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微观日本

科长 (发表日期:2012-08-24 14:10:17 阅读人次:3154 回复数:29)

  吴婷 (安徽电视台主持人)

  


  
【微观日本】之一:旅行的意义

  
每次结束旅行,我都像是从一场梦中醒来。我失落哀叹,因为梦里那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不再触手可及、与我相属;但我淡定从容,因为梦中的氛围真真切切投射到了我的现实生活,影响和改变我的见识,观点,气场,走向。

  
去日本之前,我带着诸多顾虑。因为我们将赴日本东北灾区交流访问,那里有地震海啸的痕迹,有或多或少但一定存在的辐射值,它们意味着创伤与揭开伤疤、死亡与恐惧的阴影。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中日关系也正紧张而微妙,我担心日本官方和民众对我们是否友好,或只是表现得友好。因为语言不通畅,也因为文明差距显而易见却不可预知,我怕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所适从、气场爆弱。

  
所以当我落地后没多久,看到一白人哥们,顿觉亲切。瞧,他和我一样,不是日本人,说英文,却在这大街上撒腿长跑。

  
随团导游和翻译叫Miki,是定居日本19年的中国姑娘。我坐上大巴,边看窗外的风景,边听她聊日本的八卦国情。原来NHK不播广告,收入靠政府全额拨款。原来日剧一般也就十二三集,与咱动辄百把集的历史巨幅不太一样。原来日本最近流行姐弟恋,差个十几岁不在话下,文章马伊琍那样的多了去了。

  
早就听说日本干净,我很快就被事实震撼。马路上常有拉货的大卡车与我们擦肩,我扫了一眼开放的车厢,竟迅速联想到我出远门前在家刚擦过的卧室地板,之后,我的眼睛再没离开窗外。大小汽车,都是哑音行驶,包括在后来的八天里,我似乎没有听到一声鸣笛;车身,个个都干净透亮,我转而问Miki,日本人都多久洗一次车啊?Miki说,“有些超级爱洗车的人会一周一次,平常人一个月一次。”得,咱啥也不说了。

  
街道如此一尘不染,满大街却没垃圾桶的影子。我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中国游客向日本路人借指甲刀,对方借出前,果断把刀盒里的碎指甲一股脑倒进自己的名牌手包中。这说明,一、日本垃圾桶少得令人发指,二、垃圾桶再少,日本人也绝不往地上扔垃圾。少设垃圾桶,可能是便于集中管理和分类垃圾吧,总之后来的几天我极不适应,每当看到一垃圾桶,就跟在沙漠找到一汪水、在西藏找到了厕所、在考试时找到标准答案、在月光时发了一笔年终奖似的欣喜若狂。

  
我们的大巴车沿着马路左侧行进,速度很快,因为司机不会担心有电瓶车插进快车道,或在侧方红灯时突遭行人横穿马路。贴着玻璃窗,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可辨识的元素,比如亲切的繁体字,大楼上的国际品牌LOGO,以及和春运售票点相似的长队伍——Miki说这是日本人在买彩票,他们都只迷信某一号窗口,所以队伍变得很长。全车人都笑了。我也放松下来,开始进入状态,用我的相机、纸笔、心灵,来一一记录和细微观察,我所感受到的日本。

  


  
【微观日本】之二:日本欢迎我

  
在日本,最早欢迎我们中国青年代表团的,是两位姑娘。一位叫Emi,温柔似水,她来自此次交流访问活动的承办方,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而她父亲冈本立雄先生是该组织理事长。冈本有一半中国血统,他与我们交流起来毫无障碍,幽默又真诚;但他说女儿Emi在接到任务后的几天,由于焦虑自己会不会接待不周、中文不够好,而急出一身红疹,直到我们到达的前夜才消。

  
还有Miki,她是留日19年的北京姑娘,我们的随团导游和翻译。她在日本读大学,入了日本国籍,嫁了日本丈夫,日语利索,礼貌大方,和大多日本姑娘一样,由于长期跪榻榻米,站立时习惯微微内八字。

  
两个姑娘,在短短的八天,给了够我们一辈子回味的温暖和感动。

  
我们C团29人,一个不吃鱼,一个不吃猪肉,她们提前和所有餐馆打好了招呼,最终万无一失。由于行程满满,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赶路和换各种宾馆,被海啸泡过的宾馆是一人间,榻榻米是三人间、更多是两人间,哪间宾馆怎么开锁,哪个有wifi哪个用网线,开会几点用餐在哪,明天需要穿几级正装,她们会提前再三叮嘱好。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的行李越来越多,她们主动找宾馆为需要的人要箱子打包、要秤称行李以免我们托运时超载。她们想的永远比我们自己还要多一步,快一步,并且提前为我们做好。真的,很久没有这种温暖的感觉了。临走时我狠狠拥抱了Emi,几近掉泪;而由于Miki在为大家忙行李,直到过安检,我都没能再见到她,好好道个别。

  
从她们这儿,我得到了信号:日本欢迎我,并欢迎我再来,值得我再来。

  
在与青森教育人士交流时,接待方很贴心地手绘了很多漂亮的题板,在讲解过程中一直高举和翻页,上面用中日双语写上了讲解提要、注意事项、问候。他们还在自己单位的工作人员里找了个自学中文的姑娘做翻译。他们担心我们万一没有自备翻译,听不懂。

