劳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80后演员不认识四人帮

  
隔了30年,宗福先自己都有些恍惚,感觉那段历史有些摸不着边了。“30年前那些东西,今天竟然丝毫都不见踪影了。就在1976年,每个人身上都还罩着铁罩子,夫妻父子之间都不能说真话,因为随便一个罪名,都可以判你‘现行反革命分子’。但是现在这些却完全烟消云散了。”宗福先坐在剧场里,始终感慨万千,他最反复念叨的一句话是,“难怪现在年轻人不理解,即使是我们,都已经觉得那段历史遥远得有些不真实。”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上海话剧中心的制作人李胜英当年也曾是工人文化宫的学员。带着各种复杂的感情,他决定重排《于无声处》,这部曾经给中国带来新鲜空气的剧作,在李胜英看来,“历史和现实的冲撞往往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和回味。”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李胜英和导演苏乐慈一拍即合,决定重排《于无声处》将不动原剧本一字,成为一次“文献式”的创作和演出。

  
然而,当李胜英找到宗福先时,这位当年被认为“惊人大胆”的始作俑者却犹豫了,“我真的很担忧,短短30年,那个时代的生活痕迹已经被擦得一干二净了,观众还会愿意看么?人们的喜怒哀乐还会一样么?

  
苏乐慈其实也有相似的担忧,但在她看来,不管什么时代,人性中最真诚的东西是始终相通的。重排的《于无声处》虽然剧本未改,但是侧重点就有了很大的变化。“30年前演更多是一种政治上的正义呼喊,但现在,我们更多渲染的是亲情、友情和爱情,更强调人在特殊时代的情感,包括扭曲。”苏乐慈介绍说,剧中许承先饰演的何是非之前是非常极端的反面人物,但现在变得更人性,他对家人的背叛是为了明哲保身,现代人也能理解。

  
虽然在侧重点做了顺应时代的调整,但是时代的隔阂无法抹去。剧组3个80后的青年演员,一开始念台词都会笑场。饰演何芸的孙宁芳起初不知道怎么念台词,因为实在不理解“人怎么会是这样说话的”。更夸张的情况是,其中有人连张春桥是谁都不认识。直到一系列的补课之后,3个年轻人才慢慢开始进入状态。

  
重看历史才会懂得珍惜

  
连着一个多月,每次连排,宗福先都赶到排练厅。而让他意外的是,每次看,竟然都流泪了。“我自己都纳闷,其实30年前,我倒没怎么哭过。”而事实是,包括苏乐慈、李胜英以及剧组的很多年轻人,在重排的过程中都哭了。除了大家复杂的心情,苏乐慈相信,30年过去,这部现实主义作品依然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然而,对于年轻人看这个戏会是何感想,大家依然忐忑。为此,剧组连排时请来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提意见,其中很多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看完演出,大部分人都被感动了。其中一个年轻观众对苏乐慈说,“原先我听说过这个戏,但感觉离那个年代很遥远,看完这个戏,发现离你们更近了。”

  
对此,苏乐慈很是感慨,“对于《于无声处》,不同年龄段的人感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是戏剧只要能够展示人性中的最真诚,就一定能够打动人。其实,我们也不了解80后、90后,但这次地震,让我们这一代人也开始了解他们,我们也为他们感动。”

  
而对于亲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于无声处》的号召力是毋庸置疑的。演出的出票情况出奇良好,对很多中老年观众而言,重看这部剧作,更多也许是一次怀旧,一种追忆。

  
对于即将到来的重演,宗福先有着一种莫名和难言的感恩心情,他甚至用了极其恳切的措辞来表达自己对导演和剧组的感激,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剧本,在时隔30年后,获得了一次新生。“我觉得这个戏的重排,在纪念意义之外,还有一层,就是让年轻的朋友们知道,32年前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的起点是什么样的,只有知道我们今天走得有多远,我们才会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宗福先说,只是隔了30年,重看这个戏,最大的感受——恍如隔世。

