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转贴
字体∶
这年头什么八卦都有

科长 (发表日期:2009-08-04 09:19:56 阅读人次:5203 回复数:25)

  图片就不转贴了,自己去看

  
http://bbs.creaders.net/history/bbsviewer.php?trd_id=388488

  


  
王旭:揭秘范曾叛国及一生真相

  
过去的一年,是多事的一年。范曾最终在灾难中得到了救赎与投机的机会,不仅赢得了体制,也赢得了同情,身负20年之久的“枷锁”终于被解除。上电视登报,这个因叛国而本不可能的夙愿,在忏悔路上最终变为现实。这一次,体制是娘,传统是爹,他得又一次“背叛”自己来为他批斗和叛变过的一切歌功颂德。所以,我们不必惊慌!范曾在复出后的第一次亮相,在央视上谈“艺术”、谈“文化”、谈“孝道”、谈“爱情”、谈“情意”、谈“民族”、谈“爱国”,其实只是逃脱禁锢后的一次重大思想改造工作汇报。即便是他虚情假意,也只能装作虔诚。

  
对范曾而言,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切实贯彻“外靠奸商,内靠官僚”的座右铭。在金融危机这个大环境中,拯救自己一落千丈的绘画市场,重新塑造自己破败不堪的“大师”形象,和正在“大师计划”路上高喊“艺术属于人民”的吴冠中先生,以及国画界一决高下。所以,他就和商家联合斥资1000万制造了“范曾十二生肖大全套金币及五子牛黄金画卷”来张扬自己的实力。在媒体新闻稿中,利用违禁的广告词,如“宗师”、“国画第一人”、“无可争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其价值无人能与之争锋”、“要集齐全套12种生肖金币,不知道要等多少年”、“以最高规格纪念祖国60华诞”、“ 绝对是越传越值钱的传家宝”等片言,似传销令人激昂,却似丰胸、壮阳广告让人的每一个器官都充血,令人麻痹。如此宣传方式,除了自大和自封,抢客户以外,有着浓烈的老王卖瓜、气急败坏和人斗富、斗气的意思。

  


  
不料,,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在“3·15”晚会后续报道中揭露了范曾假金币和假金画卷,均未获得 《经营黄金制品核准登记证》,也没有得到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黄金纪念币的许可。并且广告中所称35克黄金的五子牛黄金画卷所含黄金不足1克。涉嫌制假贩假,诈骗近亿元。范曾及其商家被一消费者告上法庭。这让一些收藏过他画的画贩子和一些靠倒卖艺术品养家糊口的收藏家们赔了老本又骂娘!

  
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范曾的存在依旧是一把双刃剑,损人利己,人人喊打!他除了多变的佞言,每前进一步,总是惊世骇俗,让人诅咒又讥讽。

  
我今天所写的主要内容,对于范曾的真相只是九牛一毛。如果范先生有异议,期待回应!

  
艺术:《文姬归汉》是范曾投机的产物

  
人们对范曾艺术的质疑,无疑是继其品格之后的一大焦点。艺术史的真理就是艺品与人品相兼,人品不高,艺术无趣。所以,谈范曾必须谈他的品格,方可给予其艺术上的定位。

  
范曾的座右铭是“外靠奸商、内靠官僚”,这是众所周知的。台湾名人画廊负责人胡云鹏曾说,“范曾的艺术是托人家的命活着的”。现在看来这话很有概括性,如1962年范曾在央美的毕业创作《文姬归汉》就是一个典型。

  
近期,范曾在央视《艺术人生》栏目中又将《文姬归汉》搬了出来,云:“郭沫若看到这画后,高兴得‘夜不能眠,就题了很多(辞),而且说‘以后画多少给题多少’”。这是真相吗?那么,郭老为何给范曾题了画?又为何在以后一幅都没有再给题呢?

  
道理很简单!

  
第一、1962年郭沫若先生的《蔡文姬》话剧全国热演,范曾抓住了郭老的“蔡文姬”情结,识时机地画了同样题材的画儿迎合郭老。据知情者讲,当时范曾夹着画在郭老家门口守候数日,一次,郭老的车到了门口以后,范曾就箭步上前,由于郭老不认识他就没搭理。其秘书王廷芳下车了解了情况后就把画捎了去。郭老打开画一看“蔡文姬”,和他的话剧题材一样,而且是小青年画的就给题了。假如当时范曾画的是“老子”、或者“怀素”,郭老会给题吗?这就是后来郭老一幅都没有给题的答案。所以,《文姬归汉》纯属投机。与其说郭老给范曾的《文姬归汉》题辞,还不如说郭老给自己的“蔡文姬”热演后的社会反馈资料写评语;或者说,郭沫若先生的“夜不能眠”,不是因为看到了范曾的《文姬归汉》,而是他亲眼目睹《蔡文姬》热演后的成功让各行各界认可,乃至画界连小青年都追随效仿他;

  
第二、郭沫若先生给范曾题画只是为了提携青年一代,换做是别人画《文姬归汉》,郭老照样给题。这就好比读者来信一样,总有一个幸运者被回复。

  
第三、公众人物给追随者签名是正常的声誉与形象保持手段,这就是郭沫若先生给范曾题画的最通俗的答案。与当下的歌星、球星、影星给“粉丝”赠签名唱片、签名战靴、签名光盘等有如出一辙的道理。只不过范曾借势造势,将此事作为宣扬的工具罢了。

  
郭沫若给范曾题了画后,就再没搭理过他。范曾为了接近郭沫若,就开始讨好郭老的长子郭汉英之妻谢贝岭。每次碰面都称谢为“恩姐”,弄得人家很反感他。在当时,谢贝岭负责郭家的所有事情,要接近郭老,必须要过谢贝岭的关。加上谢的父亲是一位将军,而且她本人也是电影局艺术处处长。所以,范曾才不厌其烦,将原本不认识的人称“恩姐”,弄得别人一头雾水,时间长了就开始烦他、躲他。如此情形,谢贝岭实在无奈,就通过吴某给范曾传话:“悦石,你认识有个叫范曾的人吗?这人我根本不认识他,总是叫我恩姐,我很讨厌他。郭老给他题画,只是出于社会责任提携了下青年人而已,他没有必要这样感激我”。

  
事实上,范曾巴结的不光是谢贝岭,只要是郭家的人他都巴结。郭沫若的子女郭建英、郭平英都称“并不认识范曾,很讨厌看见他”。

  
原来,范曾为了接近郭沫若先生,如此用心良苦,低三下四惹人讨厌!