  
在与青森观光届人士交流见面时,迎接我们的除了超大超萌人偶吉祥物亦酷贝,还有一个大号展板,上面用中文写着“热烈欢迎光临青森”,下面整整齐齐码上了29个团员的名字。

  
我完全不懂日语,可几天下来,我上街已经不怵了。问路几次后,我得出几个结论,一,日本人都是活雷锋,不仅会指正确的路,还会不厌其烦说到你懂,或直接带你走一段;二,虽然日本人的英语很难听懂,但男女老少竟都懂一些英语,加上肢体语言,你一定丢不了。

  
还有一个我亲历的小故事。某天我们住在一个偏远的旅馆,晚上将近十二点,我洗洗准备睡,发现隐形眼镜护理液已经用光,急了。问总台哪儿有24小时店,总台说我们有车送你去,3分钟,你要是自己走,15分钟。我问How much,对方说免费,这是我们该做的。于是几秒钟后,一个揉着眼睛的大汉被call了出来。半夜被叫醒干活,还是对方自己可以解决的小事,这事搁谁身上都会轻者牢骚重者恼火吧,我也是感到由衷抱歉。可这位司机师傅非常和善,为我拉开车门,用简单的英语和我聊天,并用一分钟送我到了目的地。原来,地方并不远,总台服务员替我把困难设想到了最大,并直接把服务做到了位。买好护理液,我再次惊讶地发现,司机正在拉开的车门前站得笔直等我,接着,送我回宾馆,为我拉开车门,鞠躬道晚安。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受宠若惊和感谢之情了,只有一个劲地和对方来回鞠躬,用日语道谢。

  
我想感叹,日本的服务业真的不简单。我一直以来把“服务”理解为“欢迎再次光临”,但他们明知我们不会再来,却依然把服务做到极致,这,已经不只事关服务业,而是渗透到日本人骨子里的责任意识,善良情怀,国民素质。这件事让我感动、触动,更让我对日本仰视、尊重。整整150年前,曾国藩在洋务运动时就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这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真理,所以我要把感受到的日本的好,通通记录下来,分享给每一个同胞的你。

  
【微观日本】之三:自爱的细节

  
上一篇我说:日本欢迎我。你可能会说:抄袭。原话那叫北京欢迎您。

  
是的,北京奥运以及上海世博,在特定的时期,建好漂亮的场馆、种上沿路的鲜花、突击精神文明建设,然后敞开大门,以无比真诚的姿态欢迎全球的客人。但关起门后,父母官对百姓关爱吗?这个大家庭的成员间互爱吗?我们足够自爱吗?毒奶粉和校车给过我们答案。沈阳关门的商户给过我们答案。北京大雨淹城给过我们答案。

  
在日的寥寥几天,我却见证了日本人无数自爱的细节。

  
赴日前的培训会上,我们了解了一些中日对彼此看法的民意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日本人对中国社会体制的理解,排名依次是社会主义、极权主义、军国主义。我们的祖国竟和军国主义搭界,让我费解。你才军国主义呢,在我们中国人眼中。

  
来了我才知道一些信息,比如在日本,所有影视作品是决不允许出现战争镜头的,为了保护孩子。我似乎有些理解他们的选项了。想想我们对战争片里的血肉横飞,从小到大,可都见怪不怪了;再想想我们的小兵张嘎、潘冬子、王二小,那可都是亲历战争的孩子,孩子啊!

  
也许你会心头一紧,气急败坏:这些孩子都是为了抗日!归根结底都怪TMD小日本!

  
那么眼下的毒奶粉呢?校车事件呢?惨死的小悦悦呢?地震灾区纷纷倒塌的校舍呢?这些无辜的孩子,又是因谁而离去?

  
日本人真的对自己的孩子爱护极了。我们参观了青森县立图书馆,里面有专设的儿童阅览室,干净明亮,色彩丰富,有图书、桌椅、毛绒玩具,每周还有半天专有志愿者来为孩子们讲故事。

  
日本的父母和中国父母一样要上班,可日本的爷爷奶奶不像中国祖辈那般,他们的观念是,孩子是你生的,我无权干涉,也不对此负责。于是家长只好在孩子六个月时就将其托付给进幼儿园。所幸的是,他们对本国的幼儿园,百分之一万的放心。作为一个母亲,日本的这一点让我真心羡慕了,因为我自己所在的栏目就曝光过幼儿园给孩子吃坏水果、幼儿园拿透明胶封孩子的嘴等新闻。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正约我一起在安徽做一个公益项目:母婴室。我在中国国内,只在部分机场和宜家商场见过母婴室,而安徽省内,我所知的数量是零。我哺乳孩子期间,最大的烦恼就是不方便:上班时到处找空房间,最后总是躲在一个坏锁的会议室一角,偷偷摸摸吸乳;带孩子逛街时,即便作为公众人物,我甚至也被逼无奈在餐厅角落当众喂奶,当时是婆婆用纱巾替我遮挡。所以这次到日本后,我一直格外留心这儿的母婴室格局。它在商场等公共场合的出现频率几乎和洗手间齐平,推门进入,更是无比精致:窗帘,一排软皮座椅,两个带安全扣的小床,电源,热水器,自来水消毒过滤器,洗手液,卫生纸,垃圾桶,当然还有一个完好的门锁。日本满大街都是胸前挂着婴儿的父母,就是因为带孩子处处是方便。杨澜在今年两会交过在国内公共场合增设母婴室的提案,这样能提高母乳率、延长母乳时间、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也是文明社会对于女性和母亲的尊重。两国的文明差距,在母婴室一事上凸显。