  
----------------------

  
《于无声处》讲述了青年欧阳平察觉到“四人帮”反对人民悼念、缅怀周总理,于是开始收集、整理、印刷并散发纪念周总理的诗篇,名为《扬眉剑出鞘》,诗集很快传播开来,“四人帮”下令追查诗集的作者。欧阳平的母亲梅林,战争年代曾冒着生命危险救过上海某进出口公司革委会主任何是非的性命,而欧阳平正是与何是非的女儿何芸相爱。但何是非投靠了“四人帮”,将女儿作为活礼物许配给上海民兵组织领导成员唐有才。一天,欧阳平热情洋溢地向何是非讲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宏伟场面,并将自己编辑的诗集《扬眉剑出鞘》送给他。何是非这才知道,原来欧阳平就是全国通缉捉拿的现行反革命分子、《扬眉剑出鞘》一书的作者,他马上打电话给唐有才,让他派人逮捕欧阳平。最后,何是非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本网站为统一格式,过滤自然段首末空格,自动换行。
为满足个别用户特殊需要,提供UBB代码供用户使用。

[c]小标题居中[/c]
例:[c]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c]   发表结果:|      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      |
[r]日期右对齐[/r]
例:[r]写于2000年5月1日[/r]       发表结果:|                写于2000年5月1日|
[b]重点显示[/b]
例:[b]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b]     发表结果: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
[color=颜色名]彩色显示[/color] *颜色名参考HTML标准
例:[color=PINK]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color]     发表结果: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
[t]诗词格式[/t]
例:(略,每行起首自动插入10个空格)
[img]图像链接URL[/img]
例:[img]http://www.aaaa.com/a.gif[/img]   发表结果:(略)

  回复[1]:  吴卫建 (2008-06-28 14:27)  
  恍如隔世,却又记忆犹新,卅年风风雨雨,挥一挥衣袖就过去了......

  
>更夸张的情况是,其中有人连张春桥是谁都不认识。

  
无言也。

  回复[2]:  待于泥/ (2008-06-28 14:36)  
  人类总是健忘的.

  

  回复[3]: 我没忘记《扬眉剑出鞘》 龍昇 (2008-06-28 16:26)  
  写在书中的记事:

  


  
……广播中广播了、报纸上还刊登了在天安门广场搞反革命活动的人写的诗,有一首是: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

  
人民也不是愚不可及

  
秦皇的封建社会一去不返了

  
我们信仰马列主义

  
让那些阉割马列主义的秀才们

  
见鬼去吧

  
我们要的是真正的马列主义

  
为了真正的马列主义

  
我们不怕抛头洒血

  
四个现代化

  
我们一定设酒重祭

  


  
大家听了。看了,谁也没吭气,领导让讨论它的反动性,大家只是把那诗重复念一遍,然后加上一句:“他骂的,写的反动透顶!”

  
……大家都念了一遍,就把它背了下来。

  
(记于1976、4、23)

  

  回复[4]: 我还记得下楼拿了报纸读到《伤痕》时的情景 张三 (2008-06-28 16:36)  
  那是一个星期天。

  回复[5]:  陈某 (2008-06-28 17:24)  
  胡乔木与《于无声处》

  
1978年11月,在关系中国命运大转折的那次重要会议召开前夕,由上海工人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突然晋京轰轰烈烈演出,在反对“两个凡是”的斗争中奏响了震撼人心的最强音。20多年后,人们才获知:这一切都是胡乔木同志奔走京沪两地潜心运作、推动的结果。

  
1978年5月,青年工人宗福先伏案20多天,一气呵成写完了怀念周总理的话剧《于无声处》。夜深人静,他含着泪写完了戏里最后一句台词:“人民不会永远沉默!”9月23日,《于无声处》在上海工人文化宫的小剧场上演了。第一场演完后,人们久久不肯离去,掌声经久不息!从此,戏越演越热,人越来越多,票越来越难买。10月12日,《文汇报》发表长篇通讯《于无声处听惊雷》。

  
此时,远在北京的胡乔木关注着上海的报道。他的职务是刚刚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虽然他要到一个月后才被增补为中共中央委员,却已经在负责起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他注意到,《文汇报》竟破天荒地连续三天用了四个版面发表《于无声处》剧本。他读罢剧本,即飞赴上海。去机场接他的上海市领导问:你到上海有什么安排?他说:我就是来看一个戏———《于无声处》。看完演出,他上台接见剧组全体人员,问:作者呢?宗福先赶忙走到他面前。他仔细打量了这位工人作者,平静地说:写得不错。之后,就没说什么话。其实,他返京后即指示有关部门作出调《于无声处》晋京演出的决定。11月14日,剧组抵京,没料到接见规格甚高,竟然是文化部副部长率群众到车站迎接,盛况空前;更没料到的是,北京的观众看《于无声处》是那么的激动!而以后发生的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剧组所没有料到的:16日,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署名“特约评论员”的长篇文章《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评话剧〈于无声处〉》。据知,这也是胡乔木精心组织的。19日,剧组到京西宾馆为中央工作会议演出……

  
《于无声处》在京热演期间,许多领导纷纷接见剧组,但胡乔木再也没露面。他在紧张筹备党的重要会议。1978年12月18日,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隆重嘉奖《于无声处》。就在同一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中国的一切巨变,就从这一天开始!

