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漢語的胡化与粵語的形成

南海浪 (发表日期:2014-07-26 11:41:52 阅读人次:3279 回复数:13)

  

  
讀高中時上過幾堂普通話課,但老師從來沒有給我們講過普語的起源和形成。以前不說,今日也不提。「清人」只會瘋狂的推普。

  
下面的轉帖,虽然极少提及百越文化,但對理解漢語的歷史和普語粵語的形成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讀後你會明白,為何不少西方大手傳媒,維基百科的中文版,分有Cantonese & Mandarin.

  
... ...

  
唐朝建立后,中原的战乱终于平息,汉人南迁也告停止。李唐又是近四百年的太平盛世,中原汉语再次重新统一,且广东地区到唐朝末年其汉语也由汉朝时期的汉语也逐步演变为唐朝的汉语(尽管两者并无好大区别)。唐朝四百年安稳岁月,也使得前述的来自中原各地的汉人在广东重新混合形成了在珠三角,以及沿北江、西江分布的“广府人”,语言文化上也趋一致。

  
广东古汉语的稳定与中原汉语的胡化简音

  
李唐之后,中原再次陷入长时间的战乱及饱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占领,语言随之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北宋初年时,中原地区的汉语仍能基本保持汉唐语言,当时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权威发音韵律书《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但之后中原因为受到西厦、辽、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占领,汉语开始胡化,到了南宋时期中原汉语已经由汉唐汉语演变为“客家话”了。

  


  


  


  
而偏于一隅的广东却是一直极少战乱,(憑借嶺南屏障)基本没受到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影响,所以一直保留着汉唐时期的语言、文化。因此大量的唐诗宋词现在只有用粤语来读,才能符合诗词基本的“韵律美”了。

  
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竹枝词》为例——

  
杨柳青青江水平(ping),

  
闻郎江上踏歌声(sing)。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ching)。

  
这首知名的情诗也是古汉语文学的代表作,不直接表达而运用了古汉语内“语意双关”的表述手法,用天气的“晴”的有无,来代表男女之间的“情”的有无。在粤语里“青、平、声、晴”均是同一个韵母的,读来完全符合诗词的韵律美,用粤语一读就能体会出诗词的意境了。

  
但胡化的普通话,“声”字的韵母却变了,结果用普通话读的话第二句完全不押韵,连诗词最基本的韵律要求都达不到,大煞风景!

  
又如同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chan)。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yan)。

  
在粤语里“亲、人”是同韵母的,符合诗词的押韵要求。但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又不同韵了。从这首诗作可以肯定唐代的山东人说的也是与粤语一样的古汉语。

  
还有唐代著名的哲理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lau)。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lau)。

  
在粤语里“流、楼”是同韵母的,符合绝句诗词第二、第四句必须押韵要求。但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又不同韵了。

  


  
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古汉族是男耕女织的农耕型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近距离长时间地面对面交谈,而当时的“文言文”都是很简短的,所以需要多达九个音调,这样保证了大多数字之间的读音都有差异,从而不会有过多的“同音字歧义”,所以能够在简短的语言内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北方少数民族则都是游牧民族,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是坐在马背上较远距离地沟通交谈,所以音调必须最少,仅有四个调,这样才能达到不同音调之间差别很大,让较远距离的人都能听明白发的是什么音调,但这样就会导自同音字的大量出现。

  
南宋之后的中原汉语,因为音调大为减少,为避免过多的同音字而严重影响到交流的弊端,其解决方案就是增加声母,即在原来从没有卷舌音的古汉语基础上,通过把“z、c、s”三个声母发卷舌音而新增加了“zh、ch、sh”这三个声母。这就是现在的普通话有卷舌音的由来了。

  


  
粤语与普通话的最终形成

  
广东省内广府人的生活一直安稳,所以语言一直保留着汉唐时期的特征,但也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宋朝时广州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一些阿拉伯语也由此传入从而影响到广府语言的词汇。清朝260年的稳定岁月,使得保持了古汉语九个音调(古漢語也沒九個聲)及大部分文字发音的现代粤语在清朝末年彻底形成(粵語在隨唐已經形成). 同期,现在的普通话也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地方形成,但其音调只剩下四个调了,彻底与北方胡语相一致。

  