  
当然,日本人自爱,不仅是爱花朵爱希望,还爱老人爱女人。如果你需要养老人、女人、或孩子,你便可以获得减税的优待。小小电影票,1500日币一张,但如果你是50岁以上夫妇、60以上老人、或周三女生节里的女生,那么你只需花1000日币。

  
日本公共洗手间绝对值得一提。我早听说过日本的公厕里都安装了“卫洗丽”,可以如厕后直接清洗身体,这点我亲眼亲身证实了;新发现是:“卫洗丽”上还有声音掩护键,用以遮盖不雅之声;手边还有清洗马桶的清洁剂及其使用说明;眼前方向有个放置婴儿的固定座椅;厕纸永远是挂两卷,备用两卷;不是每种纸都可以做厕纸哦,必须十秒钟内能在水中融化,保证不堵塞马桶,方可合乎标准;墙体上贴有各种按键和物品的使用图示以及告示,即便你第一次来,也绝不会有任何窘迫、困惑。天哪,连洗手间都是如此的高标精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无懈可击吗?

  
日本人对于安全的重视,那叫一个生于忧患。几乎所有的居民楼办公楼,都会在顶部的某个玻璃窗看到一个红色倒三角标志,意思就是,万一这楼失火了,这扇窗可以砸,所以平时这扇窗下是不允许放置物品的。马路边,随处可见“死亡事故发生场所”“(过马路前)左右确认”。“横断禁止”等交通警告。更可贵的是,人人都能照此执行。

  
日本管理有序,人人公德心强,从城市交通可见一斑。东京虽是国际大都市,但街道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狭窄,但我似乎没有见到堵车,甚至没有听过一声鸣笛。路面行人守规则,所以道路畅;更重要的,是政府鼓励大家乘坐公共交通,所以出租车费、私家车停车费,都贼拉贵;而地铁网络极其丰富,价格也便宜。

  
临走那天,我和刚落地时一样,又在东京大街看见了长跑的画面。不过这次是一支极其庞大的队伍,男女老少黑白黄,百余人在傍晚的绿意里若隐若现,融洽,唯美。为什么他们这么热衷长跑?因为这乌泱乌泱一大群人出现在街头是不用报批的;因为他们空气干净马路安静;因为他们爱生活,爱自己。

  
【微观日本】之四:关于日本人的幸福指数

  
去过日本的朋友都会感叹一句:物价真高。什么概念呢?一个西瓜合70元人民币,一个肯德基经典套餐合60多元人民币。坐出租车,起步价660日币,合人民币50多元,而眨眼的距离,4000日币就哗哗出去了,合人民币300多元。所以在日本给国内朋友买礼物,买得我龇牙咧嘴。那么本地品牌是不是该当仁不让地便宜呢?NO!我到电器城去看微单,才发现made in Japan的电子产品价格和国内淘宝相差无几,并且机内设置语言只有日语,连英文都没有!日本人,你是有多不想赚国际友人的钱啊?!恰恰,越是日本本地的产品,价格越高;进口货反倒便宜,美国货、欧洲货,通通贱于日货。这点倒与中国截然相反。因为日本人都一致认定,日本造的东西是最好的。贵?理所应当啊!

  
那么日本人是不是工资很高呢?在日本政府为我们举办的送行晚宴上,我结识了中山英子女士,她祖籍是中国山东,来日三十年了,创始并经营着一家大型旅行社,多承接中日官方和大型企业的互访活动。她刚给一个中国东北姑娘办了工作签证,并开出月薪20万日币的高工资,合人民币一万六,是应届生里罕有的高薪,但租租房子吃吃饭添添东西,也就所剩无几了。

  
东京的夜晚,街角有很多倒地而睡的西装革履男,公文包或当枕头或扔一旁,据说他们这是压力大喝高了,太早回家还会被太太鄙视——论这点,还是咱中国男人强,不仅酒量好,倒也倒在家门口——话说这该算是东京一景了吧,当然也仗着日本治安好,哥们要是在别国被抢一次包,就此生不敢当街睡第二觉了。我的一位朋友,在某省驻日办事处工作,对两国人的生活状态都算了解。见此街景我就问他,你觉得你的幸福指数高,还是日本男人高?良久,答曰:还是我们中国男人吧。

  
也许因为他的生活处于优越之列,不能替广大中国上班族代言;也许他是对的,日本男人各种压抑,是体现在街头巷尾、楼里楼外的。

  
虽说日本男人养家压力山大,但不论你是刚毕业的孩子还是大企业的老板,一旦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有全职主妇或孩子需要照顾,都可一定量减税。这种人性化的政策好贴心,让日本男人保持尊严时,不用打肿脸充胖子,代价过大。

  
而当代日本女人却越来越神气了,她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去门口迎接丈夫下班,或只虔诚地在家里等到夜深。新婚后,她们可能暂时听丈夫的,在家料理事务,但一两年后会再回去工作。日本老人则算得上是最幸福的群体,很多早年靠炒股票发了大财,现在都生活的很悠闲,整天把自己收拾的体面干净。

  
由于对未来的经济、能源状况等没信心,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都不爱生孩子了,仅从日航空姐的年龄我们就可以窥见日本人口老龄化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所以鼓励生孩子的种种优惠滚滚而来。比如Softbank公司,生一个孩子就给补贴100万日币,以奖励方式为员工减少养儿压力。