  
摘自《陕西工人报》顾立豹/文

  


  

  回复[6]:  东京博士 (2008-06-28 17:43)  
  那个年代,上海的话剧界我觉得是很活跃的。现在电视发展了,但是话剧的魅力是别的形式根本无法取代的,在日本看过几场日本话剧,演员都不用话筒,演得非常好。我孩子在中学时代参加的俱乐部其中一个就是演剧部,自己彩排话剧,看了觉得也很不错,是反映学校いじめ呼唤人性的题材。

  回复[7]: 不明白 张三 (2008-06-28 19:08)  
  〉其实,他返京后即指示有关部门作出调《于无声处》晋京演出的决定。

  
中国社科院院长有指示有关部门作出调话剧晋京演出的决定的权利? 如果是真的,胡当时应该还有其他身份吧。

  回复[8]: 那时代胡乔木的身份(职务): 龍昇 (2008-06-28 20:15)  
  ……1975年后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1977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顾问、名誉院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1978年补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回复[9]: 胡乔木差一点当总书记啊 科长 (2008-06-28 20:29)  
  

  回复[10]: 是的,是另一胡(耀邦)走在他前头了 龍昇 (2008-06-28 21:32)  
  他和邓力群变成了"左王"。

  回复[11]: 《于无声处》重新公演剧照 陈某 (2008-06-29 08:35)  
  

  
《于无声处》重新公演剧照

  
http://bbs.99read.com/dispbbs.asp?boardID=18&ID=16246&page=1

  


  

  回复[12]:  东京博士 (2008-06-29 11:06)  
  《于无声处》的创作见世的时代,剧中描写的时代,以及现在重演的时代,都看不出为何要把剧名写成繁体字,最后那个“处”我估计不要说比我们年轻的人,就是我们这代人,单独抽出一个字,都不一定会认识,这是对汉字简化国策的极大讽刺。汉字简化方针推出之后,很多国家级领导人都一直使用繁体字,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法律法令都从来就是手电筒,只照别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说起来比放屁还轻松,他们自己首先不遵守,如何在人民中有信誉可言?人民之间又何谈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

  回复[13]: 汉字简化 水双 (2008-06-29 11:34)  
  汉字简化是为了使民众都能“鹅毛飞上天”,越轻越好。领导人写繁体字,那叫弘扬民族文化,越沉越好。

  
还有,那个“處”,写错了,应该要在右边加一个点,或在左边拐个弯,不然就是“雯”了。

  

  回复[14]:  东京博士 (2008-06-29 11:44)  
  原来一个民族的字还要分贵贱层次,一边说新社会人人平等当家作主,一边连文字都在制造新的阶级社会。不知道除了中国,现代还有没有别的类似的国家。

  
还有,演员表怎么不写繁体字了?难道是没文化的演员排练的?倒也是,当年都是工人业余排练的。

  回复[15]: 繁體字的演員表 水双 (2008-06-29 12:09)  
  等到去香港台灣公演時,就會變的。於無聲處

  回复[16]:  書記 (2008-06-29 12:09)  
  文字放一边,先谈谈,又何背景,中国搞运动都先要用些文章,电影,正剧来探探路,向武训传,海瑞罢官等等。是不是要为6,4风波平反了?

  回复[17]:  待于泥/ (2008-06-29 12:17)  
  与书记同感,同时赞书记一下,政治嗅觉很灵嘛!

  
我的盘感是,中国的人事要出现比较大的变动了.如果真变了,还真应了那句大震后有巨变的话.

  
记的那首很多人同唱的奥运歌吗?其中有一句,我们为你开天劈地,是蛇还是谁问了句,这是什么意思啊.

  
现在那句话好象变的容易理解起来了.

  回复[18]:  东京博士 (2008-06-29 13:28)  
  被水老弟一提醒,突然觉得滑稽了,为何4个字第一个是简体字?

