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新闻
字体∶


(发表日期: 阅读人次: 回复数:6)

  http://www.youku.com/show_page/id_zc3c10ca46d8d11e1b52a.html

  
音乐人、导演高晓松首次跨界,送上清谈脱口秀节目《晓说》。一不当公敌、二不当公知,一切只因闲来无事小聊怡情。上说星辰满月,下说凡夫走卒,动机绝不无耻,观点绝不中立。每周五早八点,《晓说》准时Morning call,欢迎围观,欢迎拍砖,欢迎吐槽,欢迎撒娇!

  




 回复[1]:  科长 (2012-04-28 21:09:52)  
 
  “此间的少年”高晓松校园民谣作品演唱会将于4月28日在北京万事达中心上演,将以时间贯穿,以特定时期的代表作品为主要内容,演绎了高晓松作为华语乐坛关键人物十多年来成长、转变、成功、辉煌的音乐历程。在现场,高晓松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讲述十多年来由他创作的每一首经典歌曲。老狼、叶蓓、刘欢、小柯、郑钧、水木年华、萨顶顶、谭维维、郁可唯、李宇春等加盟演唱会,《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恋恋风尘》、《万物生》、《冬天快乐》等将有机会在演唱会现场听到。

  
现场完整曲目:http://www.xiami.com/group/thread-detail/tid/386579

  
4月28日高晓松作品演唱会曲目顺序

  
出场顺序 歌手 演唱曲目

  
1 老狼,叶蓓 《青春无悔》

  
2 谭维维 《如果有来生》《如果你》

  
3 水木年华 《荒冢》《李娜》

  
4 李宇春 《冬天快乐》

  
5 萨顶顶 《万物生》《我的抗战》

  
6 小 柯 《冬季校园》《给S》

  
7 郁可唯 《春分》 郁可唯、高晓松《一夜知秋》郁可唯《立秋》

  
8 刘 欢 《渔娘》《好风长吟》

  
9 郑 钧 《一霎那》《模范情书》

  
10 叶 蓓 《B小调》《蒲公英》《回声》《白衣飘飘的年代》

  
11 老 狼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恋恋风尘》《月光倾城》《一个北京人在北京》《同桌的你》

  
12 高晓松 《旧的童年》

  

 回复[2]:  科长 (2012-04-28 21:15:49)  
 
  高晓松对话老狼 名利场里,好在有你2012-04-27 03:20:21 新京报

  
高晓松开朗、乐观、直率,让我灰暗的宅男生活能有一点乐趣。以前他能带我干我想干但不敢干的事,包括唱歌、玩乐队,出唱片、当歌手。这些都是他带给我的,感觉挺好。——老狼

  


  
看了老狼我会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多发呆、多读书,让自己内心有一些真实的、清澈的东西。要是没他拽着,我更不知道在名利场里打滚我会打成个什么样了。我们俩其实就是互相看着个镜子,是相反的。——高晓松

  
早年俩人合影,那时高晓松还是个瘦子。资料图片

  
明晚,高晓松“此间的少年”作品音乐会将在万事达中心(原五棵松体育馆)上演,作为演唱过高晓松作品最多、搭档时间最长,也是一直以来最好的朋友,老狼将会是舞台上的绝对主角。事实上,“高晓松+老狼”,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基本上也是唱着民谣弹着吉他在楼下等着姑娘那一代人共同的青春映衬。

  
采访当日,老狼早早等在咖啡馆外,一杯咖啡,手边还有一本《安持人物琐记》;高晓松则是风风火火准时赶到,依然穿着那条“只要出来见人就会穿”的贵裤子——从看守所出来后,他收到了老狼汇来的十万块钱,结果狂买了一堆名牌。俩人二十多年的情谊当然已远远超越了这十万人民币的分量,但高晓松对此念念不忘,早前就曾私下对记者说“狼哥是对我最好的人。”采访时提起此事,老狼一拍大腿,冲高晓松说:“你怎么连这事儿都跟别人说了!”高晓松一脸得意:“嗯,都让我买衣服了。”

  
那年初识 他身上一直掉土;他做饭特好吃

  
高晓松:我们俩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电动设计院门口,那时我组乐队在找主唱,一个朋友介绍了他。那天我戴一草帽穿一军装,他穿一牛仔裤,接上头后,我就上他们家去,说面试一下。他唱了那个“我要的不多,无非是一点点温柔”(《我要的不多》)。

