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克强经济学”与“全运会政治学”

大汉临离 (发表日期:2013-09-21 21:50:34 阅读人次:880 回复数:0)

  “克强经济学”与“全运会政治学”

  
李桐@江湖

  
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克强经济学”的路线图渐渐清晰:“放弃短期刺激政策,为经济转型可容忍GDP增速下滑”意味着好大喜功式的模式将要退出,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说明政府垄断控制一切的发展误区可能会被纠正,而“扩大开放的世界红利”则预示要尊重普遍的经济规律。虽然宏大的蓝图与残酷的现实之间尚有遥远曲折的道路,但意识到风险与问题,还是要比饮鸩止渴之后还要陶醉于“中国拯救资本主义”的幻觉有所进步。

  
从大连到沈阳,动车只要一个半小时,但总理从达沃斯论坛到全运会闭幕式现场,却仿佛横跨了两个时代。“克强经济学”与“全运会政治学”仿佛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在体育的领域,举国体制依旧是宇宙真理,金牌至上还是唯一价值。唯一的改变或许只是这一届全运会上,山东人终于改变了之前东道主必是金牌盟主的神奇规则。

  
如此而已,这是公元2013年。

  
十年前,因揭露非典真相而成为中国良心的钟南山教授曾是首届全运会男子400栏的冠军,他回忆当年人们真诚地热爱体育,目的也很单纯,因为锻炼好身体才能为建设国家出力。从1950年代到今天,一甲子的时光悄然流淌过,中国早已成为体育强国,但曾经质朴单纯的体育价值却在奥运金牌数字不断升腾的过程中,被遗弃得七零八落。

  
然而,第十二届全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杨嵘另有说法,“全运会闭幕式仍然以‘全民健身、共享全运’为主题,坚持‘全民参与、回归体育、节俭朴素’的理念,与开幕式首尾呼应。然后,杨导演认为“全国观众很满意”。

  
考虑到自我表扬与自我鉴定向来是一小撮的传统,最多是你们又代表了我,我却一笑而过,但杨导演词语之间,也提供了另一角度解读的可能,即在全国运动会上,全民健身的理想只存在于开闭幕式的舞台上,四年一次,被拿出来成建制地摆拍。

  
除此之外,在12天的时间里,便是前些日子我在专栏里写过的“中国特色实足的全国运动会实是人类体育史上的奇葩”,冠全国之宏大名头,走的却是体育小圈子宫廷戏的戏路,外加一众媒体围观;各种八卦,几多丑闻,超越了比赛本身,成为为数不多的大众关注亮点。

  
八年前的全运会讲述过一个孙英杰和“强力补”的曲折离奇故事,四年前的全运会在孔孟之乡举办,并适逢北京奥运之后大国崛起,却同样鲜廉寡耻,内定门与某赛艇疑似集体磕药而选择集体退赛也曾热烈一时。四年之后,人非而物是,许多当年旧报道,如今换个主角拿来就用。

  
光天化日之下,北京女子橄榄球队公然罢赛,女子游泳比赛扯破泳衣惨烈斗殴,无不映射出在李永波不小心泄露的国家机密“金牌是唯一标准”的认知之下,异化的全运会在遗弃了体育道德之外,连起码的廉耻也无须顾忌。

  
为金牌无所不用其极之背后,隐藏的是复杂的利益计算。所谓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今届全运会时时以节俭自慰,据说一共节省了28亿人民币。28亿是个庞大的数字,但如果以全运会的总体投入为基数,则为九牛之一毛。自2001年全运会首次采用申办制以来,全运会攀比成风,奢靡无度,每届平均投入均在千亿以上。这一说法来自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

  
前几日“惨遭“中国新华社一票否决的2020奥运会主办城市日本东京,为7年后的奥运会所做的全部预算为3300亿日元,大概折合33亿美元,200亿人民币。我们这边的爱国经济学家阵营中立刻有人预言这一“庞大”的投入将成为压倒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后一根稻草。果然是“小”日本,办次奥运的投入竟不及“大”中华办次全运会的十分之一投入。

  
由于沈阳全运会的财务盘点还未完成,这个“十分之一”对比的是四年前的山东全运会,当时的总投资是创下历史记录的2000亿元人民币,不过令主办方尴尬的是,赛事全部收入不过7亿,而且这7亿收入里只有1200万元来自门票。大概可以理解为扔出去一支航母战斗群,换回北京三环内一套三居室。更悲剧的是,这1200万的门票收入中大多来自开闭幕式,开闭幕式的门票收入中大半又都是公款购买用于各路嘉宾与神仙。

  
如今,第十二届全运会今天曲终人散,看着有媒体打出煽情标题,“四年后天津再见”,我只想说这一打着全国名义的少数人游戏能否从此永远不见?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