  回复[19]: 我瞎猜一下 张三 (2008-06-29 15:39)  
  这是某领导题字?否则无法解释这奇特现象。四个字里面就有错字,还有简有繁。编导又不是这么没文化的人。

  回复[20]:  我 (2008-06-29 16:44)  
  “无声处”是“無聲處”的简体字,前者是后者简化出来的。

  
“于”虽然算是“於”的简体字,但他们本来就是互相独立,去香港也好、台湾也好,“于”都不用改成“於”。

  
大陆文字改革时废“於”立“于”,结果是乱了自己。

  回复[21]:  陈某 (2008-07-12 08:38)  
  宗福先 从无声到有声

  
日期:2008-07-07 作者:周玉明 来源:文汇报

  
跨跃三十年

  
题记

  
只有精神能穿越过去、现在和未来。30年前,宗福先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成了全民宣泄情感、说出真话的好戏,一炮打红,家喻户晓。

  
30年后,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重新排演《于无声处》。宗福先惴惴不安,担心今天的年轻人难以理解这出戏,因为他们连张春桥是谁都不知道。

  
四天五场演出,宗福先天天泡在剧场,像30年前那样留意观察观众的反应。观众看戏,他看观众,特别是那些年轻的80后。他甚至做好了接受他们嘲笑的准备。

  
出乎意料的是,他看到了那么多青年观众控制不住的眼泪。“没想到,你们那个时代那么压抑还那么有激情。”一些孩子红着眼圈对父母说。

  
宗福先更是收到了许多80后的评论:“我看到《于无声处》,根本不是从历史尘埃里走出来的样子,也根本不是用来表现特定年代情感迸发的样子。我感受到的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和最真挚的情感,一种一直支撑我们穿越一切黑暗的力量和勇气,一种哪怕在最深重的灾难里依然温暖着我们最后的信念和希望的真情。”

  
“我们似乎已经羞于讲正气说道义,就是说了,也似乎正话反说,无厘头一点更卖座。造成本来以人性刻画为魂的戏剧迷失了方向……”这是一位学戏剧的学生的观后感。

  
在宗福先沉静的外表下,依然蕴藏着听惊雷的激情。他欣慰地对我说:“《于无声处》30年后重演,依然能感动那么多80后、90后,他们认可的不仅是这出戏,而且还认可了这出戏骨子里的忧患意识、理想主义与信念的力量。透过这出戏,80后握住了我们这一代的手。相信《于无声处》今后还会有生命力。”

  
一些专业戏剧工作者也看到了忧国忧民、关注时代重大问题的文艺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导演陈薪伊等呼吁,《于无声处》应该再赴北京演出。

  
是戏剧回归现实主义的时候了。“娱乐化”、“商业化”的作品能超越30年的时空吗?

  
宗福先的文艺创作上下求索始终指向一个“思”字。他的作品与改革开放时代的脉膊紧紧跳动在一起。改革难,写改革题材更难。需要呕心沥血花大力气酝酿、消化、沉淀、发酵,沉到生活中去创作。他的作品不算多,但写一个轰动一个。《于无声处》是在拨乱反正的浪涛下写成的;《血,总是热的》是在“改革之路怎么走”的追问下创作的;《谁主沉浮》是在“执政为民”的呼声中问世的。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获得了国家奖项。

  
《于无声处》与文汇报

  
宗福先感恩文汇报在30年前第一个给予话剧《于无声处》及时的、空前的支持,他也总说我是第一个采访报道这出戏的记者。但我清楚地知道我的背后有强大的支撑,我的后盾——正在拨乱反正坚守为民请命说真话的文汇报,有当时的总编辑马达、文艺部主任史中兴等有胆量有气魄的领导指挥。我个人是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能量的。

  
文汇报对话剧《于无声处》的破格宣传,开创了若干个史无前例。

  
连续三天发表五万多字的《于无声处》剧本全文,这在文汇报乃至新闻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于无声处》演出和剧本发表后,文汇报每天收到的观众、读者来信需要用麻袋装,这是史无前例的。

  
文汇报刊登《于无声处》演出的消息以及发表剧本后,多家新闻媒体联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一天几次播发消息,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社也于当天向全国和海外摘编播发,这种快速和共鸣是史无前例的。

  
全国各地的演出剧团,还有大量的区、县业余剧团,纷纷来上海,要求观摩,学演《于无声处》。上海市总工会为此举办了话剧《于无声处》专题讲座,开展观摩、传授活动。当时仅北京市就有19个剧团排练演出了《于无声处》,以后发展为全国有2700多个剧团排演该剧,这是史无前例的。