  
老狼:还唱了《天天想你》。

  
高晓松:那会儿他嗓子特尖特高,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我们乐队是重金属,得是那铁嗓子。唱完了他就加入了。

  
老狼:我第一次见他,他头发跟这会儿差不多吧,但瘦一半儿。我就记得他坐那儿,一边弹琴一边跺脚,身上一个劲儿地往下掉土,他那一片都是土——“风尘仆仆”,应该用这种词来形容。弹一半儿,我妈回来了,一看这屋里坐一流氓,我赶紧解释说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已经退学了。

  
高晓松:我刚认识他时,对他的最大印象就是做饭特好吃,比麦当劳好吃。

  
老狼:乐队排完练,晚上特饿。那时也没钱,不能出去消费,就去键盘手家,问,你家有什么啊?说有土豆。我就切了条,炸了土豆,完了在他们家刷了一夜。第二天,键盘手让他爷爷买了10斤土豆,让我狂炸了。

  
高晓松:那个时候就喜欢写诗的女生——那时的女生基本上都一个样,不像现在有好多样。老狼媳妇也写诗、写歌词。我也是。我一个朋友当时写了首诗:“我手解开了胸口的第二颗扣子,流沙从里面涌出”。解开第二颗扣子很正常,有流沙从里面涌出,我一看,嗯?少年的心被打动了。

  
老狼:但你比我能说,你总是先下手为强。

  
高晓松:我总是先下手没成。我一衬托,所有人都喜欢你了。不过我们俩这辈子这么多年,还真从来没有同时喜欢上一个女孩。

  
老狼:还真是,连我们俩默默地喜欢的都没有过。

  
曾经闹掰 酒吧里,一段英文隔空化解

  
高晓松:俩人在一起20多年,要是没吵过架、没掰过,那就不是朋友。你内心深处最龌龊的、最虚弱的地方,互相都很了解,一吵架都很伤人。老狼这辈子从来不直指人家弱点,就是冲我说过。那次吵着吵着急了,他吵不过我,起身就离席而去。

  
老狼:细节我想不起来了,就是抬杠。人吵架是为了语言上的快感,不论有理没理,我一定得说败你、气着你。

  
高晓松:其实是个特小的事。当时是摇滚乐光芒万丈的时代,他觉得摇滚乐特牛,我觉得特傻,他说哪个乐队怎么怎么好,我就说傻冒、没文化,他就跟我吵。我们从没为钱吵过架,真是就为艺术,现在看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吵架之后,我们有一两年都没联系。

  
男的成长慢,女的成长快,一两年对闺蜜来说就没戏了,但对男的来说转眼就过去了。有天我们在一酒吧里遇见了,我陪着一个澳大利亚乐队,他在另一桌,我俩谁也没理谁。我跟澳大利亚的人说,后面坐的那位就是原来我们乐队主唱,我们以前挺好的。我用英语说的,没想到老狼英语还挺好,听懂了。我记得特清楚,他就拿杯子一示意(做举杯状),就没事了。

  
老狼: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觉得你记忆已经混乱了。

  
高晓松:我一点也没混乱,那你说,我们俩怎么又说话了?

  
老狼:我真的想不起来了,但你说的这个我完全没印象了。

  
高晓松:我印象特深,因为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冲击。我比老狼敏感,老狼是一个很清淡的人,除了对老婆有深情厚谊以外。

  
那时老狼的商演确实是多,但这事儿我没心结,我从来没问过他演出拿多少钱,就听他妈有一回打电话说:“那不行,3万不行,我们家老狼3万哪能行呢?”那会儿刚火。我到现在都记得。

  
老狼:我从来没接过我妈帮我接的活儿。

  
高晓松:他妈是中央广播交响乐团团长,有俩镜头我记得特清楚:一开始她跟我说,他还能唱歌?下一镜头就是,“3万不行,好歹得7万吧。”

  
我记得第一次去工体看球,我们一出现在看台上,人群就开始骚动。我一直在看球,老狼一直在签名。各种人挤过来签名,排着队。那是我第一次觉得真的火了。

  
“出来”之后 他给了我十万

  
老狼:当时我估计他(在看守所)饿瘦了,没想到出来后还是这么胖。

  
高晓松:我出来后,老狼给我汇了十万块钱,开始我不要,他说:“就当生日礼物了。”我这辈子第一次高消费了一堆名牌衣服,身上这件就是,因为我觉得这钱是白来的。我买了3万多的衣服,一想还剩6万多啊,再买点儿吧,又给老婆孩子一通狂买。我以前穿一千块钱的衣服都觉得贵——我们都这样,你看老狼穿的这破衣服。(老狼:我穿的这个也挺好的啊!)这裤子也是那次买的,D&G的,都是老狼给我买的。