  
粤语覆盖地区广泛,不同地区在口音上会有差异但差异不会过大,例如粤北韶关地区的人,完全可以和广西东部的人进行粤语交流。基于广州两千多年来在广府地区的龙头地位,因此公认的标准粤语发音是清末民初时期广州“西关地区”的粤语发音。西关地区就是现广州旧荔湾区,是清末民初时期广州有钱人的聚集地,清朝时期全中国唯一的外贸口岸“十三行”即位于该处。

  
來源:廣東佛山網

  
注音:南海浪 粵語的ch不是卷蛇音。

  


  


  


  




 回复[1]:  小木樨花 (2014-07-26 16:59:46)  
 
  在粤语里“亲、人”是同韵母的,

  
〉吴语中也同韵母

 回复[2]:  南海浪 (2014-07-26 20:55:25)  
 
  多謝小木信息。以前的南京話已經消失,可能現在吳語的代表是蘇州話,請問吳語是否包括上海話,杭州話,紹興話?(雖然不屬吳地)。

 回复[3]:  小木樨花 (2014-07-26 21:08:23)  
 
  这个我也不懂。吴指苏州一带 绍兴应该是越了。杭州话据说保留了部分北宋官话 我也不太懂

 回复[4]: 呵呵,不懂粵語,看到这篇挺好玩的,转过来凑凑热闹 夏雨 (2014-07-27 21:55:11)  
 
  「粵語中的「水」之奧妙」

  


  
聊天叫吹水;

  
減少叫缩水;

  
中意叫心水;

  
自豪叫威水;

  
把風叫睇水;

  
有錢叫疊水;

  
借錢叫踱水;

  
籌錢叫撲水;

  
比錢叫磅水;

  
呃錢叫昆水;

  
佣金叫抽水;

  
命運叫命水;

  
鬢髮叫的水;

  
失蹤叫潛水;

  
離開叫散水;

  
留學叫浸咸水;

  
快结束叫尾水;

  
水中行走叫澗水;

  
機靈醒目叫醒水;

  
謀取暴利叫掠水;

  
帶貨入境叫走水;

  
從中取利叫油水;

  
緋聞報道叫煲水;

  
收取利益叫食水;

  
摸不清關係叫乜水;

  
半生不死叫吊鹽水;

  
一知半解叫半桶水;

  
全無希望叫凍過水;

  
裝模作樣叫整色整水;

  
糊里糊塗叫一頭霧水;

  
低水平比賽叫水鬥水;

  
進退兩難叫唔湯唔水;

  
財路亨通叫猪籠入水……

  
祝大家..荷包越來越多水!

  


  

 回复[5]:  小松大作 (2014-07-28 01:45:49)  
 
  痛苦!我是100%広東人講100%広東話但看香港的雑誌読起來比較辛苦。是否南海兄有同感?

 回复[6]: 合心水 南海浪 (2014-07-28 13:03:55)  
 
  多謝夏雨鼎力支持,那是水鄉文化。南粵河沖縱橫,不光食物(水產),語言也多與水有關。小生也溫習了。

  
歡迎小松さん老鄉來訪,開始也有同樣感覺,聽的容易看的煩,看多了就順了。

 回复[7]:  日米親善 (2014-07-28 15:03:40)  
 
  南海兄好、香港的客戶很客氣每次都帶雑誌來

 回复[8]:  小松大作 (2014-07-28 15:11:36)  
 
  中國南北可能分為像美加兩國那樣可能會好些?

 回复[9]:  南海浪 (2014-07-28 19:55:37)  
 
  親善大使好,香港客人有冇帶來《龍虎豹》雜誌?好睇呀。

  
小松先生的主意不錯。但係宜家講話都要齊齊煲冬瓜,何來美加自由關係。

 回复[10]:  南海浪 (2014-08-03 18:55:54)  
 
  

 回复[11]: 難解漢字入力 南海浪 (2014-08-18 07:58:54)  
 
  粵語代表着廣東文化。但無可否認,粵語保留着古漢語,歷史上漢人南迁,同時也把漢語帶到嶺南,發音代代相傳,而有些「字」已經失傳。現有些採用了借用字和造字。下面是從微信廣州邦轉來的部分粵字普語打法、留此備份。

  
字义

  
佢(qu) 他或她

  
乜(mie) 什麽(你讲乜啊?)

  
嘅(ge) 的(喱个系我嘅女朋友。)

  
嬲(niao) 生气(我好嬲你!)

  
系(xi) 是(你真系个好人嘞!)