  
中央高层领导调《于无声处》在京举行首场演出和开幕式的当天,中共北京市委正式宣布了“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于无声处》的演出配合了这一决定的发表,这是史无前例的。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前一天,文化部、全国总工会为《于无声处》举行隆重颁奖大会,这样紧锣密鼓地刻意安排是史无前例的。

  
文汇报不遗余力上上下下齐心协力让《于无声处》助推了“天安门事件”的平反,冲锋陷阵在30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前面。那是一段往事并不如烟的岁月。

  
如果说3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那么《于无声处》演出的轰动程度,则表达了人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感情上的呼唤。

  
不可复制的传奇

  
《于无声处》创造了不可复制的传奇,这传奇让如今的年轻人都觉得有点不真实。

  
宗福先创造的生命传奇,也是不可复制的!

  
他60年来的人生中有两样东西拿得比一般人多:一是文艺创作的奖状;二是病危通知单。

  
宗福先的家原先住在上海巨鹿路作家协会的附近,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进作协,成为一名作家,而成为作家最重要因素是:一生相随的疾病。摆脱不了的疾病让他更渴望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健康的人格力量会创造一切生命奇迹!

  
宗福先从5岁开始发哮喘就明白了自己“与众不同”,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蹦跳,那样随心所欲地玩,他动不动就喘得透不过气,需要吃最苦的麻黄素粉末。读小说四年级时,疾病又严重发作,医生让他休学。在上海和平中学当高中语文老师的母亲,为了让宗福先安心在家养病,每次给他借10本书换着看。宗福先于是不经意中看了许多名著,印象深的有《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盖达尔的《鼓手的命运》……还有好些没看懂的《战争与和平》、《红与黑》甚至《约翰·克利斯朵夫》等。但他更喜欢看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封神榜》、《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等。

  
妈妈总是请上海最有名的哮喘病专家给宗福先治病。在第六人民医院,黄桦医生教他“松静功”,在哮喘最严重的时候,学会放松自己。在许多年后的1995年,宗福先独自在家窒息,就靠儿时练就的“松静功”,在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时,拨打“120”,救了自己的命。他再醒过来时,已经被救护车救到了医院。过了没多少天,邓丽君也是独自一人时哮喘发作窒息,没人救她,她也没能够自救,死在了泰国。

  
宗福先永远忘不了儿时自尊心受损的那一幕:在第六人民医院,瘦骨嶙峋的他双手支撑在长条椅上,汗如雨下,艰难地喘不过气;一群大人在围观他:“这个小囡作孽!长不大的!长大了也没有工作、没有劳保的!罪过罪过……”他从小到大最怕别人视他为废人。

  
以后从母亲的藏书中,宗福先读到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中反反复复回想自己受宫刑后所受到的羞辱,“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恰恰是这种耻辱,使司马迁在狱中完成了著名的《史记》,至今流传。

  
第一次接到病危通知书是读初三时,16岁的宗福先久喘不愈,发展成气胸,左肺被压缩了百分之九十。医生无奈地宣布:这个孩子今后再也不能读书了!但宗福先不甘沉沦,在日记中他写道:“哪怕寸步难行,我也要一步一步往前爬。”“……今后我要做到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时刻想到别人,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

  
不久,宗福先住进北京积水潭医院。半年多来,他这个小老病号总是主动热心地为别的病人端屎倒尿泡开水,成了义务护工。我在报社就曾收到过当年和宗福先一起住院的一个病友的来信,说小宗自己病那么重,但总是乐观地帮助身边的人,这孩子眼睛里总看到别人的痛苦,又总是忘记自己的痛苦。他能写出《于无声处》这出轰动的戏,成了大名人,是不奇怪的!

  
由于家里为宗福先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无法继续供他在北京住院治疗,宗福先只好拖着病体回上海,任凭命运摆布。

  
1978年11月,话剧《于无声处》进京演出时,重情义的宗福先特地去积水潭医院探望当年给他治病的医生、护士。一位老大姐大声惊呼:“哟!宗福先你没死啊?那年你回上海我们都以为你活不长了!这还写了戏了!”

