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读书
字体∶
核电就是魔鬼,也只能和它同行吗?

科长 (发表日期:2011-11-30 17:52:46 阅读人次:1345 回复数:5)

  

  


  
核电就是魔鬼,也只能和它同行吗?

  
2011年11月28日 来源:上海壹周

  


  
文/江晓原

  
赞成核电的人一直以来主张“我们要认清现实”。但那所谓的现实并不是现实,只不过是表面的“方便”罢了……在这个日本长年夸耀的“技术力”神话崩解之时,同时也是长期容许这种“替换”行为的日本人的伦理规范败北之际。我们批评电力公司,批评政府,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在这个同时,我们也必须告发自己,我们虽然身为被害者,也同时是加害者。我们必须严正地检视这个事实。如果不这样做,或许我们又会再度重复同样的失败吧!

  
(日本大地震后村上春树的反核演讲《身为一个非现实的梦想家》)

  
直到前不久,我仍然是赞成使用核电的。主要是考虑到地球上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都是有限的,而能够替代上述三者的能源方案中,核电相对来说是最为“成熟”的。所以我最初听到“核电就是魔鬼,也只能和它同行”的说法时,居然认为可以表示同意。

  
但是读了平井宪夫的《核电员工最后遗言》之后,我改变了观点——现在我的观点是:至少目前的核电技术,作为民用需慎之又慎(军事用途可以例外,比如核动力航空母舰、核动力潜艇等)。因为本书指出了核电现存的一些致命问题——这些问题以前是被我们普遍忽视的。

  
在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闹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不止一次被媒体在采访中问到同一个问题:为何在书店找不到关于核泄漏、核辐射等方面的科普书?当然随后许多出版社马上就一拥而上,炮制出了一大批这方面的“急就章”书籍,但在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之前,我也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也许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注意过。

  
当时我对媒体的回答是:这和我们对科普的认识误区直接有关。我们多年来把科普看作一种歌颂科学技术的活动。在传统的科普理念中,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任何危害和负面作用,都被断然排除在科普内容之外。例如有关核电的科普,总是强调核电如何“高效”和“清洁”,以及现代核电站是如何“安全”。但对核电站实际造成的问题和可能的危害,则几乎总是绝口不提。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通常被认为是“环保”的话题,而不是科普的题中应有之义。

  
核电的“高效”,到现在为止也许尚无问题,但“清洁”就很成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核电站不冒出火电厂烟囱通常要冒出的烟——现在还有更时髦的说法是碳排放——就断定核电站更清洁。

  
一座核电站只要一开始运行,即使是完全正常的状态,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核辐射散布出来。核辐射无声无色无味,杀人伤人于无形,怎么能说是“清洁”的呢?当然,核电专家会向我们保证说,核电站在设计上有多重保障,即使有核辐射,也足以确保这些辐射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有任何伤害。

  
但更大的问题是,一旦发生了福岛核电站这样的泄漏事故,辐射污染全面进入土壤、空气和海水,还谈什么“清洁”呢?换句话说,核电站对环境的潜在的污染可能性,远远大于火电厂的那些烟尘排放。

  
在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有一个已经去世十五年的日本人平井宪夫,重新被世人关注。因为他的遗作《核电员工最后遗言》早已预言了福岛核电站今天的命运——事实上现在的事态比他当年的预言更为恶化。

  
平井宪夫是核电技师,生前参加过日本多座核电站的建设(包括福岛核电站),后因长期遭受核辐射罹患癌症,遂成为废除核电运动的积极分子,五十八岁时去世。他的《核电员工最后遗言》的最大价值,在于提供了来自核电建设和运行第一线的真实情况报告——这些情况与公众常见的“核电科普”以及核电专家的安全承诺大相径庭!

  
平井宪夫书中最重要的贡献,是指出了如下事实:核电专家在图纸上设计出来的“绝对安全”的核电站方案,实际上是无法在施工和运行中实现的——因为人在核辐射环境中,生理和心理都使他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核电站无论设计多么合理,理论上多么安全可靠,在实际施工和维护时总是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难以绝对保证质量。而设计核电站的人,当然不是那些在现场核辐射环境中施工或检修的工人。这是一个以前在关于核电的讨论中从未被公众注意到的问题。

  
平井告诉读者,日本的核电站总是将每年一度的检修维护安排在冬季,为的是可以招募附近农闲时的农民或渔民来充当临时工。因为电力公司的员工们都知道检修时的环境中有核辐射,他们谁也不愿意去核辐射环境中工作。