  
老狼:你穿着一直没换。

  
高晓松:见重要的人都穿这个。

  
老狼:我去年演出演了很多,而你在里头吃糠咽菜呢,比较苦。我就这么想的。

  
高晓松:我要哭了噢……说点儿别的吧。

  
老狼:他出来之后,我去他们家喝过一次酒。老婆孩子丈母娘什么的看着电视,吃喝玩乐,特温馨,他一个人在地下室里头……

  
高晓松:我喜欢这样啊。

  
老狼:他屋里堆着一堆剧本,要给我讲仨故事,说是在哪儿哪儿想的。我觉得,他可能还真是挺文艺、挺积极的。

  
高晓松:应该叫:我娱乐,你文艺。我那些事都是有用的,你看你今天带一本《安持人物琐忆》,这都是没用的。你看无数的书,干好多没用的事。

  
老狼:我老婆那天把我说了一顿,说你看人家高晓松多积极啊。我特别逆反,他们越这么说我越什么都不干。

  
高晓松:老狼有个特别大的特点,他看的书多,总觉得自己一出手就得到那水平,要不就不出手。他特别怕寒碜,不像我,先抡起来再说,然后再学吧。

  
人到中年 老天眷顾我们俩,年纪轻轻就行了

  
高晓松:现在我已经很幸福了。从小我能想到我会文艺、能写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但没想到我能养家糊口。我能想象的就是我东借西借的借钱的样子,很狼狈,然后家里也给我冷脸,朋友们因为不想借我钱,都没了。然后生一个儿子,他来听我满腹牢骚地说你爹当年如何如何。结果老天特别眷顾我们俩,年纪轻轻就行了,这是真没想到。

  
老狼:我没太想过这个事儿。我觉得你可能确实不太会管钱,花的比挣的多。我在美国住你家租的那个房子,你妈说:“你看他租的这个房子,一个月好几千,他也不住,就这么放着。”你可能半年都不回去一次。

  
高晓松:只是几个月不回去。半年不回去,绿卡就没了。

  
老狼:要是我,肯定不那样。然后车库里还停着一辆奔驰吉普,贷款买的,还在还贷。

  
高晓松:还有俩月就还完了。

  
老狼:我基本没什么生活压力。

  
高晓松:老狼这把动人的嗓子都是从他这样的生活里来的,他要是个积极的人,唱歌就没那种懒散而悠长的劲儿了。

  
老狼:我就是耗着。

  
高晓松:他觉得这都是白来的,所以就安于这种日子。我俩都是幸运的,如果你是那种好长时间都在唱酒吧唱这儿那儿、三四十岁才成名的,你会特积极,觉得失去的时间要补回来,但老狼唱第一首歌就火了——我俩都没得过新人奖,直接把当年能得的奖全得了。

  
我记得有一回,我俩特膨胀,在台下说:“这要是第二名,咱不上台啊。”那次那英第二名,之前她就说:“肯定是你俩第一,还用琢磨吗?”所以,得来时年轻又容易的话,人容易懒散。

  
也谈音乐 每次看完他的现场,就干点儿坏事

  
老狼:其实一切录音作品,我自己听起来都不太满意,反而是现场时觉得特别爽。

  
高晓松:我看他演出很多次,每次都特感动,因为他每次都能把现场温暖住,或者换一个词儿,弥漫住。他不是那种,喊“后面的观众你们好吗?”

  
老狼:我也喊过。被逼的,拼不过他们的时候也喊。

  
高晓松:我看着他从第一次登台——第一次特别傻,那时我们是一个乐队,上去说:“各位大家好,我们都是学生。”他特别紧张,拿B调唱的《一无所有》。当时他声音本来就特别高,还经常唱高了,经常走调。现在一看,成熟。真的很好,经常打动人。

  
老狼:以前老唱伴奏带,电视台习惯对口型,现在逐步向现场发展,跟乐队磨合得越来越熟练。

  
高晓松:有三次我特感动的瞬间。有次他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唱到“分给我烟抽的兄弟”,好多小伙子跑上来给他递烟。

