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新闻 投稿格式注意事项 | 字体∶ |  我要发新帖子! 
 温家宝宣布京沪高铁全线开工 陈某 (2008-04-18 16:35 阅读人次:1384) 
  温家宝宣布京沪高铁全线开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8日10:45 新华网

  


  


  
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并与工人代表一起为京沪高速铁路奠基。新华社记者 高洁摄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齐中熙) 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18日全面开工建设。这条高速铁路将由中国自主建设,连接北京和上海两个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直辖市。计划5年后建成,届时输送能力将达到单向每年8000万人次,时间将由现在的约10小时缩短到5小时。

  


  
京沪高铁全线开工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上午在北京出席了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并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

  
京沪高速铁路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新建双线铁路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2209.4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

  
京沪铁路通道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七个省、直辖市,连接中国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这四省三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5%,人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GDP占全国的40%,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

  
“沿线客货运输需求旺盛,在这一通道修建一条高标准、大能力的现代化高速铁路十分必要。”中国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说。

  
他介绍说,这一工程建成后,京沪铁路通道可以实现客货分线运行,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京沪通道运输能力长期紧张的状况,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为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有利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供质量更高、更丰富的客运服务,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整体效率;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既有的京沪铁路是一条百年老线,长期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客运需求无法满足。2007年,既有的京沪线平均每公里客运密度为4782万人公里、货运密度为6277万吨公里,分别为中国铁路平均密度的5.2倍和2.1倍,处于极度饱和状态。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在京沪铁路通道上实现客货分线运输,使京沪高速铁路年单向旅客输送能力达8000万人次,既有京沪线年货物输送能力达1亿吨以上,将从根本上解决京沪铁路通道‘瓶颈’制约问题。”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

  
技术方面,卢春房介绍说,京沪高速铁路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开展系统集成,利用国内技术建设基础工程,技术装备全部由国内企业生产制造。

  
“近年来,中国围绕高速铁路技术完成了400多项科研试验,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武汉至广州等客运专线的建设,积累了高等级铁路建设经验。”他说。

  
作为京沪高速铁路综合试验段的京津城际铁路,目前已经全线铺通,计划在北京奥运会前投入运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铁路掌握了时速300公里和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经过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自主技术体系。这些都为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提供了技术支撑。

  
“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将提升我国铁路现代化整体水平,并带动机械、电子、材料、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卢春房说。

  
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研究工作历时10余年,经过了长期筹划和准备。2006年2月,中国国务院第126次常务会议批准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建议书。2007年8月,国务院第190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第205次常务会议同意开工建设。

  
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兴建 投资2209亿采用轮轨技术

  
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 全线设21个车站

  
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由11家公司发起设立

  
专家预测京沪高铁票价在600元至800元

  
中国最新动车组列车受关注 时速高达350公里

  
京沪高铁十八年论证大事记

  
京沪高铁具设计初图已完成70%

  
http://news.sina.com.cn/c/p/2008-04-18/104515383011.shtml


本网站为统一格式,过滤自然段首末空格,自动换行。
为满足个别用户特殊需要,提供UBB代码供用户使用。

[c]小标题居中[/c]
例:[c]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c]   发表结果:|      这是我要显示的小标题      |
[r]日期右对齐[/r]
例:[r]写于2000年5月1日[/r]       发表结果:|                写于2000年5月1日|
[b]重点显示[/b]
例:[b]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b]     发表结果:需要着重显示的文字
[color=颜色名]彩色显示[/color] *颜色名参考HTML标准
例:[color=PINK]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color]     发表结果:需要彩色显示的文字
[t]诗词格式[/t]
例:(略,每行起首自动插入10个空格)
[img]图像链接URL[/img]
例:[img]http://www.aaaa.com/a.gif[/img]   发表结果:(略)

  回复[1]:  陈某 (2008-04-18 16:36)  
  京沪高铁十八年论证大事记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8日09:4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八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京沪高速铁路今日开工建设。京沪高铁历经十八年论证,最终采用轮轨技术。其论证历程凝聚了中国政府的思路和铁路建设者的智慧,勾勒了从方案到实施的路线图:

  
一九九0年十二月,铁道部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

  
一九九四年,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铁道部课题组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报告”的深化研究。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国务院批准开展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同月,铁道部成立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办公室。

  
一九九六年四月,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

  
一九九七年四月,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研究报告”,并据此上报项目建议书。

  
一九九八年十月至二000年四月,国家计委委托中咨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铁道部按评估意见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补充稿)。

  
二000年一月,按国务院要求,铁道部配合中咨公司完成并上报国家计委《关于高速轮轨与高速磁悬浮比较的论证报告》。

  
二00一年,国家计委和国土资源部联合颁发《关于预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用地的通知》,要求沿线地方政府预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用地。

  
二00三年七月至十月,完成设计暂行规定国际咨询。

  
二00三年九月,中咨公司召开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论证会,评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轮轨方案和磁浮方案的比选,认为高速轮轨技术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二00三年十二月至二00五年七月,完成设计国际咨询。

  
二00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国务院第一百二十六次常务会议批准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建议书。

  
二00六年四月,铁道部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00六年五月至十一月,中咨公司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

  
二00七年八月二十九日,国务院第一百九十次常务会议原则批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九月十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00七年十月二十二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由曾培炎副总理任组长。

  
二00七年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二月一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组完成京沪高速铁路初步设计优化评审工作。

  
二00七年十二月五日,铁道部批复初步设计。

  
二00七年十二月十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曾培炎副总理主持。

  
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国土资源部批复先期用地。

  
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

  
二00八年一月十六日国务院第二百零五次常务会议同意开工建设。

  
铁路专家介绍,高速铁路是多种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日本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目前,全世界有高速铁路运营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比利时、丹麦、瑞典、中国和中国台湾,时速二百五十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七千九百多公里,其中,中国大陆有五百一十公里。数据显示,除中国外,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在建和规划的高速铁路约有二点三万公里。

  


  

  回复[2]: 卢春房副部长 我是局长 (2008-04-18 17:07)  
  是俺们河北老乡,上次率铁道部代表团来日,出席一个日中铁路友好合作纪念活动,见了一面。

  


  

  回复[3]:  张三 (2008-04-18 23:34)  
  > 见了一面

  
没大没小,怪不得一直升不上去。不是什么见了一面,而应该说荣幸地受到了接见。

  回复[4]: 有道理。嘿嘿。 我是局长 (2008-04-18 23:43)  
  

 回 帖(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主贴必须)
内 容(10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09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