  
文化:“批林批孔”画是范曾反传统的证据

  
现在,范曾成了传统的“卫道士”。在前段时间的央视《我们》栏目上,他滔滔不绝背《离骚》、侃孔孟之道,让世人又一次迷惑了起来。当初这位“批林批孔”的先锋,在“文革”中表现得尤为积极,画一些打打杀杀的造反画儿来铲除传统文化,今天却一脸正经地讴歌“和谐”、诵读“孔孟”。尤为讽刺。

  


  
有人说的对,“范曾翻脸比翻书还快”!

  
他以为,时过境迁了,画造反画儿的事情人们已经忘掉了,所以就毫无忌惮地转换成正面形象,来投机和谐盛世。事实上,他曾经给荣宝斋,以及一些杂志报刊作了许多“批林批孔”的画和插图,这永远都成为人们揭发他的罪证。今天,他正在用佞言迷惑青年一代,文艺界要做的,就是拿出证据,拆穿这个阴谋,来坚守正道。让其在指责声中继续检讨与忏悔。

  
1974年, 江青、王洪文等“四人帮”成员为了篡夺权力,大肆宣扬“女皇”舆论,为反周“组阁”造声势,发动了一场“批林批孔”运动。每逢运动,范曾尤为积极。他在这个时期,画了许多关于黄巾军、李自成、义和团等农民起义造反的插图和画来批判孔子和儒家思想,如《黄巾军的反孔斗争》(《革命接班人》杂志1974年第12期)、《中国农民反孔斗争》(1976年作,尺寸39×27cm×14,2008年3月23日中国嘉德四季第13期拍卖会)等。他认为,只要消灭了儒家思想,才能“兴洛仓”、“法平等”、“均贫富”、“等贵贱”,其中《中国农民反孔斗争》这幅插图,就是典型的范曾反孔的证据。

  
过去,孔子和儒家思想在范曾眼里就是十恶不赦的“破坏分子”,他甚至把社会的贫富差距等因素也归罪于儒家思想。今天,范曾一反常态,又高歌孔孟之道,说明他很投机局势,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他都会毫不犹豫去做。

  
连文化都背叛的人,还能称得上文人吗?所以,我们在认清范曾的同时,就等于认清了当代艺术史的所有反面真相。在文化生态中,范曾的存在,无疑是乡愿们的代表,投机与捣乱,消极意义无穷。

  
爱情:曾抛妻与楠丽通奸了20年之久

  
范曾的爱情真相,是他情感和生活的全部底细。前妻边宝华是从好友马某手里夺来的。因此,勇夺朋友之妻一事,让艺术界鄙视他至今,使他成为了坏人品的代言人。

  
在别人眼里,范曾的感情是龌龊的。而范曾自己反倒觉得自己是“至情至性”的。真相到底是怎样呢?

  
范曾从好友马某手中夺来了边宝华之后,结婚五年左右,于1971年夏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楠丽。当时楠丽身着一件雪白的连衣裙,两条辫子乌黑油亮。范曾用了“春梅绽雪、秋慧披霜”八个字来形容她的素洁。

  
1972年,范曾背着妻子边宝华和楠丽通奸的事情被楠丽的老公发现,范怕相关部门找他谈话,或者要面临坐牢,就仓惶逃到了秦皇岛。其友崔某怕事情闹大,召集了一些朋友找人商量将事情摆平:第一向人家保证不再犯;第二赔礼道歉;第三就是拿钱赔偿。等万事大吉以后,范曾回来后大骂崔某说泄露了“机密”,并且提出绝交。 对于此事,我拜访崔某时,他的立场格外坚定:“范曾和楠丽20余年的爱情,的确是背着边宝华通奸”。

  
事实就是这样,范曾在1992年11月2日,给丁关根的检讨信中写道:“今我已于原偶分居逾三年,离婚之事当不成问题,这对我亦如释重负”。这样看来,他和楠丽的20余年爱情属于通奸了。

  
好笑,在央视《艺术人生》栏目上,范曾说他84年至85年就和楠丽商量捐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的事情,当着全国人民这是一个不小的谎言。那个年代,通奸是要坐牢的,谁还敢和情人公开商量这么大的事情?范曾对此会做何解释呢?

  
情义:沈从文批范曾“损人利己”

  
八十年代末,台湾艺术界与画廊界有这样的一句话:“别人往上爬楼梯,范曾往上登别人的性命”。这话揭露了范曾无情无义,过河拆桥的本质。沈从文曾经就是范曾利用后的牺牲品。

  
范曾在央美即将毕业,为了得到一份做插图的工作,天天给沈从文写信,对沈格外关心。一次,天刚亮,范曾就敲开了沈家门,说,“昨晚梦见先生生病,我不放心,连夜从天津赶来”,这话让沈从文很感动。于1962年,在沈从文先生的帮助下范曾调到了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给中国古代服饰做插图。陈大章是他的组长。

  
在历博工作没多久,文革到来,沈从文成了当时被批斗和揭发的对象。范曾摇身一变成了“中央派来的工作组”,指责沈先生“牛鬼蛇神、自身有严重的错误,有病需要治”。所以就专门负责监督和“帮助”沈从文“思想改造”。并特辟专栏,给沈先生写了几十张大字报,列举了几百条严重错误,说“沈从文头上长脓包,烂透了写黄色小说,开黄色舞会”。这些大字报让沈从文先生足足“学习”了三半天。

  
沈从文在1966年7月《一张大字报稿》中用了“十分痛苦、巨大震动”八个字来概括这事。说“揭发我最多的是范曾,到我家前后不会少十次,有几回还是和他爱人同来的。过去老话说,十大罪状已够致人于死地,范曾一下子竟写出几百条。我只举一个例就够了,即范曾揭发我对群众最有煽动性的一事,说是丁玲、萧干、黄苗子等,是我家中经常座上客,来即奏爵士音乐,俨然是一个小型裴多菲俱乐部。这未免太抬举了我。事实上丁玲已去东北八九年,且从来不到过我家中。客人也十分稀少,除了三两家亲戚,根本就少和人往来。 来的次数最多大致便是范曾夫妇,向我借书主要也只有你夫妇。你怎幺知道丁玲常来我家中?这究竟是怎幺回事?别的我就不提了。即使如此,我还是对范曾同志十分感谢,因为他教育了我,懂事一点,什幺是‘损人利己’。可说是收获之一 ”。

  
这是铁证如山的真相!