  
老狼:结果手里夹好几根烟。

  
高晓松:另一次是停电了,他就打亮一个打火机,开始唱《同桌的你》。第一排的人听得见,后面听不见的就开始跟着唱,一排一排,全场都把打火机打起来,没电的体育馆里满天星光,全体唱,特别温暖。还有一次在深圳——每次他一上台就像变了一人,台下你看他眼神也没光,那个半老徐狼,但一上台特别有气场,我在调音台前站着,能感觉到他唱到哪一句特别感动然后回头看我,我觉得特温暖。

  
每次看完他演出,我就能干点儿坏事。我觉得我还真的曾抚慰过不少人的心灵,所以就能干点儿不靠谱的事儿了,自暴自弃一下。

  
老狼:我就记得他写《《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时,我在场,他大概花了一个钟头就写出来了。那时候刚挣钱,在公寓里,他每天抱着一捆钱,说:“看,我有钱。”时不时还拽两张给我说:“拿去吃吧。”那天酒足饭饱,拍着肚子,打发时间,正好来一电话,一问,是谁谁谁。

  
高晓松:睡我上铺那个。

  
老狼:他一扭头说:“我应该写一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看电视,他就在那儿写,过一会儿就写出来了。

  
老夫老妻 一万股原始股没了

  
老狼:咳,我特容易感动,看个什么好莱坞电影也能哭得稀里哗啦。

  
高晓松:我怎么没见过你哭?啊,我见过。老狼跟他老婆20多年,中间总有点小波动,他老婆觉得他从小就不努力、就不行。他老婆是特别上进的一个人,读那么多名校,去了雅虎,还有原始股——一万股原始股啊!但他老婆怕他跑了,就放弃了,回中国找他来了。老狼还说:“我还看了一下雅虎当时的股价,160多美元(一股)呀,一万股得唱多少次《同桌的你》才能唱出来啊!”特逗。

  
我第一次见他哭是我们约好了去海口,那时买火车票可是一战役,得排两天两夜,我拿一马扎坐那儿,一直等到一搓能搓出一身泥来,但他死活不来。过了好久好久,我都快疯了,他来了。我正准备破口大骂,哎哟,有泪痕。我说,怎么了?他说,那谁跟我分手了,说我不上进。然后就特别伤感。

  
以前在火车上都是我在那儿张牙舞爪,他安静地坐着,结果那回是我安静地坐着,他在车厢里抽风、犯病,冲着不认识的人说,我来给你唱歌,边唱边表演。我还记得他唱的是什么:“那是你寂寞的眼,寂寞的泪。”(示范边哭边流泪的动作)总之给他弄了一个江州司马青衫湿,还把我感动哭一回。

  
老狼:那时候年轻嘛,经历一回失恋。印象特别深。

  
高晓松:现在说起这事儿他老婆还哭呢,然后他也哭。其实我俩的好多事我都写在《如丧》里了——别给你老婆看啊。为什么我说它是小说不是自传呢,因为记忆它本来就不真实。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把老狼的名字给改了,我说:“这名字对我特别重要,把这名字改了,我心里就没这人了,非得让我心里有我才能写。

  
老狼:你越说我越慌了。

  
高晓松:我连自己老婆都不敢给她看。

  
老狼:是啊,我也觉得是啊,要是你老婆看了……

  
(记者:以前高晓松曾说,你老婆会指着你写的歌问是写给谁的。)

  
高晓松:有有有,我回答都特别快,说是写给我自己的。确实是写给我自己,写给我成长的。有一回我老婆说:“你真不要脸,我还没生出来呢,你就谈恋爱。”我说,我不是练练嘛,练了准备对你好,我先练练。没事,老夫老妻了,最多多打两下。

  
老狼:那我得赶紧回家焚书去了……

  
C10-C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 实习生 陈一玮

  
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除署名外)

  

 回复[3]:  科长 (2012-05-05 08:48:02)  
 
  高晓松这半年

  


  
高晓松音乐制作人,导演,作家。1994年的《校园民谣》到1996年的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令其声名大噪。电影作品有自编自导的《大武生》。2011年5月,因醉驾被判拘役六个月。2012年3月,推出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4月,文集《如丧》出版。

  
补课

  
高晓松的劳动节提前到了4月,就忙一个字:“卖”。

  
在广州接受采访时他抽空接了个电话,欠起身子谦虚地汇报:“狼哥,正卖东西呢。”卖的内容包括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第二本文集《如丧》、即将举办的“此间的少年”高晓松校园民谣作品演唱会。同时,他又身兼优酷网音乐真人秀首席观察员和电视模仿秀节目艺术总监及评委。“看着跟疯了似的,其实是早就安排好的事,赶紧补上那半年的课时”。