  
关于日本人的幸福指数有多高,中山英子女士也是有发言权的。她说三十年前来日创业时,最初举家搬迁语言不通,然后是各种新圈子的建立、新观念的挑战、新规则的适应……虽是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但好在有章可循。同时她也说起,每当接待中日双方活动时,和中方打交道,常常困难重重且不可预见,比如各种潜规则,比如低效、冷眼、私下送礼等关键词。而这些,作为中间人,作为中国人,她永远选择对日方闭口不谈。

  
她说:在日本很辛苦,但心不苦。我们这些出来的人,是再也回不去了。

  
幸福指数这东西,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要求来算,所以,冷暖自知吧。

  
【微观日本】之五:爱与恨之前,先去了解

  
当我在微博上说了一句,我到了日本,马上有评论扑上来,去那种地方干什么?

  
我在微博上发了些日本洗手间细节图,有网友开始教育我,你要爱国,不要崇洋媚外。

  
这些网友虽是极端了些,但我选择理解和包容。我身边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纵然知道日本有一百个好,也会因为某一个重磅裂痕,在心底给日本扣上从怀疑到仇视这些大小不等的帽子。

  
白岩松在《岩松看日本》专题片里说道:“爱与恨之前,先去了解。”

  
我有幸有机会了解,所以我深深地赞同这句话。

  
银座附近有个吉野家,店面超级拥挤,但牛肉饭的口味和国内吉野家竟无大异。在那儿我邂逅了一位林先生,中国福建人,到日本工作十年,刚刚提交了入籍申请。他聊起,因为机缘巧合,他来到日本某家企业工作,起初他对这里有抗拒,因为那段国人皆知的历史,也有担心,因为中日关系一直是各种微妙。后来,他自己花了整整六年,才放下了一种叫仇恨的情绪。因为,这里的制度、人民、城市、风景,一切的一切,都在源源不断地向他灌输友好而柔和的信号……我们聊了很多,告别时,他郑重地向我提出一个请求:你在媒体工作,你能不能帮我们这些在日本的中国人多做宣传?我们首先是很爱祖国的,我们也喜欢日本,日本人对我们很友善。

  
是的,关于日本人的友善、自尊自爱,我已经将很多细节诉诸笔尖和口头。但这还不够。我还想说一说,同为人类,日本人是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自然灾难的;同为人类,我们应该团结、互助、了解、学习,出离爱恨。

  
仙台机场的灾后重建工作,是我们此行考察的任务之一。当我站在仙台机场大厅,仰头看到立柱上标注的,那曾将机场吞没的3.02米水位线,我沉默,恐惧。去年春天,这里曾经发生了怎样的一番末日图景?眼前录像中,有疯一般涌来的海浪,有如草芥一般被冲得七零八落的飞机、汽车、集装箱,所有人都在尖叫着逃命……所谓灭顶之灾,就是这样决绝。

  
仅仅半年后,机场就完成了重建,也加强了抗灾的能力——焕然一新的仙台机场,再次迎来国内外游客,也赢得了我们的尊重。

  
当工作人员将所有这些惊心动魄、齐心协力、千辛万苦,以平和的语气娓娓讲述给我们时,我意识到:当人们可以如此态度直面灾难的时候,他们已经完成了自我心理重建。而这,比新盖了多少高楼大厦都要可贵。

  
多难,就是这样兴邦的。日本是个多地震、海啸的国家,所以日本人必需把坚韧和倔强种在骨子里。他们在长期的磨难中历练出的这些品格和经验,难道不值得我们放下爱恨,用心学习么?

  
回到合肥后,我看到政务区沿路都挂起了标语: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顿时忆起,从小到大曾被无数的课文感动和教化,却在真正步入社会后,发现学来的都是童话,而照做的都是傻瓜。在日本,我未见这种教人向善的标语,但是,大街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实实在在地践行着“学雷锋”,互爱互助,相亲相守。此行,我可能没有看到太多传统日本的印记,没有嗅到插花和茶道的香,没有去京都大阪北海道,但我切身体验了一个传承了传统文明的、有序的、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的日本社会。

  
我不确定我是否恨过日本,但我确信我一直深深爱着我的祖国。今天我所描绘的沟通、了解、放下负担、彼此谅解、尊重、学习,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祖国更好,人心更善。

  




 回复[1]:  旅人 (2012-08-24 14:59:26)  
 
  科长,你很反动。

  
在如今钓鱼岛问题的大是大非期间,你还有心思转这种吹捧日本人的文章,太没有政治觉悟了。

  
来人,打四十大板。

  

 回复[2]: 来张美女照将功补过 科长 (2012-08-24 15:50:14)  
 
  

  
安徽卫视女主播吴婷

  

 回复[3]: 宋祖英的儿子,绰号“宋江”,大家来瞻仰瞻仰,看看有无领袖风采。 深层次 (2012-08-24 16:10:54)  
 
  

 回复[4]: 宋祖英的老公--罗浩。绰号“神州第一绿"。 深层次 (2012-08-24 16:14:10)  
 
  

 回复[5]: 把吴廷介绍给我! 自带板凳 (2012-08-24 16:51:52)  
 
  我挺喜欢这闺女

 回复[6]: 宋江!哈哈哈,真他妈能整啊 自带板凳 (2012-08-24 16:21:51)  
 