  
范曾以前的朋友这样评价范曾:“范曾通过朋友介绍,只要认识了更高地位的人,就踩踏朋友,翻脸绝交;通过局长认识了部长,就踩踏局长,绝交。所以,千万别给范曾介绍比你厉害的人”。

  
1983年,范曾戏弄新华社外事局局长杨荣刚一事,让人哭笑不得。范曾要去趟法国和加拿大,由于那边不认识人,所以需要熟人接待,就托吴某帮忙。吴某找了新华社原社长曾涛,曾涛安排杨荣刚帮忙办理这事。杨局长答应了,和曾涛、吴某三人应邀去了范曾家。范曾很激动,也很恭敬,一副求人相,当场就说“曾社长我给你画一幅好画”,接着又给杨局长也答应了一幅。没多久范曾去了温哥华新华分社,吃、住、行新华社杨局长接待得很好。等一回国,范曾见到杨局长说,“你是曾社长的司机吧”?“这才几天,一个局长变成司机了”!吴某当场就懵了。杨荣刚很大度,说“是,我是曾涛的司机”。事后,他对吴某说,“这种人(范曾),永远别拉我去见他”。

  


  
孝道:恩师对范曾的评价是“中山狼”

  
范曾最近当着媒体谈李苦禅先生,一幅“孝悌之道”的正经,反倒勾起了人们对他的怀疑。事实上,范曾曾是苦老的学生,由于范曾对苦老不敬,师徒之间的关系最终决裂。

  
八十年代初的一天,单昭祥先生在吴某的陪同下去拜访苦老。刚到苦老家,还没坐稳,苦老很不高兴。单老急忙问道:“怎么了”?苦老迟疑了半天,嘴唇煽动了几下,极为委屈的样子说:“你认不认识有个叫范曾的画家”?单老一听事情不好,范曾这家伙肯定又踩踏了老师。然后说,“据说是你的学生”?苦老开门见山就骂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给单老足足骂了几个小时。

  
原来范曾在画卖到一尺七元时,画价和苦老、董寿平等老先生的一样高,就得意忘形了。见了苦老,不再喊老师,而直接拍着苦老的肩膀喊“苦禅”。并且总是摆出一幅盛气凌人相,对苦老指手画脚,带有指责。长此以往,苦老也最终选择了在离世前的最后时刻,立下口头遗嘱:“没有范曾这个学生”。特意交代“死了别让范曾扶灵”。古语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以想象范曾对恩师的伤害是何等重大。

  
苦老去世的那一天,葬礼是按照国家重要首长的规格办的,场面极为壮观。政界高层、艺术界权威,以及各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来了,现场甚至出动了武警警卫。一看这场面,范曾也来了,拿出了其搞“运动”的表演天赋,在门外哭得“惊天动地”。但苦老的学生以及子女,为了响应苦老的遗嘱,拒绝他给苦老扶灵。万兆元(已故)先生一看范曾一个人在门外哭闹,死不罢休的样子会影响葬礼秩序,就帮忙说情让范曾参加了苦老的葬礼。

  
我今天把这个事情拿出来,不是专门揭范曾的短处,而是让他实事求是,坚守原则。知道做过的事情就是泼出的水,无法收回,也无法回避,只能收敛。

  
我们在听范曾讲故事时,必须要了解他的真相,以免被迷惑!

  
“爱国”:李瑞环批范曾“毫无人格,毫无国格”

  
叛国,这是范曾一生的重要真相,也是当代艺术界教化下一代的反面经典。

  


  
1989年,以严家其为首的暴乱分子,与国外政治势力内外勾结,煽动和制造了一场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颠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革命运动。他们漫骂共产党是“一代奸党”,高喊着“打倒共产党”的口号。并且组成了“敢死队”、“飞虎队”、“义勇军”等恐怖组织,扬言要绑架党和国家领导领导人,要用“攻打巴士底狱”的方式夺取权力,要“秋后算账、非算不可”,要算党的帐,算政府的账,并且准备了要镇压的干部名单。台湾艺术界等境外势力踊跃捐款,支持学生打、砸、烧、抢。许诺烧一辆军车给3000元,抓住或打死一个军人也给几千元。据《中国时报》(中华民国八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星期日)透露:“北京民运高潮之际范曾致书吾尔开希并慨捐五万元人民币;事件爆发,军队镇压民运之后,倾向撇清与民运关系,甚而带有指责”。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行径,却也蕴涵着两面三刀。一面是唯恐天下不乱与火上浇油,另一面是谦谦君子与一本正经。好不讽刺!他6月3日还对崔某扬言要“明天(6月4日)就到天安门最前线绝食静坐去”,6月4日以后就不敢承认了。

  
有人说的对,范曾就是靠投机活着,见风使舵、见利忘义,没有什么原则可言。

  
反革命暴乱平息后,严家其和“高自联”头目吾尔开希在国外势力的策划下逃亡法国,于同年7月4日在海外发表了所谓《国殇周日宣言》,成立了“中国学运民运联合委员会”,要在中国大陆制造更多的“风暴”。这时的严家其为了拉拢势力,收买人心,就开始和范曾来往了起来。范曾以为,追随严家其定会干出一番大事,有做“革命元老”的希望,致使他做出了一生无法抹去的罪孽。

  
1990年11月初,范曾在北京公安局十三处属下艺苑画廊(现为中国艺苑)负责人于金英女士(已故)和当时已退休的公安局某副局长的陪同下,抵新加坡举办完画展,回国途经香港,住到君悦酒店。此时,严家其已从巴黎悄然飞往香港与范曾会合,接应其叛逃,给范曾办理好了签证手续,并亲自监督范曾来执行叛逃前的任务。范曾趁陪同人员吃饭之际,匆忙跑到君悦酒店1212房间和情人楠丽做了“生死告别”,直奔机场。面对提前安排好的媒体,情绪高涨地发表了《辞国声明》,说“自己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共产党镇压、迫害民主人士(反革命暴乱分子)不能容忍”,热情激昂地赞颂了一番反革命暴乱行径。于11月5日与严家其乘法航仓惶逃往法国巴黎,《东方日报》等港台各报纸头版头条报道了此事。

  
后来,万里儿子万忠祥对好友吴某说,“范曾去新加坡办展,请我父亲万里发个贺电,贺电发了他就叛逃了。害得我父亲因为犯了没有政治预见性错误,给中央政治局写了检查”。当时李瑞环也给范曾发了贺电,没想到中了范曾的阴谋。所以就怒骂“范曾毫无人格,毫无国格”!