  
回上海不久,宗福先就遇到了更大的灭顶之灾,丧心病狂的“文革”摧毁了他的家。

  
一向爱国的父亲在上海解放时曾任民生公司香港区公司经理,受上海党的工业组领导人的指派,在卢作孚先生的领导下,组织实施民生公司在香港的所有船只北上回国。这成了“文革”中审查父亲的主要理由之一:解放时别人都往香港跑,你怎么从香港回来了?你难道不是国民党的派遣特务?从1966年9月开始,父亲被揪出来隔离审查、监督劳动整整12年。直到1978年宗福先写完《于无声处》,父亲还在长航轮上扫厕所。他实在想不通,“四人帮”粉碎了,为什么父亲还得不到平反?

  
母亲的日子最难熬,担惊受怕一辈子的她也被学生残酷批斗,关进了“牛棚”。宗福先总忘不了这么一个镜头:母亲被放出来的那天晚上,一面缝被子一面唱着“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她反反复复唱,一刻不停地唱了几个小时,唱得宗福先心里发毛。

  
因为身体原因,休学后宗福先只能作为留级生进行毕业分配。善良的老师知道分配他去农村等于送他去死,于是开恩让他进了上海热处理厂当工人。那时的宗福先如果没有工作、没有劳保,再发病真是死路一条。

  
宗福先很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进厂填表,在“身体状况”一栏中,他如实写了“有哮喘”,因此吃了诚实的苦头。厂里的人保干部立刻把他的材料退回了学校。老师为救宗福先坚持顶住:除非这个学生通不过半年的试工期。

  
那个人保干部就有意把宗福先分配到全厂最脏、最累、最苦的高温且有毒气的盐浴车间。体重只有84斤的“老哮喘”宗福先,作为重劳力,粮食定量却有44斤。

  
宗福先卖力地拼命干,但身体不争气,顶不住,发哮喘了。试工期半年里,他不敢请病假,更不敢住院。什么药都止不住喘,医生只能让他大剂量使用激素,最多的时候每天吃八粒强的松才能坚持在那个高温、毒气弥漫的盐浴车间劳动。总算撑过了半年,撑过了满师,保住了劳保,但从此他的激素撤不掉了,一撤就喘。

  
满师后,宗福先的哮喘病大发作,在华山医院重症病房抢救了六天。厂里的刘厂长来医院看他,才知道这个干活这么卖力的孩子,原来身体这么差!他回厂立刻把宗福先调离了盐浴车间。

  
搞垮了的身体再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宗福先休了八个月病假。

  
有思想会思索的人躺着也不安分。爱看书、爱思考的宗福先,静静地想了许多盘旋在脑子里的疑问。他想到“文革”中,不到三百人的热处理厂处理了一大批人,先后揭发、批判、打击、点名的居然有七十多人。师傅对小宗说:你看,先是斗“牛鬼蛇神”,然后揪“走资派”,之后清理阶级队伍把老百姓撸一遍,现在回马一枪,把“造反派”再查一遍,谁都逃不掉!想不通的宗福先找到了厂里领导问:我们厂有那么多阶级敌人么?领导说了一句:“阶级敌人你睁开眼睛就看见了,闭上眼睛就看不见了。”没几天,批判宗福先的大字报也上墙了。他更想不通了,抓阶级斗争也不能不讲政策啊!

  
“试试写个短篇小说吧,让一肚子憋着有理没处说的话竹筒倒豆子吐出来!”宗福先利用病假,没日没夜写,这是他第一次的创作实践,心里流淌着“文革”中的各式人等的经历,感受洋洋洒洒地从笔尖流出,控制不住情绪一股劲地写,写完一看,竟然有37万字,已是一个长篇小说。他给小说定下题目为《政策》。这是宗福先真正的处女作。

  
朋友介绍宗福先带着小说去见茹志鹃,没想到那么有名的作家茹志鹃看了小说后,亲自上宗福先的家门谈读后感,表示喜欢这篇小说:“你的语言非常生动,小小年纪居然知道这么多的群众语言,看得出你很有想法,也看得出你不懂写作,写了37万字竟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不会结构。创作需要基本训练,建议你找个地方认真学学。”茹志鹃一番诚恳的话语,坚定了宗福先走文学创作的道路。那年宗福先25岁。