  

 回复[7]:  与禅寺 (2012-08-24 16:26:24)  
 
  拿这么小一个孩子寻开心,不厚道。孩子有什么错。

 回复[8]: 孩子是没有错地! 自带板凳 (2012-08-24 16:32:09)  
 
  

 回复[9]: 与禅寺好好理解一下为什么全国人民要拿这孩子寻开心吧? 深层次 (2012-08-24 16:45:25)  
 
  想不通就算了,佛渡有缘人,善哉善哉。

 回复[10]: 能看出作者没怎么出过国 扁担 (2012-08-24 18:10:17)  
 
  优待照顾妇孺是所有发达国家的特点,而日本在这方面和其他发达工业国比是个落后国。

  
日本入托难、带婴儿很难去公共场所,因为日本人认为是迷惑;日本人不给孕妇和老人让座,认为理所当然。日本这些方面甚至不如四小龙。

  
作者值得称赞的是敢于说日本好话,对于一个吃官饭的喉舌来讲很不易。

  

 回复[11]:  与禅寺 (2012-08-24 18:14:20)  
 
  人们拿宋阿姨怎么取笑,我都不觉得过分。她是名人,也算得公众人物,这种待遇理所当然。

  
但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该因为是某人的孩子就可以这样取笑他。

  
在正常国家,无论父母如何混蛋,孩子的照片一般是不公开出来的,更不会拿孩子取笑。孩子无法选择父母。不管是谁的孩子,和你深层次的孩子一样,和我的孩子一样,都是无辜的。(如果我说重了,深层次网友请你不要介意。我对你没有任何恶意,见谅。)

 回复[12]:  与禅寺 (2012-08-24 18:19:14)  
 
  带婴儿除了高峰期的电车确实不行,别的公共场所不觉得有困难,也不觉得有人觉得我迷惑。带着孩子,会有很多人帮我。

  
日本的公共场所的免费育儿设施比多数其他发达国家都多。没觉得日本人不给孕妇让座,我怀孕期间上班,几乎每次都能得到让座。在爱心区没得说,在一般座位区,只要看到你的孕妇标志,没有一次不给让座的。

 回复[13]: 看来与太很幸运哦 扁担 (2012-08-24 18:30:57)  
 
  我听大概两位数的女同事告诉我,没人给她们让座。

  
公共场所看什么样的。你带婴儿敢去高级料亭吗?敢去温泉旅馆吗?当然不是每一间都拒绝小孩,但是小孩Ok的店要特别注明。

  
与太你去过几个发达国?介个大多数说的是哪几国?

 回复[14]: 总有人喜欢这样 抬杠 (2012-08-24 18:57:52)  
 
  

 回复[15]:  与禅寺 (2012-08-24 19:57:38)  
 
  赫赫,我去过的发达国家不多,美国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德国英国,美国住过1年澳洲住过8个月。欧洲国家确实去过不多时间也比较短。南欧的朋友来日本旅游对我说,婴儿休息室比他们那儿多。女人对这方面比较注意观察一些。

  
你见过其他国家免费育儿设备设施多的话,希望介绍一下。

  
让座的事情,你说得让我觉得是我特别幸运了。怀孕早期体型上不明显的,只能靠人们对孕妇标志的认知度。确实还有不少人不知道这个标志。但是怀孕后期不给让座我本人很少碰到--不是一次都没碰到。

  
我不明白婴儿要带去高级料亭的必要性有多少?那是讲究风雅情调的地方,不是日常生活常去的。一般的ファミレス就挺适合拖家带口的去,从中午就开的绝大多数是不拒绝小孩的,一看见带小孩的就会端上小孩专用的叉勺碗。温泉旅馆我带孩子去过,回忆了一下,长崎2个温泉旅馆,四国3个温泉旅馆,京都3个温泉旅馆,箱根2个温泉旅馆,北海道1个温泉旅馆(宾馆不算),没有被拒绝,估计我去的旅馆档次不够高,我一般利用一宿2-3万日元的,超过4万的我没有让孩子享用过,不想让孩子太优越……hehe。谢绝婴儿的可能有,只不过我利用不太多还没碰到而已,其中有的婴儿被褥免费,有的收费。

  
坐电车不管是孕期还是带孩子,我都避开高峰期的,不安全。

  
入托难是真的。这里是指经认可的拿行政的补助的托儿所。不拿行政补贴的非认定托儿所,不难的,出钱都可以进去。

 回复[16]:  单行道 (2012-08-24 20:39:25)  
 
  好,周末坐板凳上来听扁担和与太对话,晒幸福。请继续,继续。

  
最近心情很郁闷,钓鱼岛还未解放,今天又惊闻我天朝一座大桥建好就垮了。NND,真是不幸啊。

 回复[17]:  东京博士 (2012-08-24 20:39:38)  
 
  扁担同学,你对“日本人不给孕妇和老人让座,认为理所当然”之理解我有点异议。特此推荐你看看唐辛子写的这篇文章——

  


  
讲礼貌的日本人为什么不让座?