  
《人民日报》1991年3月20报道,政协十届闭幕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决定撤销范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资格;21日,民盟举行第12次中常会,鉴于范曾严重违反《中国民主同盟章程》,会议根据《中国民主同盟章程》第36条规定,决定撤销了范曾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及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会任命的职务。这就是相关部门对范曾叛国一事的官方处理结果。

  


  
“民族心”:忏悔是因贫穷导致的

  
由于西方人在政治上对严家其越来越失望,所以在经济上由持久的资助转为偶尔帮助。这样,树倒胡松散,严家其过上了饥饱没有保障的生活,自身难保,范曾也落魄了起来。这时的他,遭台湾艺术界和画廊界封杀,自己的画没有销路。据知情人士讲,楠丽在巴黎穿的鞋子是本地最下等人穿的破布鞋,穷得无法生活。即便有以前卖画的些许老本,在这种身处没有边际的亡命日子,却不敢动这些钱。所以,范曾只好拿着以前在大陆拍好的录像带,上门推销自己的画,却无人问津。这样,在惨遭政治上被抛弃与生活上困窘的双重无奈下,让他的精神已经崩溃。

  


  
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范曾开始了他又一次政治转向。通过各路渠道托人说情,稍信,给江总书记用一张大宣纸“泼墨”写了四首七律检讨书,来表达“忏悔之心”,“愧疚之意”、“思乡之情”。如今,江总书记秘书黄宏处尚存这封信的复印件。

  
后来,范曾为了洗刷自己的清白,又给丁关根同志写了封检讨书。写了还没发到信箱,就把这信发给了《文汇报》,目的是通过媒体障别人的眼。而丁关根并没有看到这封信。

  


  
丁关根同志:

  
我于一九九零年秋辞国蛰居巴黎两载,冷静回顾之后,决定回国,原因有四:

  
一、 在国内我一向爱国主义和风险意识,而辞国远走与自己内心抱负相悖。国外各国留学生住处几乎都挂有我为教委所题赠他们的字幅“月是故乡明”、“砥砺品学”、“尤乐国天下”等耿耿情怀至今依然;

  
二、 自一九八五年为天津南开大学“二年画一楼,两鬓添秋霜”,今□楼已成,我所手建立的东方艺术系亦已开学两年,莘莘学子,我所深爱至今未见我一面,我的辞国带给全系师生无可言说的遗憾和痛苦,此亦我远居异域,内心不安的主要原因。

  
三、我一向支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年初以还,国内请方正及需用人之际,我愿接近□力,继续为中华民族振兴风斗二十年。

  
四、 我辞国主要原因其一是家庭生活之不睦,今我已于原偶分居逾三年,离婚之事当不成问题,这对我亦如释重负。

  
回国之决心已定,尚盼各方鉴谅 此颂

  
近棋 范曾于巴黎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日

  


  
好自大与虚荣的文字,处处暴露着一个背叛者的矛盾与胆怯。行文一开头就以 “冷静回顾”交代了自己的错误,却遮遮掩掩,把叛逃牵强附会成“蛰居”;把背叛与出卖强化成“爱国”与“奉献”。用 “向来支持改革开放”来扮呼风唤雨的政治家的权威,用“海外的留学生”和国内的“莘莘学子”似乎在强调其无处不在的世界性“民意”。无疑是狡辩其叛国的“合理性”,有逼谏的手法。

  
那么,范曾为什么要 “冷静回顾”?为什么给国人与南开学子造成“遗憾”,并且极力要强调自己“向来支持改革开放政策”呢?《展望》杂志(八十年十月号)上,范曾的多年好友杨克非道出了范曾叛国的实情是:“对天安门事件的‘关怀’”。这就是连范曾自己都难以启齿,需要遮遮掩掩来检讨的真相。

  
翻开范曾曾在亡命巴黎落魄时给自己伪造的“平反”著作《辞国记》“客从东方来”篇,他说:“其实我的去留,无关人类命运的宏旨,不似某些大人物的病情足使股票升降”。这里,范曾的“倒邓保赵”阴魂不散,用“某些大人物的病情”“足使股票升降”映射批评邓小平同志与改革开放政策,否定“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甚至认为,“‘治理整顿’会导致‘停滞’”,肆无忌惮为推崇资产阶级自由化制造舆论。似乎只有叛逃才是“关乎人类命运的宏旨”的“正确”选择。

  
到了1993年,中国政府对于叛逃在外的暴乱分子给予了宽大政策。只要不发表新的言论,不加入新的组织,就可以回国,既往不咎。范曾于11月归国了。但国家对他有几项禁令,今后媒体不能宣传,不能报道他,他的活动官方人士不能参加。他的朋友说,范曾受制了多年,久经沙场,利用他的座右铭“外靠奸商,内靠官僚”逃脱了束缚,又一次上了央视,做了“良民”。

  
今天,真相已经大白,范曾还口口声声炫耀自己的“忧乐国天下”情怀,让之憎恶。所谓的“忧乐国天下”,其实就是一场反革命阴谋与他逃亡海外后在政治上的落魄与绝望。他“忧”的是亡命天涯的日子,政治破产、生活困窘;“乐”的是打打杀杀与亡命天涯后的一个梦,“推翻中国共产党,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建立所谓的新“国”和“天下”。恐怖至极!