  
去年5月9日,他成为酒驾入刑的名人第一人,《如丧》里的开篇小说,自嘲地向1988年暑假里的高晓松汇报了坐牢的事:“简短说就是从米国(美国)赶回来参加一傻逼活动然后就像傻逼似的喝了一堆酒,叫代驾结果傻逼代驾没来,我时差上来了就傻逼啦嗒开着车走了,路上我傻逼睡着了追了尾,然后被傻逼逮着了接着被傻逼报道了引起无数傻逼愤慨,傻逼们一看傻逼们怒了赶紧从重从快把傻逼判了最高刑半年,并且是7月8月都有31天总共184天最长的半年。”

  
他说的“傻逼活动”就是电影《大武生》的新闻发布会,去年9月9日电影上映时,他人在看守所,没能站在影院门口“看看散场时观众的脸”。两个月后,刑满释放的当天,高晓松立刻飞往美国宣传《大武生》,他在微博上写,顺便“躲躲媒体和酒水”。

  
酒水不知躲过了没,但是媒体肯定没躲过。11月15日,离刑满释放一个星期,他就高晓松出现在“中国达人秀”的新闻发布会上。11月,他拍摄了严禁酒后驾驶的公益宣传片,“请勿酒驾,从你我做起。”电视上,高晓松放下酒杯,站在停车场和十字路口思索良久,不是以演员身份,“演员是没犯过错来演一个犯错的人。”12月,他成为“汽车公民宣传大使”,被说服的理由是“与其因个人名声而低调回避,不如勇敢站出来唤醒更多‘醉人’,即使是当反面教材,也是对社会贡献,对自己救赎。”

  
用了5个月,高晓松的新浪微博粉丝数从200多万升到418万,他在微博上展示与妻儿团聚过日子的琐事,买菜、宅居、跟网友对对子、到处旅行。他还出了一本书《如丧》,副题是“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

  
《如丧》是高晓松的第二本文集,和上一本《写在墙上的脸》相隔12年。“如丧,就是如同要丧,还未丧,但终归会丧。”高晓松这样解释。12年前那本书的序言里,高晓松曾得意洋洋地写自己要卖艺又卖身,现在他强调,只卖艺,不卖身。能换钱的只有手艺,恋爱和个人的感情坚决不端出来卖。尤其不想消费184天的狱中经历,他需要时间消化,去看清楚那些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2年4月14日,广州的新书签售会上,一名读者请他分享入狱经历,说感觉他“进去”过变得更有深度了,听众哄笑,高晓松说,“我也觉得,自己都吓自己一跳。”

  
但他特意纠正,进去的是看守所,不是监狱。二者区别在于,看守所除了临时羁押未判决的嫌疑人,还可以监管刑期一年以下的犯人,而监狱里服刑的刑期要重得多。

  
在看守所的那半年,高晓松做得最成功的事是发呆,有一个月他都没有说话,因为发呆可以“不痛苦”。妻子第一次看他时,哭得要死。从没为他掉眼泪的妈妈,也抓着铁栏杆流泪,而高晓松还在开玩笑:“看来我真是你亲生的”。只有女儿来时,她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高晓松只能骗她说,“爸爸在拍戏,马上就拍完了……”

  
以前他没时间发呆,脑浆子没关过火,一直咕嘟着,突然就有了时间关火晾凉,可以去看枯燥的《大英百科》,可以翻译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马尔克斯的《昔年种柳》:“日子翻回我九张儿那年,我打算送自己一份生日好礼—找个雏儿,过个夜,撒点儿野。我想起了同志,一个有了好果儿就立马发给熟客的地下老鸨。我之前从没中过伊的淫招儿,但伊也从没相信我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清教徒。我拨电话时猜想伊肯定会一脸坏笑地对我说:清教徒也会被如梭岁月打败嘿嘿。”

  
这种译法引来质疑说他像自己在写作,但更多网友留言赞叹:“高晓松的翻译风格像王朔,用北京方言将马尔克斯的小说翻出了别样的味道,既有趣又不失特色。”作家苏童看了翻译,评论说:“悄悄为他鼓掌,这是个我不认识但很尊敬的音乐人,在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后,做了所有该做的事。”

