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反日愤青是怎么造成的

夏雨 (发表日期:2014-09-12 14:05:22 阅读人次:1632 回复数:7)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据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局官方微博消息,今天下午,闸北区教育局关注到网上反映民办上海市震旦外国语幼儿园曾在今年6月27日幼儿毕业典礼上使用《军舰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事件,并于第一时间进行了核实,情况基本属实。

  
区教育局立即责成上海市震旦外国语幼儿园董事会作出深刻检查,向社会公开致歉,并对幼儿园园长及相关教师作出严肃处理。据悉,幼儿园董事会已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了停职检查的决定。

  
闸北区教育局将召开紧急会议向全系统各级各类单位通报此事,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规范学校对各类音像制品及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使用,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干部、教师的政治意识。

  
上海市震旦外国语幼儿园园长夏苗对“进行曲事件”的道歉声明

  
2014年6月27日,我园大二班幼儿在毕业典礼上表演节目时使用了《军舰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据查,这是该班班主任在为该班幼儿击鼓表演寻找背景音乐时,用手机在“百度音乐”上搜索到的。由于该音乐无歌词和其他语言提示,这位班主任未能识别音乐的内容和来源,只考虑到乐曲的节奏性。该表演仅将乐曲作为击鼓的背景音乐,没有其他与该音乐相关的内容。

  
上述表演视频被个别家长挂到网上并传播后,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是该班主任工作不够细致的结果,更是幼儿园负责同志审核把关不严、政治敏感性不够造成的。

  
为此,作为园长,我深感内疚,在此谨向广大网友和社会各界致以深深的歉意,愿意为此事负责并承担相应后果。此事对我本人和本单位而言,都是一次十分深刻的教训。我们将牢记此次教训,认真反思,引以为戒;并且在思想认识和内部制度上举一反三,加强管理,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http://enewstree.com/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249

  




 回复[1]:  夏雨 (2014-09-12 14:10:33)  
 
  

  
唐映红:大陆民众普遍的“仇日”态度从何而来?

  
2014-09-11 15:27

  
来源:心理学问答作者:唐映红1339次点击:我要评论

  


  
媒体管制和人为操纵资讯传播能够很方便地引导和主导社会民众态度主流,而“仇日”态度不过是其中之一种罢了。

  


  
问:大陆民众普遍的“仇日”态度从何而来?

  
答:从直觉和经验上看,大陆民众的“仇日”态度是因为半个多世纪的日本侵华战争,那次战争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民众带来了惨痛的损失。但从历史现象而言,直觉和经验却不能充分解释现时代民众普遍的“仇日”态度,因为从1949年到1992年之前,大陆民众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仇日”态度;不仅如此,当时大陆民众对日本相当友好。例如,以两国友好名义冠名的公共建筑,除了1950年代有过“中苏友好”命名之外,最著名和显著的就是“中日友好”了,像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而且,从1949年迄今,被官方命名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外国友人中,比例最高的也是日本人。

  
那么,为什么大陆民众的对日态度会在1992年之后发生“逆转”,由“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反转成“不共戴天的世仇”呢?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民众对日态度的形成受到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媒体有意识地“妖魔化”日本。1992年之前,媒体在报道日本时,着重强调“中日友好”,将日本民众与“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区分开来,把大多数日本民众塑造成与中国民众一样的战争受害者。而在1992年之后,媒体报道的导向发生全面转变,媒体报道日本时选择性地片面突出负面事件以及历史罪行。例如,通过媒体的连篇累牍报道,大多数大陆民众都知道所谓的否认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的“教科书事件”,但却几乎没有媒体会在报道时把相关细节全面呈现:日本社会教科书是由民间自行编撰,极右翼组织编撰的有争议的教科书在全日本采用学校不超过0.5%。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如果每次呈现态度对象时,总是将其与负面的资讯联系起来,那么,人们就能通过联想学习无意识地习得对态度对象的消极评价。

  
其次,由于近年影视题材被管制,所谓的“抗日神剧”是少有的可以自由发挥的题材空间,因此,大量“抗日神剧”频繁播出,占据了社会中、底层家庭的电视荧屏。根据社会心理学的“最简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MEE),总是观看到抗日题材影视剧,能强化本来就业已形成的对日本负面评价和偏见。例如,2012年西安因“反日游行”时殴打日系车主导致其重伤成植物人的肇事者蔡洋原本农村失学青年,对日本社会完全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钓鱼岛在哪里以及为何中日争议,仅仅因其热衷观看电视播出的“抗日神剧”,社会最底层的蔡洋却习得了对日本的强烈“仇恨”。

  
再者,互联网使资讯的沟通和交流变得异常便捷,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也使任何观点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同好者。随着互联网的管制升级,社会民众积蓄的愤怒只能通过类似“仇日”等少数几个被允准的公开讨论议题而宣泄。当对日负面态度成为民意主流时,互联网的高度互动性使各自的“仇日”态度更加地极端。这在社会心理学里被称为“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现象。同时,官方雇佣的网络评论员在内政濒临危机时通过炒作和传播涉日负面资讯来引导舆论“转场”,使普通网民在无知无觉间的“仇日”态度不断极端化,从1992年到2012年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大陆民众“仇日”态度的不断极端化、暴力化的趋势和倾向。

  
换言之,媒体管制和人为操纵资讯传播能够很方便地引导和主导社会民众态度主流,而“仇日”态度不过是其中之一种罢了。

  
责任编辑:黄南

  


  
声明:凡注明来源"共识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回复[2]: 军舰进行曲可是首好歌啊。 深谷 (2014-09-12 14:32:50)  
 
  不光自卫队军乐团经常演出。就是当年姜文拍得《鬼子来了》也是多出出现。

  
节奏气势都很好,作为国歌都完全够格的感觉。

 回复[3]: 谁是汉奸 科长 (2014-09-12 14:34:16)  
 
  

 回复[4]:  小木樨花 (2014-09-12 15:12:12)  
 
  军舰进行曲 好些年前好像有报道说,某幼儿园使用而被批评,当时我以为是日本的幼儿园。

  
刚才看了看,貌似是2005年中国的幼儿园的事。

  


  
据说83年中曾根访美的时候,美国欢迎仪式就是演奏这个曲子的。

 回复[5]: 据说 开明乡绅 (2014-09-12 15:38:19)  
 
  据说,我们的那个进行曲,就是聂耳根据日本人的某个旋律捣腾出来的。

 回复[6]:  小木樨花 (2014-09-12 15:42:13)  
 
  师夷长曲以制夷?

 回复[7]:  金枪鱼 (2014-09-14 12:33:42)  
 
  现在有好长时间没有听到军人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歌了,后来某日在网上看见说,那曲子是德皇威廉的练兵曲,起初是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所用。德国皇帝用的不是也唱了那多年吗?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