  
范曾现象值得深思

  
纵观范曾人生的方方面面,投机与背叛是关键词。这类人的命运与性格,无疑与多变的社会大环境有关。

  
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处于复杂的政治运动之中,使一些人尝到了投机局势,弄虚作假的甜头,见利忘义,做了变色龙。而范曾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每每在动荡中毫无原则、翻脸不认人,不择手段在混乱中“发家致富”,留下了千古骂名。成了今天车间生产的工人、田间地头识点字的农民、退休养老的社区老人、喜好艺术的文人和政客消遣、谈论、指责的工具。其劣迹永远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消遣与趣谈的灰色经典,和正襟危坐、传道授业的反面教材.

  
王旭:书法家 美术评论家

  




 回复[1]: 范曾和须遵德间的恩怨 科长 (2009-08-04 09:21:32)  
 
  http://bbs.creaders.net/history/bbsviewer.php?trd_id=388473

  
范曾和须遵德间的恩怨

  


  
揭秘范曾低劣品行:夺人妻儿霸占财产

  
美术同盟 2009-05-07 17:18

  
李瑞环批范曾“毫无人格,毫无国格”一事,年轻人大多不知道。这与范曾叛国事件的恶劣意义非同寻常有关。我也不便多谈,此事世人皆知的。关于范曾的人格问题,我们不妨谈谈也不会影响社会治安,反而会澄清一个真相,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益。

  
我好喝茶与品酒,也格外注意养生。在一天晚上朋友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此人姓须,名叫须遵德,是个美食家,对养生很有见解,并且还画画。我得到这个消息,非常兴奋。第二天给须遵德先生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就驱车把他和夫人接到了我家。须先生真是个茶迷,到我家还随身携带了一包上等龙井。而我给他准备的是陈年普洱。

  
茶间,大家聊得很尽兴,没想到须遵德先生的爱人石某在美食方面比须先生更胜一筹。这女人一幅菩萨长相,稳重大方,谈吐文雅,很有学问。我开始赞赏须先生的福气,找了这么一位好媳妇儿。没想到这话如一盆冷水,让他们夫妻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须遵德先生一脸忧伤,开始呻吟身体不舒服,说他的手失去了知觉,没了力气端不起茶杯了,说着就步伐缓慢地倚着墙去了洗手间。我被惊呆了,对突如其来的事情不知所措。他的妻子泪汪汪,声音很低沉很沙哑说:“我先生得了癌症,是晚期。这一切都是范曾和张桂云这个坏女人造成的”。

  
原来,范曾现有的妻子张桂云(楠丽)是从好友须遵德先生手里抢来的,范给取了小名“楠莉”。还把须遵德先生与“楠莉”生的两个儿子抢了去改了姓,姓范。一个女儿也夺了去。并且范曾和张桂云当初趁须不在家,偷偷搬空了须家的所有财产,现在又变本加厉指示三个孩子霸占了须遵德先生的房产。

  
我口中的茶仿佛是一杯毒药,心肠翻覆。范曾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情呢?他可是人们眼中的大师啊!

  
须遵德先生的现有的妻子石某说:“我是在老须离婚15年后和老须认识的,2000年我们登记结的婚。当初我不知道我先生和范曾以及张桂云的事情,现在他们真是欺人太甚,教唆和指示老须的三个子女霸占了老须的房产。我先生息事宁人了20年,又重病在身,他们还不放过”。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了一个证件,是离婚证原件。这是须遵德先生和张桂云在1988年8月29日办的离婚证。那一年须遵德50岁,张桂云49岁。有三个孩子,大儿子须波25岁,女儿须涛24岁,二儿子张辉20岁(跟母姓)。这三个孩子在离婚证明上都判给了须遵德。而现在两个儿子须波和须涛都改了名姓范,大儿子叫范一夫,小儿子叫范仲达跟范曾在一起生活。女儿名字暂时姓须。石某说:“这是范曾和张桂云安排指示的,用须姓来霸占我先生的房产”。

  
须遵德先生终于说话了:“20年前我引狼入室,范曾抢了我的老婆、孩子、财产。我本想忍气吞声,可是他们现在越加变本加厉。我想到过起诉,但还是没有做得出。一是为了保护孩子才不愿把这事公开出去,还有就是范曾有钱有势,得罪不起。现在我得了癌症,也豁出去了,决定起诉他讨回公道,让人人知道范曾是怎么一个人”。

  
“王先生,我今天就把事情的所有真相都告诉你,一定要实事求是。我这二十年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须遵德先生对我说。我取来了纸和笔,将事情的一切进行了记录,并且录了音。现在就将这些真相写出来,公布于众。让大家了解范曾不为人知的一面。

  


  


  


  
(须遵德先生提供的他和楠丽的离婚证)

  
范曾抢了朋友的老婆和儿女,霸占了朋友的房产

  
范曾和须遵德先生是在七十年代初五期干校认识的。那时候须先生是文化部宣传队的演员。范曾在历史博物馆工作,和须遵德的关系不错,对须以兄长相称。当时范的生活很艰苦,住在故宫旁的一个仓库里,里面堆满废旧家具。只挪出一个床的位置栖身。没饭吃,也没有衣服穿。须遵德的工资比他高,经常给他一些衣服,且叫他到家里吃饭改善伙食。就这样,范曾和张桂云认识了。范曾为了篡改这个事实,在后来的著作中说,他和‘楠莉’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认识的,并用了“春梅绽雪、秋慧披霜”来形容张桂云的纯洁与素雅。而这时的张桂云已经是为须遵德先生生了三个孩子的中年母亲了。至今范曾保留和已出版的好多与张桂云的合影,都是背着须遵德先生,在须家偷拍的。

  
范曾和须遵德先生以兄弟相称的日子里,只要须在家,范就去须家吃饭。只要须出差去外地演出或到外地拍电视剧,范曾就背着妻子边宝华趁机偷偷溜进须的家里和张桂云通奸。时间长了,这事就被邻居发现了。石某说,范曾和张桂云背着须遵德先生乱搞的事情,到了2000年她和老须结婚后,小区里一位开电梯的老大爷还说起这事。说当时范曾每次偷偷去须家找张桂云,怕被人看见就不敢坐电梯直接爬楼梯,从一楼一直爬到十四楼。但这事一直没有被大大咧咧的须遵德先生发现。须反倒对范曾百般关心。

