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读书
字体∶
《《道德经》批判 -- 成为自己成就自己》(69)

weilin (发表日期:2022-07-16 05:40:24 阅读人次:2116 回复数:1)

  

  
《《道德经》批判 -- 成为自己成就自己》(69)

  
69. 保持先机·绝不轻敌

  


  
行无行

  


  
重无用无,是道家的知行法则之一。

  
知其常理用其反常,保持先机攻其无备。“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全在一个无字,是要让敌人的眼中无我,或者视我为无物而轻视我,以实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便能把握先机,确保自立于不败之地。这需要首先探清敌方的实力与图谋,谋定而后动,即所谓“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就像与对手玩太极,做客随主动。

  
使敌人不见我之形迹,不知我之虚实,不明我之动向,便能以静制动、掌握主动、后发先至,利用对方的“无知无备”形成我方绝对的相对优势,创造以强击弱摧枯拉朽之势;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道德经·第69章)

  


  
祸莫大于轻敌;祸莫大于自以为是;祸莫大于永远正确;祸莫大于自以为“厉害了”而狂妄自恃。老子将“无知用无”与“不轻敌”放在一起还有另一层更重要的意义。

  
此处的不轻敌是无条件绝对重视敌手。因为无论多么弱小的敌人都不可轻视。反过来说,

  
相对于敌手无论自己多么弱小,只要坚守“知无用无”便有机会以弱胜强,由小做大。华为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就是最经典的例子。

  


  
颂译:祸莫大于轻敌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发动者,实不得已而为之。

  
为客动自卫,谨慎为之,慈悲是敬。

  
不敢贸然进寸,常退尺,避锐怀虚。

  
行无行,神出鬼没,以无迹应有形。

  
攘无臂,藏强示虚,以大臂击小臂。

  
执无兵,人不知我,以众兵对寡兵。

  
扔无敌,各个击破,以实强战虚弱。

  
祸莫大于轻敌,交锋时刻保持强势。

  
轻敌几丧吾宝,永远保持我独知人。

  
故抗兵相较量,谋虑审慎者常胜矣。

  


  
本章小结

  


  
老子说,“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此处的“吾宝”显然是本章中的“四个无”。老子非常肯定的认为,只要做到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就能自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保证做到“四个无”这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具备有益于隐蔽的地理环境,以及仅限于小规模军队在运动中的游击战。“吾宝”的作用非常有限。

  


  
任何大国和大的集团之间决定成败的战略性决战,最后都是正面战场真实势力的直接较量,是双方战斗力的血拼。就像国共两党决定最后成败的几场大决战,如果没有苏联缴获日本的大量武器装备人员加上有效训练,大大增强了共方的战斗力,光凭小米加步枪,共党永远只能在农村打游击。

  


  
此外,由“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演变而来的“哀兵必胜”因为出自被视为圣典的《道德经》便成了成语,成了不变的常识,成了千年的“真理”。但是,无论从事实逻辑还是从历史上考察,“强兵必胜”与“哀兵必胜”此两者哪个发生的概率更大更真实呢?

  


  
人世间的某种可能性,一旦由圣人说出来就变成了必然性,再被崇尚圣人的群众转换成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成语,被普遍传播推广变成大众自愿奉行的“最高指示”,成为不用思考也已经不能思考的群众生活中免费的现成的“正确答案”人人相信各个默契,

  
再加上祖祖辈辈混在锄头、扁担、弓箭、大刀的四肢群里,万事都不用认真,这顶上的头颅也没有多少机会使用,有饭吃就偷着乐,只有朝廷的混混才“难得糊涂”。

  


  
贪图方便而自残,人才会成为蠢物。

  




 回复[1]: 补充 weilin (2022-07-16 05:59:22)  
 
  “强兵必胜”与“哀兵必胜”此两者哪个发生的概率更大更真实呢?

  
朝鲜战争就是例子。人再勇敢,再高明,也斗不过钢铁绞肉机。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