  
作者:唐辛子

  
大凡来过日本的人,都会赞赏日本人的礼貌。我家小朋友的外婆,一位典型的具有大国情怀的骄傲的中国人,在来过日本之后,也不得不点头承认:日本人的礼貌与公德比咱们中国人要美。例如她走在路上,看到她要过马路,行驶的车辆会停下来让她先过,开车的人甚至还会坐在车中的驾驶座位上,朝她微笑着鞠躬示意。

  
我的另一位居住在美国的朋友,也对日本人的礼貌赞不绝口。几年前朋友独自到东京旅游,夜晚回酒店时乘错电车迷路,于是比比划划地拦住一位日本人问路,那位被问路的日本人,在用日文说明了半天之后,看朋友还是不明白,居然陪着她一起乘电车,一直将朋友送到酒店旁边的电车站,并目送她走进酒店之后才转身离去—朋友为此感动得差点翻了天,见到我时对日本的一切种种,无不溢美于言表。

  
但尽管如此,当他们看到日本电车车厢内,年轻人大大咧咧地坐着,老年人规规矩矩地站着时,还是忍不住心中疑惑:“日本人那么讲礼貌,为什么在电车里遇到老年人却不会让座?”

  
礼貌的日本人为什么不让座?的确,刚来日本时这个问题也一样令我困惑。但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之后,我发现:在日本让座,并不是个“礼貌问题”,而根本是个“技巧问题”。

  
例如我认识的一位大学老师A子,年近六十,因为满头白发,目测年龄比实际年龄似乎还要年长一点。平时A子老师性格蛮开朗的,但有一次却遇到她在不停地叹气,不由得问:“A子老师您怎么啦?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结果A子老师答:她早晨乘电车时,居然有人给她让座了!

  
“唉!难道我已经老到要被人让座的地步了?”A子老师抚摸着自己的白发,满目忧伤地说。因为被人让了个座,那一整天A子老师都闷闷不乐,她第一次感觉自己被人提醒:“你老了!”

  
也许对于A子老师这类人的郁闷,同文化背景下长大的日本人似乎大都心灵相通,不言亦明。因此,在日本的电车上,像A子老师这样年龄的人,基本上是无人让坐的。但我曾在电车上给一位抱着婴儿的妈妈让座,结果也依旧不理想:那位抱着孩子的妈妈在连声道谢之余,却怎么也不肯坐下来,并说她只有二三站就到了,用不着坐。后来我的一位日本朋友告诉我:即使你好心让坐,但并不意味着别人就必须接受你的好心。有些日本人怕给人“添麻烦”,不愿意接受别人的人情,还有些日本人性格好强,不愿意成为“被照顾的人”。

  
因此,在日本的电车上,让座现象的确比较少。除了日本的“敬老”意识比较淡漠,没有搀扶老人、给老人让座的习惯之外,还因为对方是否真正需要让坐,若没有足够良好的心灵阅读技巧,有时的确很难做出判断。所以,在日本让座时,你绝不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从座位上激动地跳起来,殷勤地搀扶着对方的手,热情地说:“老大娘,您请坐”---这会令人悲痛欲绝的。在日本最好的让座方法是:你可以假装你马上要下车,扭头走到车门,或者干脆走去另一节车厢---总之你只需一声不吭地站起来,走开,将座位空出来就好。对方如果需要那个空座位,他或她自然会走过去坐下来。

  
一位基督徒的日本朋友对我说:“即使你左手做了好事,也不应该让右手知道。”我想:类似于“让座”之类的小事,与其说它是一种礼貌或美德,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心灵技巧”。

  

 回复[18]:  东京博士 (2012-08-24 20:49:21)  
 
  再回扁担同学,是我自己的真实经验——

  
那时孩子已经不是婴儿大概是3岁左右吧,去箱根旅游时住在一家高档宾馆,晚餐有好几处可选,首先选中的一处是西式餐厅(年代已旧记忆不清好像是法式料理),结果因为小孩子被谢绝入内,当时一起旅行的一个朋友家庭(日本人)事后告诉我们,除了你们理解的怕小孩子吵闹不听劝影响其他客人和店内气氛,还有一个因素是小孩子好动不小心扯拉餐桌布可能会造成餐具酒杯损坏,而这种场所的餐具都是比较贵的,发生赔偿什么的事情双方都会很尴尬,所以事先就禁止小孩家庭入内。那天晚餐最后我们选择了对面的另一家。

 回复[19]:  与禅寺 (2012-08-24 21:10:00)  
 
  哈哈,去ファミレス算幸福吗?

  
高级料亭我自己都很少去,别说带孩子去了^ 一般是白天出去购物,以及带孩子出去参加妈妈会,这些日常去的地方婴儿设施很多阿,没觉得不方便。很多婴儿休息室还有热水供应可以冲奶粉。有个住在瑞士的朋友来日本玩还挺佩服这个呢。

  
我家附近车站,男厕所里都有换尿布的专用板。

 回复[20]: 咦,怎么老懂经也被惊动了? 扁担 (2012-08-24 23:21:00)  
 
  啊哈,说明一声,本扁说的“理所当然”不是批评日本人,而是说日本独有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这样做,并不是贬义。因此虽然在日本有年幼的孩子觉得“肩身が狭い”,却不认为这是日本人缺乏爱心。他们不给老人、孕妇、抱孩子的让座,但是却慷慨地争着给残疾人、伤员让座。这都是我亲眼所见。

  
回与太:

  
我没去过南欧,去过北欧三国西欧三国中欧两国,感觉这些国家在育儿支援硬件上基本都比日本更好或者是相差不多,像育婴室这种设施,在发达国家都属于基础设施,而不是中国人装腔作势说的什么“人性化设计”。英国的孩子免费医疗到十六岁,这是在日本无法想象的。芬兰使用婴儿车的父母搭电车免费,当然他们人口少,在日本这是不现实的。最让人羡慕是北欧三国对生育孩子家庭的照顾,孩子上托儿所是国家提供的义务服务,如果不愿孩子上托儿所而交给祖父母看管,祖父母还能从政府领到一大笔津贴。

  
再说说四小龙的韩国,韩国的剧院音乐厅都有免费托儿服务,凭当天入场门票就可以把孩子交给剧场托儿所,专业的老师可以帮你看到演出结束。日本也有这种服务,但不是每间音乐厅都有,而且至少要三四千元,还要预约。韩国的餐馆无论高级与否都欢迎带孩子的父母,我们去过几间很有档次的(设在五星级酒店里),人家都是热诚欢迎,还有服务员来帮着看孩子(服务费并未因此多收一分),说实话韩国很多地方不如日本,可是对孩子的优待是日本比不上的。日本的室外儿童游乐场都是泥土地,可是新加坡的儿童游乐场都是弹性塑胶铺地,安全性和卫生都强于日本。

  
说到头来,因为带着小孩而要处处远虑的国家,还就属日本了。

  
发达国家的妇女有薪产假都是越来越长,而且是一种当然的人权,说一个母亲不该拿有薪产假或者趁机炒人家鱿鱼,会被社会谴责。日本女性有多少有薪产假?就算公司说你可以休你敢全拿吗?还记得十几年前桥本圣子一出产院就回议会,真是武士道精神哦。

 回复[21]: 实话实说 组长 (2012-08-25 00:16:09)  
 
  盛夏,今年刚进幼儿园的外孙女开始放暑假。

  
小两儿口不远百里,把小家伙送到外公家,然后远走高飞,不知道去哪儿了。

  
外公每天悠哉悠哉,领着小外孙女东逛逛西瞧瞧,一日走进了一家多年前领着女儿来过的游乐园。

  
小家伙兴致勃勃,到处玩耍,还非要坐一坐那种在高空盘旋的汽车。入口处立着一张牌子,上面写着『6岁以下儿童需成人带领』。

  
外公别说坐了,看着都眼晕,就说:这没啥好玩的,咱们还是去魔鬼洞吧。小家伙哪听得进去,就大吵大闹。

  
此时,后面来了两个高中生模样的女孩子,大概看到了外公的尴尬,就对小家伙说:姐姐带你去坐好不好?那还用说,当然最好不过了。

  
玩累了,坐在椅子上休息,正好旁边有个小卖店,外公就掏出一个大钢蹦儿,让小家伙自己去买想吃的东西。

  
小家伙大概这是第一次自己拿钱买东西。不一会儿,小家伙一边舔着手里拿着的冰激淋,一边慢悠悠地走回来。

  
外公一看,嘿,还是香草的,挺会买呀。不过,再一看,另一只手里还紧紧握着那个钢蹦儿呢。

  
哇,这还得了。外公赶紧拽着小家伙去小卖店,一边补钱,一边道歉,售货员笑眯眯地一边找零钱,一边说:好可爱的孩子啊。

  
过了几天,外公又领着小家伙瞎逛。走着走着,小家伙突然尿急,这要是外公小时候,就躲在大树下解决了。

  
时代不同,国度也不一样,咱不能给孩子带来旧风俗。可附近没有商场,也没有弹子房,小家伙又连呼尿不可忍了。

  
这可咋办?外公猛抬头,发现前面有一张【长次郎】的招牌,就急匆匆拉着小家伙的小手 ,直奔而去。

  
要到达那里,中途要经过一个地面只画着三道白杠的狭窄路口,小家伙突然停住,严肃地说:现在是红灯!

  
外公左右观看,小小路口,哪有汽车通过啊?你这小混蛋,这会儿又忘了尿急了?这话,外公可没好意思说出口,那咱就等着变绿灯吧。

  
这时候突然听到后面发出几声日本特有的极其刺耳的刹车声,回头一看是几个骑自行车的学生,大概看到一老一少在傻等信号,也不好意思冲过去,就一起傻等吧。

  
好不容易走到长次郎的门口,怯生生地进去,小心翼翼地对一个正在忙碌的店员说:不好意思啊,不是来吃寿司的,这孩子尿急---。

  
那个店员一看是个女孩子,回头又叫来一个女店员,女店员一边小声问着小家伙什么(大概是问会不会自己坐便器呀什么的),一边领着小家伙去了洗手间。

  
晚上,小家伙又跑到外公的小屋里纠缠,看到沙发旁边的地球仪,就转来转去地玩。

  
小家伙一会儿指着一个地方回头问外公:这是日本吧?

  
是啊。你看,旁边这一块大地方就是中国。

  
中国?