  
1977年,范曾39岁得了癌症住进了医院。须遵德先生和张桂云每星期至少去探望三次。须会做各种小吃,他们每次去都要给范曾带好多吃的,一直照顾到范曾康复出院。而范曾却把这段往事的主人公须遵德删去了,说他在病重住院期间,‘楠莉’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后来须遵德先生知道这事后很生气,骂范曾不知恩图报,反而勾引自己的老婆。

  
时间久了,范曾和张桂云乱搞的事情被邻居们都发现了,炸开了锅,传开了。须遵德先生说,他当时对于这些传闻根本没有相信,因为范曾是他最好的兄弟,吃他的,穿他的。他对范曾那么好,范曾不可能如此下作。但事实上,须遵德先生根本没有想到邻居们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范曾和张桂云通奸的事情曾被张的女儿发现了,范张二人就给小孩子一些钱,把这事保密了起来。须遵德先生知道范曾和张桂云乱搞的事情已经是八十年代初了,还是他女儿告诉的。当时须先生知道真相后如五雷轰顶,眼前一片漆黑。他最好的知己范曾抢了他的老婆,令人伤心欲绝。

  
这已经是无法挽回也没脸给人说出口的真相了。

  
1988年8月29日,须遵德50周岁,张桂云49周岁。东城区人民政府批准了他和张桂云离婚的请求。根据东华字第2293号62年5月19日证件,在“子女安排”项中,三个孩子(“须波男25岁,须涛女24岁,张辉男20岁”)由须遵德先生抚养。至此,范曾背着妻子边宝华作为第三者,在长达20年的通奸岁月里破坏了知己的家庭,让须遵德先生面对妻离子散的痛苦。

  
须先生和张桂云离婚后,由于范曾和边宝华(前夫为马泉,生一女。被范从好友马泉手里夺来后,带一女儿嫁给范曾)是法定夫妻,所以范曾不能接张桂云回家,所以张就没地方住。须先生毕竟和范曾兄弟一场,和张桂云夫妻一场。就将自己住的一套房子的一小间腾出提供给他们两人住,自己就悲伤地离开了北京去了上海。没想到等他从上海回来,范曾和张桂云完全霸占了他的房产,把他家的简易房门改造成铁门,须进不去只能在外面睡招待所。直到范曾和楠莉89年叛逃,须遵德先生才进了自己的家门。家徒四壁。屋子里的紫檀木家具、衣服、柜子里的美金、以及非常多的名人字画和古董都被范张二人偷偷搬空了,给须只留下了一床被子。还没等到晚上,他们就指示须的女儿把被子也拿走了,须只好向邻居家借了一床过夜。须遵德先生说,他当时被人抄家了,口袋里只有八元钱,真是死不了活不成。

  
范曾与张桂云虽然抢光了须的财产,但令须安慰的是三个孩子法院都判给了他。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两个儿子被他花钱分别送到日本和澳大利亚后,他们认了范曾做爹,并且改名为范一夫与范仲达。而“范一夫”这个孩子在日本期间就跟着范曾搞政治,做了民运的头目。须先生说,他唯一的一个女儿,由于范曾和台湾黑社会张氏来往,就认识了一个不三不四的台湾人,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和人家鬼混。

  
1993年11月,张桂云和范曾在法国结了婚。从这一天起,范曾为了满足张桂云,就和自己的亲生女儿(边宝华生)绝交了。这时范一夫也在法国,已有一个妻子。但由于范一夫游手好闲欠了一屁股债,范曾和张桂云就打起了须遵德先生在国内房产,教唆范一夫进行了重婚,霸占了须遵德先生的房子。范一夫重婚霸占了亲爹的房产后,由于须涛好吃懒做,没有经济收入,范曾和张桂云又指示她霸占了须遵德先生上海的房产。霸占后靠收房租为生。须先生说,他上海的房子位于富民路,300平米,现在的市价是每平米8万。到了06年,须先生和现任妻子石某动用了警方和法院,才夺了回来。但至今张桂云四处买家具,说给她上海的房子用。

  
张桂云伪造日本身份,隐瞒婚姻多次改嫁,被女儿捉奸在床

  
张桂云和须遵德先生离婚后,对外正式公开了和范曾的事情。范曾就给张起了个小名“楠莉”。事实上,张桂云和前夫须遵德结婚后,须就给她起了小名叫南莉。而范曾得到南莉后,就在“南”的前面加了一个“木”字,这种意图一是张桂云不再属于他和别人公有。所以,这个“木”就是平衡木,让他心里或多或少安稳一些。还有更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给张桂云更换档案,“木子”就和日本人名字相似。所以范曾就在以后的著作中给张桂云生产了生世。说“楠莉”是二战后日本战犯的遗华孤儿。其父母是将军,在日本战败后集体自杀,被日本人看成民族英雄供奉在靖国神社。”但事实到底是如何呢?没有人比张桂云的前夫须遵德先生更了解真相。

  
须先生说,范曾给张桂云改了名字伪造了“日本”身份,国外媒体路透社以及法新社等纷纷打电话了解情况。他为了不伤害孩子就没有理睬这些问题。人们不知的是,张桂云改名成“楠莉”后,现在所有的身份证明都是伪造的,包括她现在持有的身份证。

  
张桂云小学没毕业,没有文化且爱抽烟。原来只是和平里街道车衣厂的工人,却被范曾在书中瞎编成“搞服装管理的”。而须遵德先生说她连个裁缝也不是。她有一个姐姐叫张桂芝、一个哥哥是张桂兴在安徽话剧团工作,还有个妹妹(已故)。他们都是地道的东北人,生在东北长在东北,有着浓烈的东北方言。他姐姐张桂芝说,张桂云根本不是什么日本人,也不是孤儿。至于范曾所说的她的父母是“集体自杀”,被“供奉在靖国神社”,纯属胡说八道。一次,范曾家里来了一对日本夫妇,范曾为了张扬自己的情人张桂云是“日本”人,对日本友人的夫人说:“你们两个日本女人今天好好聊吧”。结果张桂云一句日本话都听不懂。那日本夫妇很不客气就当面指出“楠莉”根本就不是日本人,长得也不像。