  
宗福先有个同学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他帮宗福先报名参加了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曲信先老师在面试时,要看宗福先写的剧本。宗福先说从来没写过,他把自己小说的五个章节给曲老师看。曲信先也认为宗福先的语言表现力很好,而写戏主要靠的就是台词。他收下了宗福先。曲老师有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创作实践,强调大运动量训练。宗福先学习劲头很高,有一个月写了四个剧本提纲。曲老师被他的勤奋所打动,破格让他参加了文化宫的业余创作组。先后同学的有贺国甫、贾鸿源、马中骏、汪天云等。这些工人以后都成了剧作家。

  
创作组成员写出的好剧本立刻可以让文化宫业余小戏表演训练班的业余工人演,但排大戏还是要工人文化宫领导批准。

  
1976年1月15日,宗福先听广播得知周总理的骨灰撒向大海,他失声痛哭,填写了一首《满江红》的词悼念周总理。1976年清明节,“四人帮”镇压了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革命群众,定性为“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一些坚持信仰而呐喊斗争的人惨遭迫害,宗福先感到难以忍受的压抑,他陆续收集了不少天安门诗抄。1978年3月他大病复发住院,5月出医院后他不顾身体虚弱,一边用喷雾器往嘴里喷药止喘,一边写作,整整三个星期,一气呵成写出四幕话剧《于无声处》。剧本送给文化宫文艺科领导老苏审,他一看完就很欣赏地往嘴里叼了根香烟,把剧本往导演苏乐慈桌上一扔,只讲了一句:“蛮好,排□!”就这样满腔激情排出了《于无声处》。那时,“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还没有平反。有一次,主演英雄人物欧阳平的张孝中与宗福先开玩笑:“我们为你这个戏拼命,成功了,你可得请吃饭。”宗福先说:“没问题,我拿出稿费的一半请大家。但是万一我进去了(指被捕),你们也得给我送饭。”演员们说:“没问题,我们轮流给你送饭!”

  
谁也没有估计到,正是这出《于无声处》的话剧,吹响了为“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平反的号角。

  
从“惊雷”到“警钟”

  
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宗福先作为新人代表参加,他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相互拥抱在一起热泪纵横——“文革”过去了,能活着见面就是万幸了。

  
在会上,女作家张洁找到宗福先:“你不是工厂的吗?有个领导同志想跟你们几个从工厂出来的作家聊聊。”宗福先、蒋子龙等与当时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孙友余聊起工业管理中观念、体制上的许多问题。孙友余说:“其实共产党没有退路,我们搞了几十年搞成这样,万一再搞几十年,中国还是这样,那时候我们再被打倒,就没有人为我们平反了。”宗福先听了当时就有一种冲动。回上海后,他和创作搭档、工人业余作者贺国甫频频深入工厂,找到一些厂长、劳模、干部谈心,发现凡是想多干事情的厂长都有共同的苦衷,都有一些难言的故事,他们都面临着“解决眼前一个问题,但同时却会冒出五个新问题”,碰到许多“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的事情。看到生活中有一批厂长,这些有思想、有才华的共产党人,在用自己的热血当润滑剂,让中国这架锈住了的庞大机器更快地转动起来,宗福先、贺国甫把自己的敬佩之情注入笔端,一泻无遗,写出了话剧《血,总是热的》。依然是工人文化宫导演苏乐慈率领工人业余话剧队排练演出。从“惊雷”到“警钟”,写出了时代的危机感。剧中那以不同身份出现的“制度化身”“官僚主义化身”式的人物的一言一行,使观众在苦笑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血,总是热的》像震耳的警钟,唤醒大家一起和党同心同德进行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

  
话剧演出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改革者和老百姓大声叫好,但也有些地区不准演出,说这戏是“毒草”、“不要党的领导”。但代表人民愿望、人民力量的戏就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话剧《血,总是热的》走上了中南海怀仁堂舞台,为中央领导演出。以后这出戏与《于无声处》一样被拍成了电影,其中的经典台词被广为传播,铭刻在人们心里。

  
生命进行曲

  
真的很难将宗福先关注时代重大问题的呐喊式作品和他病弱的身体联系起来。

  
他这一生似乎一直在被死神通缉,但每次死里逃生、大难不死后总有优秀作品问世,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他那超越常人的坚强和生命的顽强。

  
他永远在与疾病斗争中创作,又在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新的力量。

  
他这一生大大小小手术五次,化疗两年半。前不久华山医院有一位不认识的女医生为宗福先检查身体,她很认真地警告说:你这个同志蛮奇怪的,没有一个器官没有病!然而他给人的印象总是乐观、开朗、幽默、昂然向上。