  
是啊。你外公外婆,还有你那个有了家还想满世界转的妈,都是在这个地方生的。

  
哇,我也想去中国啊。

  
你?你可别去,还是在日本吧,日本多好啊(不过,这话没说出口)。

 回复[22]: 说日本好也好,不好也好 扁担 (2012-08-25 00:09:23)  
 
  全看参照物是什么。

  


  
》哇,我也想去中国啊。

  
》你?你可别去,还是在日本吧,日本多好啊

  
没错,换我我也这么说。

 回复[23]:  与禅寺 (2012-08-25 09:52:59)  
 
  *日本的室外儿童游乐场都是泥土地,可是新加坡的儿童游乐场都是弹性塑胶铺地,安全性和卫生都强于日本。*

  
泥土有自净功能。塑胶的东西,不特定多数人使用不卫生的,你家孩子如果有塑胶玩具,应该有认识。经常接触泥土对孩子免疫有好处。新加坡估计泥土不多呵呵

  
“英国的孩子免费医疗到十六岁,这是在日本无法想象的。”

  
英国的国民健康保险NHS加入者(16岁-60岁(女)65岁(男),)好像都是看病免费的,你不能说他们对成人的人性化高于日本!

  
医疗制度,日本也是全民的,比美国强多了。全部免费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可能意味着财政投入有一部分是被浪费掉的。老人完全免费和小孩完全免费都有这个问题(重复看病,过度医疗)。稍微收一点费用,大部分公费,最有利于遏制浪费,同时对低收入家庭进行医疗补贴,不至于看不起病。

  


  
“芬兰使用婴儿车的父母搭电车免费,当然他们人口少,在日本这是不现实的”

  
如果税收和芬兰一样水平,完全能同样做到。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日本的中税收中福利。高税收高福利我觉得不是一种很理想的框架,我喜欢小政府大社会。

  
“说到头来,因为带着小孩而要处处远虑的国家,还就属日本了。”

  
我带着孩子出国的,只有去国中国,呵呵惭愧。所以没有比较,没有发言权。住在瑞士的一个朋友对我夸赞日本的婴幼儿免费设施,让我心里有了数。

  
“日本女性有多少有薪产假?就算公司说你可以休你敢全拿吗?”

  
中小企业我不清楚(估计很多人是怀孕就辞职的),大企业是做得蛮好的。日立的一个同学1年,全拿了。产假长度可能是输给其他国家的……我真不清楚其他国家的有薪产假长度,介绍一下吧。

  
“韩国的餐馆无论高级与否都欢迎带孩子的父母,我们去过几间很有档次的(设在五星级酒店里),”

  
说实话我不知道为什么以这些最高档的地方是否接受孩子来作为一个社会对带孩子的人的宽容度的参照。我觉得高级料亭这样的地方,是给成年人安静地享用的,拖家带口应该去那些热闹的便于孩子享用的大众化一些的地方,至少,当我作为一个客人想安静地使用料亭的时候,我就不希望邻座有个孩子在哭闹,虽然我非常喜欢孩子,也非常喜欢别人的孩子,但我需要有某些时间不被孩子打扰!

  
可能是因为你外食大部分是高级料亭5星级餐厅?所以特别在乎这个hehe,没有这个你就没法带孩子外食了。其实如果每次外食都是高级料亭5星宾馆餐厅,这样的有钱人在日本雇个保姆,你外食时候给你在家带孩子,应该能做到吧hehe

  
我外食利用高级料亭只是少数,而且去那种地方我本来就不打算带孩子,所以我不感到不满。

  


  
就我平时经常去的地方,没有一家拒绝带孩子。就像东博介绍的那样,高级的餐厅万一打碎了什么东西,万一弄脏了地毯,就算不要你陪你自己也会感到不愉快,因为你破坏了气氛,高级餐厅气氛就是一种商品!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韩国就没有这种商品!满足不了我这方面的需求。

  
我不认为所有成人去的设施都需要他们接受孩子,只要一般人经常利用的地方接受孩子,就足够了。我不认为把孩子从小带到非常奢华的地方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好处。

 回复[24]: 说到五星级酒店 小筷子 (2012-08-25 10:08:19)  
 
  法国不仅是五星级,有很多酒店是不准孩子进入的、比日本更严格了。

  
这并不能说,法国人对孩子缺少人性化。

  


  

 回复[25]:  はいはい (2012-08-25 10:15:42)  
 
  洋人去高级餐厅吃饭,要雇临时保姆在家看孩子。16岁以后才能进入社交场合。

  
韩国?韩国没文化蕴底,和中国一样、挣钱是根本。

 回复[26]:  与禅寺 (2012-08-25 13:52:16)  
 
  纠正一下,刚才问了我同学,日立的,不是一年,是一年半(産休8週間、その後育児休暇1年4か月、合計1年半だって)后复职。还有个后辈,中坚制造业,一共休了2年,刚复职。

  
公务员和大公司还可以,小公司肯定差。有个朋友开了个小公司,雇了4个人,其中3个女性,不巧这三位女性几乎在同一年怀孕产休,朋友急死,急忙找临时工,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 根本不是要“炒鱿鱼”或“社会谴责”的问题,而是公司存亡的问题。

  
扁担能否介绍一下四小龙和其他国家是如何保障公务员大企业以外的职业妇女的产后有薪休假。

  

 回复[27]:  はいはい (2012-08-26 09:22:37)  
 
  洋人去高级餐厅吃饭,要雇临时保姆在家看孩子。16岁以后才能进入社交场合。

  
韩国?韩国没文化蕴底,和中国一样、挣钱是根本。

 回复[28]:  东京博士 (2012-08-27 12:53:35)  
 
  中国人很讲人情啊。

  

 回复[29]: 贪便宜的结果 王者更旺 (2012-08-27 14:35:00)  
 
  5夜6天4000元,还包括来回机票。想想都觉得奇怪,上当者可是贪便宜者也。去台湾的也一样,团费超级便宜。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