  
活明白了

  
这5个月来,最早感觉到高晓松变化的,亦兄亦友的宋柯是一个,在某天的饭桌上,他对高晓松说,你丫活明白了啊。

  
高晓松发现,说这话的不止一人,还都是特熟的朋友,对他印象极难改变的人。

  
乐评人李皖十几年前认识的高晓松,正热闹地咕嘟着,“没一秒能安静”。在文章《两个高晓松》里,他记录下了歌里雅致文艺,歌外嬉皮笑脸,总是没个正形、痞气十足有点疯的高晓松。酒驾事件让他更懂高晓松,在李皖看来,真实的高晓松人格从没突变,只是原来真实的高被那些感伤的歌曲和痞气爱玩遮蔽,他本来就有严肃的知识分子的思考,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端正的态度,184天里他有了个冷场沉淀的时机。

  
自认生长在领先阶层里的高晓松,爷爷和外公分别都是清华校长级人物(爷爷高景德是原清华校长,科学院院士;外公张维是原清华副校长,深圳大学创办者,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书香门第虽然没特权,但一路上的都是中国最好的学校,中学是北京四中,大学是清华,号称四中清华系。清华还得必须是无线电、计算机、自动化和建筑四个系,别的系都不稀罕理你(他是电子工程系)。数得出的知名四中校友有北岛、陈凯歌、于丹,哎,他故意停顿下等着你补充—薄熙来,对!都是那种劲劲儿的人。

  
年轻时老狼就跟他说过,最讨厌你们这些名校生,跟你们在一起压力太大。那种随时溢出来的优越感,高晓松从不收敛。他跟作家冯唐成为好友后,说你们80中也不错,冯唐回:“徐静蕾也是我们校友。”

  
“年轻时候的心态就是总想踹生活两脚。到了现在的年纪,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管年轻时多么狂放不羁,最后都会被生活打得劈头盖脸。这也是一种无奈吧,最终我们只能向生活缴械。无论青春、爱情、荷尔蒙,生活都会收回。”在接受某网站采访时,高晓松感慨。

  
现在的高晓松,除了不自觉仰起与地面呈45度角的下巴之外,看起来谦和有礼。4月13日晚,参加优酷脱口秀节目《晓说》在广州的宣传活动时,迟到了一个半小时,他一溜小跑冲进暨南大学会议中心会议厅,第一件事是转身站定,双手紧贴裤缝,向学生们深深鞠躬,为当天朝鲜发射火箭和广州暴雨天气造成飞机6小时的延误道歉。他甚至站着问大家:“我能坐下吗?”回应他的是一片笑声和着掌声:“能!”

  
小才华

  
李皖很早就说过,高晓松有小才华,他对深厚的东西不会太有感觉。

  
在新书《如丧》的北京发布会上,刘震云曾婉转敲打着建议高晓松,音乐人、作家、导演三个角色,如果他专心只做一件事,可以成为大师。

  
对于刘震云的高看,高晓松抱歉地说不,他说30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当不了大师。崔健曾经嫌弃高晓松的音乐不为时代呐喊,只搞些风花雪月。他说他也想为时代呐喊,可他看到的时代就是白衣飘飘的年代。因为生长在特别封闭的家庭环境,长大了他发现自己有很多狭隘,他知道自己做不了公知,只能做点独特的小东西。

  
而网络脱口秀《晓说》,就是他说的这类小东西。他的“贫”,在圈内相当有名。任何人跟高晓松说话,话茬儿绝对不会掉地上,回答永远在嘴边等着。他说,没想到,耍嘴皮子也能卖钱。

  
找他的,是优酷总裁古永锵,两人是搜狐时期的同事,古那时是CFO,高做艺术总监,简称CAO。现在古自己当了老板,并购土豆前,他关上门悄悄告诉了高晓松。他邀请高晓松在优酷参与制作一些节目,高答应了,于是就诞生了一档脱口秀。名字开始想叫“闲得蛋痛”,后来韩寒建议,正式叫了《晓说》。

  
第一期《晓说》的题目是奥斯卡,优酷特地派人到高晓松洛杉矶的家里录,背景是火苗啪啪响的壁炉。专业主持人黄健翔看了找他:“兄弟,这火不了。”但是只用了24小时,《晓说》网络播放量就超过了百万,四期在未做任何宣传的前提下,1个月内达到千万次播放量,凭借“高晓松体”独特的侃大山风格和新鲜的制作,在网络脱口秀节目中迅速占了头把交椅。