  
咁(gan) 如此,这样(咁都得?)

  
哋(die) 国语中的“们”字用法(他们)

  
唔(wu) 不是

  
睇(di) 看(今晚我哋睇电视罗!)

  
啲(di) 的,那些(喱啲系乜嚟嘎?)

  
冧(lin) 陶醉(我好冧啊!)

  
冇(mao) 没有(我冇钱啦!)

  
惗(nie) 想

  
嘎(ga) 语气助词(如系唔系嘎?)

  
咩(mie) 什麽(你讲咩啊?)

  
嗻(zhe) 语气助词(系咁嗻)

  
嗟(jue) 语气助词  

  
嚟(li) 来(过嚟啦!)

  
叻(li) 很棒(你好叻啊!)

  
喱(li) 那(喱啲系乜嚟嘎?)

  
咪(mi) 不要(咪搞我!)

  
梗(geng) 当然(梗系啦!)

  
喺(bei) 在(你喺边喥啊?)

  
抦(bing) 殴打(信唔信我柄你啊?)

  
啵(bo) 语气助词(系啵!)

  
俾(bi) 给(快啲俾钱!)

  
嘈(cao) 吵(你哋唔好咁嘈啦!)

  
噏(xi) 唠叨

  
掟(ding) 扔(垃圾唔好乱掟啊!)

  
嘞(le) 语气助词

  
靓(liang)漂亮或表示幼稚

  
囖(lo) 语气助词(就系囖)

  
揾(wen) 找(搵到工啦?)

  
嗮[嘥] 浪费(真系嗮气嘞……)

  
摞(luo) 拿(攞钱去边啊?)

  
咦(yi) 语气助词(咦?你系?)

  
咗(zuo) 了(你食咗饭未啊?)

  
喔(wo) 语气助词(系喔。)

  


  
拗(ao) 矛盾(你哋喺喥拗紧乜啊?)

  
乸(na) 雌性(乜佢咁乸性嘎?)

  
撩(liao) 挑(你唔好撩起我把火啊!)

  
拎(lin) 拿(拎部电脑去整先。)

  
啖(dan) 量词(饮啖水先!)

  
憇(qi) 哄(憇细路仔咩?)

  
呃(e) 骗(你唔好呃我!)

  
掂(dian) 完结(我搞掂嗮啲嘢啦!)

  
唓(che) 表示鄙夷(唓,又吹水!)

  
瞓(fen) 瞓觉(睡觉)

  
--- ---

  
粵人不懂也沒有義務承傳滿清文化和語言,這些自有「清人」和「胡人」奮力推廣。

  

 回复[12]:  南海浪 (2015-09-19 17:33:02)  
 
  

 回复[13]: 普通話的真相 天方夜譚的故事 南海浪 (2015-10-04 14:15:56)  
 
  普通話的真相: 滿人的蹩腳漢語

  
作者,原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教授、《满族研究》杂志主编。

  
zt

  
我们都知道某國人讲英语讲得极其蹩脚,但如果他們统治了英国,那么统治者那蹩脚的英语就会成为通用的语言。这种天方夜谭的事儿就发生在中国。现在通行的普通话,其实是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族、鲜卑族、女真族等等游牧民族学习汉文时所说的蹩脚汉语,但他们成了统治阶级,于是他们说的蹩脚汉语就成了国语。

  
「满清官话」形成后,随着满清政权在地域上的延伸,操着「满清官话」的八旗贵族也就从北京的皇家内城走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各地的第一行政长官的口音又成了当地的标准口音。并在当地的上流社会向平民社会不断地渗透壮大,最终使「满清官话」成为中国的「国语」。

  
从地域上来讲,中国的北方是满人活动的主要地区,也是满语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而南方的个别地区,像两广、福建等地则由于「山高皇帝远」而受到较少的影响,这也是南方诸语言读唐诗宋词比普通话更押韵更亲切的根本原因,也是清代中国没有著名诗人的根本原因。

  
Mandarin经过满清王朝200多年在中国的统治,再经过孙中山政权以一票之优势对「国语」地位的表决,再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宪法上「国家代表语言」条文制订,普通话——汉语代表语言地位已经是坚不可摧。

  
更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gwOTIxMA==&mid=210856604&idx=1&sn=95bb13aa0e3b713537ba73f13179522c&scene=5&srcid=0930p8iHGfx8HnxFmV91TQAs#rd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