  
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张桂云在和须遵德结婚之前就已经有过了一次婚姻。但她一直将这个实际情况没有告诉须先生。直到张23岁,须24岁,二人去民政局办证的那一天,须才知道这个真相,欲哭无泪。在无奈中他们就办理了结婚手续。后来,张桂云隐瞒婚姻的事情被婆婆知道了,老人家差点被气死。

  
须先生说,从他知道张桂云隐瞒婚姻的那一天起,他的心里就开始生了一个结。他本以为时间可以愈合伤口,但他却忍受的是妻子给他往伤口上不停地撒盐。在他和张桂云在一起的日子里,张是一个很随便的女人,随便就和男人来往并乱搞。

  
一次,张桂云(楠丽)和邻居父子俩同时在床上乱搞被邻居们抓住了,将这事告诉了须。须说他还没来得及伤心,事情总是接二连三。他的女儿亲口告诉他,说她抓到了妈妈(楠丽)和别的男人在床上,这个人不是范曾。

  
范曾乱伦,曾调戏儿媳妇及多名妇女

  
从范曾和张桂云认识,到通奸的日子里,范曾不只是张桂云一个女人。除了和台湾老明星叶某等来往外,还和国内的林姓、付姓女人有瓜葛。而楠莉除了范曾这个男人,光和其他男人上床就被邻居和女儿抓住了好多次。

  
须遵德先生说,一次某军区坦克司令的女儿来他家做客,并住在他家。由于范曾当时是他家的桌上常客,所以就碰见了该女子。连哄带骗就将人家叫到他家。结果这女的发疯似的拼命跑了回来,伤心得抱头痛哭。说范曾行为不轨,对她动手动脚。须先生听到这事很惊讶。但毕竟范曾是自己的知己,就劝了劝该女子,没有把事情闹大捅出去。但这事没多久,须的邻居老太太汪某亲口对须说:“范曾真不是人,还调戏我这么年纪大的一位大妈”。

  
到了后来,范曾和楠莉逃到法国。大儿子范一夫(共三个老婆)和他的第二个老婆关健都在法国生活。由于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只能依靠范曾。一次,关健见到须遵德先生,对须说:“范曾真不是人,虽然范一夫不是他亲生的,但人家跟着他改了姓,换了名字。我作为他的儿媳妇他还对我图谋不轨,动手动脚”。

  
范曾欺人太甚,须遵德先生被气致癌症晚期,将在法庭上讨回公道

  
须遵德先生说:“这么多年来,我不介意以前范曾和张桂云偷偷搬空了我的所有财产。也不介意这两人在这20年里一直指示我那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霸占了我房产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情范曾做得太过分,我和张桂云离婚时,法院将三个孩子判给了我。但范曾却把他们抢了去,两个儿子还改了名字,跟他姓范。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知道。这可是我的亲生骨肉,我一定要上告讨回公道。即便是范曾有钱有关系,这官司我们输也罢,人活着就是一口气。从道德来说,你范曾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难道不扪心自问吗”?

  
须遵德先生的现任妻子石某说:“老须现在已经得了癌症是晚期,都是范曾这20年来把他祸害到这个地步的。如今,老须已经在医院做透析一年了,每次费用都要三四万,光吃药就花了40多万。本想在这个时候和儿女通通电话,可是都是范曾和张桂云阻止、教唆不让他们通话来往。断就断了吧,他们总惦记着老须上海的房子,设法霸占。老须这20年来一直逆来顺受,但我们实在躲不过去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起诉范曾讨个公道。

  

 回复[2]: 网络让我们知道了许多肮脏的东西。 自带板凳 (2009-08-04 11:56:58)  
 
  范曾,大师一级的人物,却如此卑劣;

  
而他那漂亮的夫人,又是个品行放浪人皆可夫的老破鞋……

  
悲哀,也很有趣!

  
-------------------

  


  
昨天又在网上看到季羡林的儿子的回忆文章,他的家庭生活也令人唏嘘不已。

  
季老倒不是品行不端,而是偏狭,吝啬,冷酷,不近人情……,

  
生活在这样的大师家里,也是受罪……

  


  

 回复[3]: 大师不拘小节 琦玉农民 (2009-08-04 11:48:18)  
 
  不过,这小节也太大了一点点

 回复[4]: 艺术鉴定所 老唤 (2009-08-04 11:53:53)  
 
  你在范曾的「作品」里找不到灵魂的蛛丝马迹,有的顶多是对古人灵魂的模仿。

  
而真正的灵魂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你在他的笔画里看不到灵气,那里只有一套熟练的路数,除此之外他一无所能。

  
而不断追求是艺术家的生命。

  
结论:范曾是一个杰出的手艺人。

  
范曾的走红,纯属一种商业手段,也说明了中国人(还有一些日本人)审美趣味的低劣,而他在法国的失败说明法国人远比中国人懂艺术。

 回复[5]: 本局长同意法国人懂绘画。 自带板凳 (2009-08-04 11:58:13)  
 
  范的那些作品,法国人瞧不上眼,也是理所当然。

  
同意张所长的分析。!

 回复[6]: 哈哈!我和范曾倒有一面之交! 新局长 (2009-08-04 12:00:15)  
 
  是他任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时,还没有“辞国”之前。老爷子替我找他要了一副扇面的画,送给一位日本友人。

 回复[7]: 除了不可思议。没其他可思议。 是的 (2009-08-04 12:04:08)  
 
  大概幼稚和单纯所致,类似之事之文,读着常常不可思议,难以理解。今读此文,依然不可思议得几乎无言。

  


  
既然卑劣到如此地步程度,如此为人和品行,如此露骨恶劣之行为,怎么就能畅通无阻,如入无人之境,大行其道?反而却能取个“大师”美誉?

  


  
一个小偷,大摇大摆闯入街区,挨个敲锁,翻箱倒柜明拿明盗不说,还坐沙发上大吃大喝一顿,甩袖而去。。。且频频得手。还竟讨个“勇士”美誉。啧啧。是这小偷恶行实在高超,或是透明人间? 还是住民其实全为盲人,或聋哑膏肓?不可思议。

  
除了不可思议。没其他可思议。

  

 回复[8]: 大约是二十二、三年前的事了。 新局长 (2009-08-04 12:12:02)  
 
  <<而他那漂亮的夫人,又是个品行放浪人皆可夫的老破鞋……

  
那个时候没觉得他夫人漂亮啊?可能是闷骚!呵呵!