  
第五期上线的那天,他在广州总结了《晓说》受欢迎的原因。首先,他本人作为北京饭局最受欢迎人士之一,节目里所谈话题都曾长期经受各种饭局检验,其次因为他看清楚了好多事,写的东西说的话大家认同,而不是因为“那件事儿”。

  
至今推出的六期《晓说》,涉及话题包括奥斯卡、汉人无音乐、郑和下西洋、青楼、镖局等等。当问到他是否会涉及时政话题,他说暂时不打算单独重点讲。他会选择讲各种闲话篇儿,类似于镖局、青楼这样的,然后带出一些东西。比如讲镖局的时候,顺便讲为什么美国没有镖局,美国是每个人都带枪,横枪跃马,那样一个尚武民族,所以才导致了后来的政治制度。他希望潜移默化,告诉大家民主社会是什么样的。不灌输,不说教,争取润物细无声。

  
在“公知”云集的新浪微博,高晓松已有四百多万粉丝,但他不想随便使用话语权,“我倒不在乎什么称号,但在乎我已经40多岁了,就不应该成为偏激的人,不愿简单地看待事情,然后做两面划分,或者三段论那样的论断,我学理工出身,举孤证证明没意思。哪怕目的美好,也不应该偏激。”

  
今年高晓松担任音乐风云榜评委会主席,评选由蒙牛赞助。微博上不断有人请他参与抵制蒙牛的行动,高晓松没有公开回应,他说他有自己衡量事情的原则,“我不能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干净的人,就把行业最重要的颁奖、把话语权放弃掉,其实中国没有真正干净的企业。作为主席,我肯定还要考虑行业的团结和尊严,这个舞台最终还是用来反对了那个新的《著作权法》,那这个舞台就值得拥有。”

  
《如丧》开头有两篇小说,一篇写了1988年,一篇写了1990年,中间一年没写,“我们曾经的理想,真的付诸实践过。真的为它做过最大的努力,所以我们的年轻时代是绽放过的。或者叫淋漓尽致地挥霍掉了,一点儿没留遗憾,特别值得怀念。”

  
12年前的第一本书中,他写下人生的理想,是当一个门客。这个理想至今未变—由公子养着,他替公子看书,给公子进言。然后公子就跟皇上说,皇上听了高兴就赏美酒美姬,不高兴就砍了公子的头,而他,就再去别的公子家接着聊。

  
南都周刊×高晓松

  
以后我只卖艺,不卖身在一个干净美好的时代,你努力学坏,也是干净的。而在一个肮脏的时代,你再想让自己干净,发现身上还是很多灰尘。

  
越发呆越辽阔

  
南都周刊:虽然你不愿意说,可大家对你184天的经历依然最好奇。

  
高晓松:我不是不想说,是不想到处说,也不想刻意“就不说”,说一次大家看见就行了。不要搞得“言必说”,跟我刚回国时,整天说“兄弟我在美国的时候”,现在变成“兄弟我在里边的时候”,多烦啊。

  
南都周刊:你说过人生都是写好的剧本,所以才会那么接受事情发生后带来的任何影响包括惩罚?

  
高晓松:你接不接受都那样,一定会这么走。就是因为我相信人生都是写好的剧本,你能看到很多人,明明那是阳关道,他非走独木桥,那就是他的道。阳关道就是每个人的独木桥拼起来的,看起来挺宽,但就只能在那儿走,步子多宽都知道。

  
南都周刊:你是个感觉敏锐的人,那半年的经历肯定给你带来很不一样的感受。

  
高晓松:当然有,不过我不想消费这件事,我卖艺,虽然手艺多点儿,能卖的就卖,但说这些有点儿像卖身。我想我还得用一段时间才能真的想清楚,我不想过早发言,说我的人生有多大飞跃,这是不是有点太快了?不像年轻的时候,今儿谈一恋爱,明儿就能成长。到40岁了没那么快,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清楚说,那些意味着什么。

  
当然我知道那些对我来说是正面的。最起码我有很多时间看了《大英百科》,翻译了一本书,以及花了很长时间发呆。文艺这个事儿,它不是思考来的,实际上它是发呆发来的,平常没时间发呆,脑浆子就老咕嘟着,没关过火,那火老煨着脑子,所以我觉得挺好的,关了火,让自己凉了好长时间,把锅洗洗干净,今天我还只能知道这些。

  
南都周刊:发呆是不去想现实的情况?