  
核电就是这样一种要求工人定期在核辐射环境中工作,而且还会使周边居民长期在核辐射环境中生活的工业。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反人道的工业。

  
核电站的另一个致命问题,是它运行中所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世界各国都为此事大伤脑筋,至今也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正是在这样因循苟且的状态中,核废料继续分分秒秒在产生出来,堆积起来。

  
日本的办法,起先是将核废料装入铁桶,直接丢进大海(想想日本的渔业吧),后来决定在青森县建立“核燃基地”,计划在那里堆放三百万桶核废料,并持续管理三百年。美国则计划在尤卡山的地下隧道存放七万七千吨高放射性核废料,但不幸的是他们现有的核废料已经足以填满尤卡山。而以核电产生的废料放射性钚239为例,它的半衰期长达两万四千年,持续管理三百年又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但确实是一个迄今为止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核电站还有一个非常怪诞的问题——如果说世界上竟有一种只能开工运行却无法关闭停产的工厂的话,那大概就是核电厂了。因为核电厂的核反应堆只要一开始运行,这个持续高热的放射性怪物就如中国民谚所说的“请神容易送神难”——停产、封堆、冷却等等,都需要持续花费极高的成本。例如,一个核电机组停机封堆之后,至少需要使用外来电力帮助它持续冷却五十年以上。

  
在我们地球上,核电站重大事故至少已经发生了三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福岛核电站事故。小的事故就更多了,只是外界不曾注意而已。原子弹当然在核试验中爆炸过多枚了,真正用于战争而投放的则有过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的两枚。但上述爆炸当然都不是事故,因为都是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的。

  
那我们可不可以说:世界上的核电站至少已经发生过三起重大事故,而全世界的原子弹还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因而,核电站比原子弹更危险?

  
事实上,核电站确实比原子弹更危险。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核电站是要“运行”的,它要持续进行核反应,而投放爆炸之前的原子弹,并不处在“运行”状态中。

  
(编者注:此文为中文版《核电员工最后遗言》序,有删节)

  


  




 回复[1]: 不知各位测量一下自家附近的核辐射数字没有? 小草 (2011-12-01 15:50:34)  
 
  我们这里测量了。

  
家里1楼0.08,2楼0.19

  
外面0.36,排水及低洼地0.6

  

 回复[2]: 那你就呆在1楼好了 科长 (2011-12-01 16:28:23)  
 
   标准是多少阿?单位呢?

 回复[3]: 单位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 小草 (2011-12-01 17:44:09)  
 
  说没超过1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就没问题。我也不知道。

  
这得问东博。

 回复[4]: 网上查了一下 小草 (2011-12-01 21:11:26)  
 
  仮に、お子さんの通っている学校やお住まいの地域の空間線量率が0.5マイクロシー ベルト/時で、1日を、屋外で8時間、屋内で16時間(木造家屋:空間線量率が10分の4 となる)で生活するとした場合の積算線量を計算します。

  
0.5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8時間(屋外)+0.5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0.4×16時間(屋内·木造家屋)×365日=2,628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年(2.628ミリシーベルト/年)となります。

  


  
世界平均で2,400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程度、

  
日本平均で1,500マイクロシーベルト程度の被ばくをしていましたので、

  
これに比べるとやや高い値と言えます。

  
*(、「非常事態収束後の一般公衆における参考レベル」…1~20ミリシーベルト/年の範囲)

  
////////////

  
看来问题还不是太大。

  
周围私立幼儿园的庭院都在换土,然而种庄稼的地,还是故我,种土豆时节种土豆,种萝卜时节种萝卜。

  
啥变化也没有。

 回复[5]:  东京博士 (2011-12-01 22:37:47)  
 
  放射线较高的地区尽量避免长时间逗留这是基本,但不能说一个地方放射线高就一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个要看累积量的,简单说,成人每年接受放射线量累计不超过1ミリシーベルト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换句话说,你上半年在放射线较高的地区生活了6个月,已经累计接受了0.8ミリシーベルト,下半年你离开那里去放射线量很低的地方,只要1年累计不超过1ミリシーベルト即可。

  
问题是小孩子,未成年者最好控制在一年累计不超过0.5ミリシーベルト,幼儿和孕妇应控制在更少的受辐射量。

  
日本人总的来说比较低调,他们就那么点地方,也没地方可以去,但我感觉,小草,我们市的总人口减少了,离开的大都是租房的住民,自己拥有不动产人轻易不太能动,更奇怪的是,房价并无什么变化。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