 回复[9]:  老赵 (2009-08-04 12:22:07)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类似的

  
我找找看

  

 回复[10]:  老赵 (2009-08-04 12:37:25)  
 
  呵呵

  
找不到了

  
记得是说和沈从文的一件旧事

  
挺小人得志的

  
呵呵,

 回复[11]:  大汉临离 (2009-08-04 13:02:16)  
 
  中国人写的小说就是好看

  
出入越大越能吸引眼球

 回复[12]: 好看难看,谁来鉴定?老唤也管? 琦玉农民 (2009-08-04 13:08:45)  
 
  


  
大量照片在那里

  
http://202.113.21.169/fanzwang/shu/dajiangzl/5-4.htm

  
http://www.shjubao.cn/epublish/gb/paper148/20011202/class014800023/hwz550369.htm

  

 回复[13]: 哈哈!是不可思议! 新局长 (2009-08-04 14:49:53)  
 
  当然可以说明,这所有的一切,是范曾在生活中毫无原则、翻脸不认人,不择手段在混乱中的“成名致富”。

  
也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可能性虽小,都是他通过个人奋斗得到的,但还是会发生的,就好象有人去了趟游泳池,回来发现自己怀孕了。呵呵!

  

 回复[14]:  邓星 (2009-08-04 15:44:46)  
 
  这么长的??谁告诉我一声,十个字以内,范曾是谁?谢谢!

 回复[15]:  吴卫建 (2009-08-04 15:54:31)  
 
  范曾是中国画家,较投机。

  
正好10个字。

 回复[16]:  邓星 (2009-08-04 16:00:31)  
 
  哦,吴桑谢谢你。你真是个好人。

 回复[17]: 可是人家的画卖7位数,人民币7位数 科长 (2009-08-04 16:05:08)  
 
  

 回复[18]:  邓星 (2009-08-04 16:07:58)  
 
  基本上发急财的没有好货。用老唤鉴定所的话,因为他们心里永远没有天堂。

 回复[19]: 一不小心,中了巨彩的呢? 是的 (2009-08-04 16:33:12)  
 
  哈

 回复[20]: 日本有个范曾美术馆 科长 (2009-08-05 10:33:28)  
 
  杨振宁在日本参观范曾美术馆 称作品是人间瑰宝

  
10月12日的日本冈山市阳光灿烂,早上10点开始在冈山市名胜古迹西大寺方向就开来了一对长长的车队,车队停在了冈山“范曾美术馆”,从车上下来了两位世界级的华裔顶尖人物,一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一位是国画大师范曾先生。杨振宁先生是应日本“仁科财团”的邀请到冈山进行演讲的,到了冈山,还没有到演讲时间,杨振宁就急切地在专程赶来的范曾先生的陪同下前来参观访问慕名已久的“范曾美术馆”。

  
据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报道,“范曾美术馆”建立于1984年,冈山地区最有实力的企业两备集团要建不但是日本的先驱,而且要能达到世界的先驱水平的中国现代画美术馆,于是在当时驻日大使宋之光的协助下,建立了“范曾美术馆”。被收藏的范曾早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两备集团的创始人、冈山市名誉市民的松田壮三郎倾尽自己的个人财力收集而捐献的。范曾美术馆的第一任馆长是松田壮三郎的儿子,当时的两备集团的会长松田基。

  
松田壮三郎的二儿子松田尧,松田基的女儿由美子等松田家族亲属也前来陪同参观。

  
杨振宁先生一进美术馆,就被范曾早期作品的恢宏气势所感染,他对旁边的人的说:“这些作品真是人间的瑰宝啊!”他在接受《关西华文时报》记者访问时,概括了对范曾美术馆的参观感想,他说:“范曾的书画和诗这些作品登峰造极,在目前活着的华裔书画家中,全世界无人能出其右。”范曾听了,很谦虚地说:“我的这些早期作品画的比较细致,现在画的比较粗放,我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杨振宁先生在美术馆的留言册上写到:“松田先生的范曾美术馆收藏极精美,叹观止。”范曾先生在留言册上写到;“读旧作,如逢故人。”表达了他对美术馆创始人松田壮三郎和松田基的无限缅怀之情。参观结束后,范曾先生在杨振宁先生的陪同下,向已经故去的松田壮三郎和松田基的墓碑敬献了献花以表哀思感激之情。

  
两位世界级名人同时来到冈山市,在当地普通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75岁的日本老妇人对《关西华文时报》记者说:“松田家族能够慧眼识真人,在20年前就把中国最高等级的画家的作品收集到冈山,建立范曾美术馆,这是冈山的光荣啊!范曾先生是冈山人心中的英雄。”

  
一位日本公司女职员对记者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东方画家范曾先生在我们冈山有唯一无二的美术馆,这是冈山市的无价之宝,冈山市政府应该尽快把这个范曾美术馆向世界教科文组织打报告,使之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样冈山的范曾美术馆就会跻身于世界最知名的美术馆之列中去,并对促进冈山市的观光业产生很大促进作用,世界各地的爱好艺术的游客会因为要到范曾美术馆参观而来到冈山旅游。”( 信息来源:中新网 丛中笑)

  

 回复[21]:  小小鸟儿 (2009-08-05 10:37:24)  
 
  未来五道将来也能得到一样的评价。

 回复[22]:  老赵 (2009-08-05 10:39:27)  
 
  悬。。。。。。。。。。

 回复[23]:  待于泥== (2009-08-05 11:49:58)  
 
  未来五道将来也能得到一样的评价。

  
----------------------------------------------

  
是,我们全体东洋镜人就是他的粉丝团,他会说受到大家的热烈好评,7位数是他所有作品中最不值钱的罢啦.

 回复[24]:  吴卫建 (2009-08-05 11:54:39)  
 
  未來要加油呀,不光是藝術上......

 回复[25]: >>:[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老唤 (2009-08-06 01:17:15)  
 
  说说可以,千万别真申报,免得丢人。

  
松田把范曾炒热了,还不趁热赶紧卖!没看见这几年日本倒了多少私人美术馆博物馆?看你贴钱贴到哪一天!

  
不是来不及写遗嘱,就是智商有问题!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