  
高晓松:你也没办法想,一想就痛苦,发呆就特别舒服。很快就会觉得,好像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很久,好像你原来就一直这么生活,就觉得很好很愉快。

  
我是不爱思考的人,因为年轻时思考了很多,发现越思考越狭隘,越发呆越辽阔,现在发现不需要思考,只要发呆就能明白很多事。一思考就绕进去,就特别容易钻牛角尖了。当然这需要你先思考过很多年,如果你从来没思考上来直接就发呆,那就成痴呆了。相当于你学武功,学了很多套路之后,要把这些套路都忘记,全忘了就融会在自己身上。

  
南都周刊:以前你说自己是领先阶层,但看守所里见到的是你以前生活里不太接触的人,你们怎样发生交集。

  
高晓松:我要是二十几岁,对他们肯定特有兴趣,刨根问底,跟记者似的。但我有一个月都没说话,我这么爱说话的人。就发呆,看最枯燥的《大英百科》,翻译小说,那给我一次强充电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学习,我情感上也受了很大冲击,以至于后来,我有种急不可耐的技痒,就写了《写给1988年暑假的高晓松》这篇小说,是我今后文风的起点,我以后可能会向这个文风走。

  
生活不欠我的

  
南都周刊:你在小说里也是写“老狼郑钧”,那个时代你们都是坏孩子吗?

  
高晓松:我吧,别把人家“们”起来。我没有用假名,像老狼、郑钧,是因为他们就长在我心里,一用假名就找不着人了。是不是真事儿?那不是,就是回忆也不一定是真事儿,所以我说一定是小说,我猜回忆比幻想还不真实,你一定把它美化过。

  
在那个时代我是坏孩子,但我觉得在一个干净美好的时代,你努力学坏,也是干净的。而在一个肮脏的时代,你再想让自己干净,发现身上还是很多灰尘。所以我们很幸福,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到处流浪,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我其实一直很怀念那个年代。

  
南都周刊:你对青春似乎比一般人更有情结。

  
高晓松:我觉得那一代人的理想,今天还能给我们一点力量。那代人是有纵横四海改造国家做主人翁的梦想的,所以那时候我们做了,但我们不能说。

  
南都周刊:以前就有人说你是经典话痨,为什么现在才去做脱口秀?

  
高晓松:长得难看啊!长得难看是非常重要的,挡住了你去追逐更多的名利。有时候我挺感谢长得难看,就可以写写音乐、弹弹琴。长得好看的话,早不知道哪年哪月就冲出去比画了。

  
南都周刊:从启蒙这个出发点去比较的话,你和韩寒有什么不同?

  
高晓松:我觉得(共同点是)大家都怀着理想吧,愿意改造国家,这起码比教育年轻人一定要买房子要好。但大家的视野不一样,关注点不一样。我从小其实是在比较封闭环境里,跟社会接触没那么紧密。所以我做我能做的,就是介绍点国外的想法包括政治智慧。韩寒比我接地气,你看他的文章会知道他确实比较了解普通人民的生活。每个人尽自己的努力。

  
南都周刊:五个多月来给人的感觉好像你更火了,到处都是你的声音,你怎么看呢?

  
高晓松:是因为我看清楚了好多事,写的东西说的话大家认同,而不是因为那件事。如果一定要说,是老天爷对我一直很好,以至于我跟老婆说,你千万别求佛什么事儿,咱们这样要再不满足,那不就没天理了嘛,你就跟佛说,你好,我们都挺好。

  


  
南都周刊:现在你很喜欢表达感恩的心态,宋柯说你目前处于人生最好的时期。

  
高晓松:特别幸福,你要老觉得生活欠了你的,那你得多难受。一定要到40岁才行,20岁时要这心态,一点动力都没有。20岁时就该觉得生活欠了我的,有纵横四海改造国家的梦想,或者为了一套房,这样你才有动力。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最好别再觉得生活还欠你什么,生活还没清你账,说明不是欠你,而是本来就不是你的。

  
南都周刊:你有信仰吗?

  
高晓松:我信,但不仰。我还是信佛是比较智慧的,我研究过各种宗教,信他们的智慧。

  

 回复[4]:  meohg (2012-05-05 12:34:32)  
 
  南都周刊纪事里有一重要事实性错误,该是以讹传讹

 回复[5]: 晓说 二十一《日裔步兵团的奋战》 科长 (2012-08-18 08:42:50)  
 
  

 回复[6]:  科长 (2012-08-18 08:59:48)  
 
  晓说 十四 朝鲜战争 上

  


  
晓说 十七 朝鲜战争 下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