  
搞戏剧的宗福先一生充满戏剧性。在他离50岁生日只有两天时,他被诊断出患了结肠恶性肿瘤,已经达8×8厘米。那时他单身已多年,他瞒着高龄的父母,怕他们伤心。他只是很镇静地将自己的后事委托给好友赵长天,因为医生宣判他只能活半年,开刀也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宗福先很平静地请求医生,开刀前给他三天时间处理身边的事。电影《鸦片战争》样片完成了,剧本的最后一场戏要进行修改。他改完戏后为自己写下了遗嘱和一份讣告,甚至选好了追悼会上用的音乐——德沃夏克的《新世纪第二乐章》。

  
住院开刀前的晚上,他还在参与电视剧《鲁迅》的创作讨论。直到晚上10点以后,宗福先自己悄悄地提着生活用品住进医院。第二天正是上海市政协会议开幕,为了瞒过也是政协委员的老父,他一早验完血后,又赶到政协会场开会。

  
开刀那天,赵长天等在手术室门外,此刻他的包里已放了宗福先交给他的遗嘱和讣告。几个小时后,医生出来,手里拿着血糊糊的拳头大的一块东西,对赵长天说:“看到没有,菜花状的,典型的恶性肿瘤。”但六天后的病理切片报告出来,肿瘤居然是良性的!医生无法相信,于是又拿到肿瘤医院去复查,结果还是良性。宗福先居然获得了万分之一的幸运。也许上帝认为他的艺术创作使命还没有完成,不该这么早来报到。

  
宗福先50岁时走了一次“生死门”,临门之际写了一部20集的电视剧《生死之门》,后由潘虹主演。

  
从死神的魔掌下逃脱出来,宗福先更渴望有个自己的家。他给自己写了征婚启示,我和陆星儿等正在为他寻找女朋友时,他突然“于无声处听惊雷”地向我们宣布:我要结婚了!

  
新娘就是和他一起在谢晋恒通影视公司共事六年的谷丽雅,一个特别善解人意的阳光女人。她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子和宗福先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我赚了一个儿子!”宗福先得意地对我说。

  
宗福先和谷丽雅的结合是一出戏剧性的“于无声处”。两人面对面坐在一个办公室整整六年,既是同事又是好友。两人都不知有多少次互相给对方介绍恋爱对象了,都未成功。有一天宗福先开玩笑说:“谷丽雅,如果到2000年还找不到另一半,我们就互相保底托盘吧。”事后宗福先为自己的冒失向谷丽雅道歉,而谷丽雅已经把这话当真了:“想想我们真的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好!”

  
谷丽雅第一次到宗福先的家,听到了宗福先当时知道自己生癌后录下的一盘卡拉OK磁带,里面全是他自己演唱的歌曲:《爱情故事》、《昨天》、《感情》等。她听到了一个乐天的男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不甘沉沦的丰富情感。这原本以为是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让谷丽雅听得泪眼朦胧。

  
不久,宗福先又被怀疑患有别的癌症,善良的他怎么也不想拖累谷丽雅,而一向温柔的谷丽雅此时犟得只甩出一句话:“先领结婚证,再开刀!”宗福先追问理由,谷丽雅说:“这么好的日子,无论长短我都要。”

  
有知心朋友对宗福先的婚姻又羡慕又担心,他每年都问:“你们的感觉是否依旧?”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问了八年以后,他再也不问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谷丽雅幸福地对我说:“到今年年底,我们已结婚10年了。宗福先特别精心培育儿子,发挥他的特长,现在儿子在法国凡尔赛圣康丁大学香精香料专业读硕士研究生。我们过的是亲和美满的大家庭生活。宗福先的哥哥、妹妹两家人和我们一家住在一个社区里,每天九口人一起吃饭,由宗福先当家,买菜、安排大家的日常生活,组织一块儿到国内外旅游,日子过得很开心。他实在是一个有责任心讲情义的人。”

  
宗福先的人品戏品、古道热肠、健康人格,使他拥有许多无话不说的朋友,有热处理厂的老工人,也有具有真知灼见的各路精英。他对当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创作班和话剧队的战友们更是念念不忘,平日里经常在一起看戏,一起探讨交流。他把大伙儿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四季会”,春夏秋冬各聚会一次,他是会长。我是“四季会”中唯一的记者,他们从不把我当外人,因为我跟他们是一伙的。

 回 帖(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主贴必须)
内 容(10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09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